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家宝宝肺炎刚出院,怎么不到1个月,又开始咳嗽发烧,是不是上次肺炎没治好?”
秋冬季节是婴幼儿肺炎的高发期,在河南省儿童医院门诊,常有家长这样发问。不少宝宝在肺炎康复出院后,却没能逃过“二次生病”的魔咒,令人既心疼又困惑。
其实,宝宝肺炎康复后短期内再次患病,并非一定是上次病情反复,更多是因为康复期宝宝免疫力尚未完全恢复,若居家护理不当,很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再次侵袭。
河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给大家送上一份居家护理指南,帮家长们为宝宝筑起一道“健康防线”。
打造适宜康复环境
出院时宝宝肺部炎症虽得到控制,但呼吸道黏膜仍处于脆弱状态,而秋冬季节的干燥空气、昼夜温差及活跃的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都可能成为病情反复的“催化剂”。因为,打造温湿度适宜的康复环境非常重要。
1.温度湿度调控:室温24℃~26℃,湿度50%-60%,避免过冷过热或空气干燥,刺激宝宝呼吸道。
2.通风有讲究: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15-30分钟。注意通风时宝宝不在房间,避免冷风直吹。家中禁烟,远离油烟、香水等刺激性气味。
3.穿衣小技巧:在温暖无风的房间换衣,衣被厚度以宝宝双手双脚暖和后背不出汗为宜。
隔离防护是关键
1.洗手是第一步:接触宝宝前要在流动水下使用洗手液洗手。
2.减少外出接触:避免带宝宝去人多密集的场所。若家属感冒,需戴口罩或暂不照顾宝宝。
科学喂养促恢复
1.母乳优先: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能增强宝宝抵抗力。母乳喂养时母亲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易过敏食物,比如海鲜等。
2.配方(奶)有道:严格按比例冲泡,水温37℃左右,选择合适的奶嘴,防止因奶液流速过快引起呛咳,喂奶后给予轻拍背部至打嗝,防止吐奶引发误吸。
细心观察 识别“预警信号”
1.呼吸监测:安静状态下正常呼吸为40-60次/分,若呼吸>60次/分,鼻翼煽动,嘴唇发青,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请及时就医。
2.体温状态:体温>37.5℃,精神差,拒奶,请及时就医。
3.症状记录:记录咳嗽次数及分泌物的变化,若咳嗽加剧,痰液增多,鼻塞加重,请及时就医。
用药需严谨
1.遵医嘱用药:按照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增减药物。
2.喂药小妙招:液体药物建议用注射器精准取量,固体药物建议遵照说明书分好一次用量后用温开水溶化,之后使用奶嘴喂入,可减少喂入过程中宝宝吐药造成的剂量丢失。
祝愿每一个小天使在爱与科学的守护下健康快乐成长。
来源:河南省儿童医院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