3周前,黄金高调突破4000美元大关。坐了一轮过山车后,本周一跌回4000美元下方,周二继续向3900美元一线下探。
就像一场华丽的邂逅般,A股刷新近十年高点,周一冲击3999点,周二动态突破4000点。——与跌下来的黄金擦肩而过。

于是,便有了“信心比黄金重要”的调侃。
纯技术的视角看:
黄金面对4000关口,选择的是加速突破,还一口气再冲高个10%。这种突破路径是很脆弱的,出现急跌、大幅回撤、再次失守都是情理之中。
而股市面对4000关口,选择的是走走停停,步步为营。这种突破路径是稳固的,“一般”来说都能顺利突破,突破后还能反过来成为后面的坚实支撑。
但结合市场情绪看,似乎就有点“不一般”:
经过一个周末的酝酿和发酵,无论是中美较量的强势胜出,还是“十五五”计划的鼓舞人心,都使得市场情绪相当的乐观。
而相比于乐观的市场情绪、强大的市场信心,冲击4000点但涨幅克制、赚钱效应有限的股市,就有一种说不出的违和感。
这种涨幅与信心的不匹配,到底是冲击4000点需要消耗过多的市场信心?还是事实上,市场信心并没有咱们以为的那么强?
一个实质利好,一个潜在利空
有观点认为,周一控盘在3999点,是因为预判了市场的预判:很多人在周末预判周一直接突破4000点。如果如愿,必然触发大量的老股民获利离场,要拿下4000点,阻力就大了。所以周一先“围而不攻”,周二就能一举拿下。
事实说明,这种观点纯属“想多了”。
涨幅与信心的不匹配,原因只能有两种:利好其实没有咱们以为的那么大;很多人忽视了不可忽视的利空。
“十五五”对科技的重视,虽然让当时不少人“长舒了一口气”,但说到底还是在市场预期之内,而不是预期之外的“惊喜”。
相比上一个“五年计划”,这次把产业体系提到首要位置,预示着AI等领域的研发要进入加速落地的阶段。但具体《建议》给出的落地重心,并不是智驾、软件、消费电子等已知的领域,而是传统制造业。这倒是给出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但要打开这个巨大空间,是需要市场重新给出时间去调研、去叙事。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远期利好,且在短期内无法兑现。
而短期的真正利好,是传达出“从科研到落地”的工作重心转变。落地到产业,就意味着上市公司的业绩必将出现爆发潮,这爆发潮也将直接体现在股市里。
虽然距离那个时候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情绪上足以让反映预期的股市兴奋一阵子。——这才是“十五五”给到短期股市的一个实质性利好,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多、那么大。
周一的2025金融街论坛上,行长宣布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这项工具是在今年1月10日宣布暂停的,原因是前面两年的股市长熊,导致资金极度厌恶风险、无脑流入债市、债市过度疯狂、甚至对央行的降息降准节奏造成干扰。

去年“9.24”行情难以延续,以及今年的“开门绿”,很大程度上都归咎于债市的过度疯狂。所以1月10日宣布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后,股市肉眼可见地V形转折,持续上涨了超过两个月。直到关税事件的冲击。
这次的重启,某程度上就是预示有降息降准的备选项,预示着这一轮的中美较量可能没市场体感的那么顺利。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对股市信心足够强。但机构资金的配置必然有一部分从股市流向债市,这更是不争的事实。
这就是目前被很多人忽视、但不可忽视的一个潜在利空。
慢牛思维,以不变胜万变
我在8月份就开始提出慢牛思维,认为A股的慢牛不是恰巧表现出来,而是官方有意为之、苦心经营的,因此还将长期持续下去。
所以第一个结论是A股可以长期持有下去;第二个结论是每次脱离慢牛中枢,都是阶段性调仓的机会。

而当时给出的慢牛中枢,在后面几乎每一期文章都有再次强调。这也是因为它完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两个多月过去了,指数依然沿着这条中枢运行。
反观市场,这两个多月里经历了无数次的一惊一乍。回头一看,都是惊乍了个寂寞。慢牛思维只是盯着一条简单的中枢,就实现了以不变胜万变。
这其实还告诉咱们:只要不发生什么惊天巨变(例如最近一直在造势的那件大事,某天一觉醒来,宣布已成现实),这种慢牛格局还会继续延续下去。

慢牛思维,就是面对所谓的重磅利好,不必太亢奋;面对所谓的巨大利空,也不必太恐慌。如果出现脱离慢牛中枢的情况,那又将是一次机会。
回到一开头提出的问题,4000点的股市能否一路挺进?这还是取决于突破的速度:
突破得越快、越“果断”,反而越不稳定。
相反,突破得越慢、越“犹豫”,后面就越不可能跌回4000下方。
两种情况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思维清晰,两种情况都可以是好事。
今天就分享到这。对文章内容有疑问或者指正的,继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