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8分钟拿10分 为何末节遭弃用?赛后郭士强道出答案

北京时间8月5日,男篮亚洲杯小组赛,中国男篮93比88险胜沙特阿拉伯,开门红拿得让人手心冒汗。领先多达15分,差点被翻盘,这比赛看得人心忐忑。

焦点全在一个人身上:王俊杰。上半场替补打了8分42秒,8次出手进了4个,砍下10分4篮板1助攻。这效率,全队第二高分。攻得进,防得拼,小伙子肉眼可见地积极。

可到了最要命的第四节,场上风云突变。沙特疯狂追分,咱这边防守接连漏人,分差眼瞅着从两位数缩水到5分。场上郭士强指导用的是三后卫配朱俊龙加胡金秋的阵型。奇怪的是,上半场发挥抢眼的王俊杰,整节被死死按在板凳上,一秒没让上。赢是赢了,但这用人看得人实在憋得慌。

赛后记者直接问郭士强:最后为啥不用王俊杰?郭导给出了答案:专注力、执行力包括经验不够,再加上对手末节打1大4小。这话听着有道理,但放这场球里,真让人没法完全认同。

是,王俊杰上半场防沙特归化拉赫曼时,确实扑三分太猛,给了对方3次罚球机会。暂停时郭导也确实批评了他。年轻人犯个错,再正常不过。可因为这一次错误,整个生死第四节直接弃用?这代价是不是太大了点?

看看第四节实际情况。沙特归化拉赫曼还在场上不断得分冲击篮下,我们的三后卫加朱俊龙这套阵容,高度明显吃亏,篮板保护和外线轮转都捉襟见肘。追分最凶的时候,防守端连续漏人,场面相当被动。这个时候,王俊杰这样身高足够、移动不差、刚刚贡献10分的锋线,难道不比身高明显处于劣势的后卫群更适合去限制对手,稳住局面?郭导说的对手打“1大4小”,不正需要一个能摇摆的锋线去应对吗?

我对“经验不足”这个理由尤其感到不舒服。国家队比赛,锻炼价值巨大。年轻球员的成长,就得靠硬仗磨。谁的经验天生就够?不敢在关键时刻用新人,不敢让他们在压力下处理球、在逆境中去防守关键人物,这经验从哪来?永远坐板凳积累吗?一次防守选择失误,就彻底否定一个上半场发挥出色的球员的场上价值,会不会太草率了?这会不会让其他年轻球员上场时也畏手畏脚?

这场比赛暴露的问题不少。领先15分差点被翻盘,核心问题就是防守专注度不够,漏人太多。而在我们明明有王俊杰这样能攻能守的锋线资源时,末节却选择不用,任凭场上劣势持续。这和输赢关系不大,是思路问题。赢球掩盖不了决策上的瑕疵。

王俊杰的上半场表现证明他是可用之才。中国男篮的未来,需要这样的新鲜血液。不敢用,或用得抠抠搜搜,生怕犯错,这不是培养之道。年轻球员需要机会,更需要教练组在关键时候的信任和担当。一次失误就冷藏,这不是对待未来希望的应有态度。输赢之外,如何用人、如何培养人,郭导和教练组真该好好想想了。

各位球迷,你们对郭导的用人怎么看?王俊杰值不值得在那种时刻留在场上?评论区聊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体育   末节   赛后   答案   王俊杰   郭士强   场上   沙特   上半场   球员   经验   年轻   用人   对手   输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