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开学焦虑!帮孩子放松的 “身心脑赋能方案”,家长快收好!

距离开学越来越近,相信不少家长发现家里的 “小神兽” 变得不对劲了:

家长们急得团团转,一边担心孩子的状态影响开学后的学习,一边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抚。


其实,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并非故意 “闹脾气”,而是身体里的 “神经” 在 “搞事情”。

一、孩子的焦虑根源是 “神经交感化”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开学前的紧张只是 “小情绪”,忍忍就过去了。

但实际上,当孩子持续出现焦虑、失眠、易怒等表现时,很可能是“神经交感化”在作祟。


什么是“神经交感化”

简单来说,我们的神经系统就像一个 “开关”,分为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平时两者配合默契,让身体保持平衡:

“神经交感化”,就是交感神经过度活跃,副交感神经 “压不住” 它,导致身体一直处于 “紧绷状态”。

这种状态下,孩子很难放松下来,自然会出现失眠、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引发“神经交感化”的原因


01

脑干活跃

脑干是我们大脑的 “原始区域”,负责处理本能反应。

开学前,孩子会不自觉地担心 “新老师严不严”“作业多不多”。

这些担忧会让脑干变得活跃,进而刺激交感神经,让身体处于紧张状态。


02

边缘系统紊乱

边缘系统负责处理情绪,比如开心、害怕、焦虑。

开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 “变化”,有的孩子会因为要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或者要面对新的同学、新的学习任务,产生焦虑情绪,导致边缘系统紊乱,间接引发神经交感化。


03

恐麻

这里的 “恐麻” 不是指害怕打针,而是孩子对 “未知” 的恐惧。

比如不知道新学期的课程难不难,不知道能不能和新同学处好关系,这种对未来的 “不确定感”,会像一块石头压在孩子心里,让神经一直紧绷。


04

脑干活跃

你可能不知道,我们的肠道和大脑是 “相通” 的,被称为 “肠脑轴”。

当孩子焦虑时,会影响肠道的消化功能,比如出现食欲不振、肚子不舒服的情况;

反过来,肠道不舒服也会让孩子的情绪更差,形成 “恶性循环”,加重神经交感化。



特别说明

以上是对引发神经交感化的4个主要原因的简单介绍,后续我将专门写系列文章,对每个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一些有效的方法。


二、“身心脑三维赋能”帮孩子轻松应对开学

了解了孩子焦虑的根源,家长们就不用再 “瞎着急” 了。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套 “身心脑三维赋能” 解决方案,从身体、心理、大脑三个维度入手,帮孩子缓解神经交感化,以轻松的状态迎接开学。

1、身体赋能:让身体先 “松下来”

身体的放松能直接缓解交感神经的紧张。家长可以每天陪孩子做两件事:


2、心理赋能,帮孩子“卸下”焦虑

孩子的焦虑需要 “被看见”“被理解”。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但不要总说 “别紧张”“有什么好怕的”,这样反而会让孩子觉得你不理解他。


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问孩子:“宝贝,开学前你是不是有点担心新老师呀?”

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担忧时,先认可他的情绪:“妈妈小时候开学前也会担心这个,很正常的。”

然后再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比如 “我们可以一起提前了解一下新学期的内容,这样你就不会那么担心了”。


另外,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做 “开学准备清单”,比如买新文具、整理书包、制定简单的学习计划。让孩子参与到开学准备中,能减少他对 “未知” 的恐惧,增加掌控感。



3、大脑赋能,给大脑“减减负”

开学前,不要让孩子一直处于 “学习状态”,过度学习会让大脑疲劳,加重神经交感化。


可以每天留 30 分钟,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看绘本、玩积木、画画。做喜欢的事能让大脑分泌 “快乐激素” 多巴胺,缓解焦虑情绪。


同时,要保证孩子的睡眠。小学阶段的孩子每天需要 9-10 小时睡眠,初中阶段需要 8-9 小时。

开学前一周,就可以慢慢调整孩子的作息,比如每天比前一天早睡 15 分钟,让孩子的生物钟逐渐适应开学后的作息时间。


写在最后

其实,开学前的小焦虑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常见表现。只要用对方法,帮孩子从身体、心理、大脑三个维度做好准备,孩子就能轻松应对开学,甚至会期待新学期的到来。

毕竟,每一次 “变化”,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8

标签:育儿   焦虑   身心   家长   孩子   方案   交感神经   神经   身体   大脑   脑干   情绪   紧张   状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