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切断SpaceX合同:却发现总统权力也敌不过星链与龙飞船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特朗普对SpaceX动手了,总统公开喊话,要取消联邦所有合同和补贴。

可他没想到,查到底才发现,龙飞船、星链、星盾,全绑在美军、NASA和国安的命脉上。想砍?总统也没那么容易。

从“最铁的朋友”到“下手最狠的人”

马斯克和特朗普刚上台那会儿,关系很近。

SpaceX搞重型火箭,白宫给资源;NASA推商业航天,SpaceX抢头阵;五角大楼要星链上太空,SpaceX直接中标。

一来一回,合同越签越多,十几亿美元砸进去,马斯克几乎成了“国防系统里的民营主力”。

后来出了分歧,政策层面上,特朗普阵营推动的“通用优先”“传统军工复活”,和SpaceX强调的“技术效率”“去中心化”,越走越远。

马斯克在公开场合对白宫的产业扶持计划提出过批评。

去年底,星链授权问题上,美国国家通信委员会与SpaceX发生分歧。

马斯克当场宣布暂停部分商业服务,并终止某些与政府相关的测试计划。

一连串反制动作后,特朗普团队把他盯上了。

今年7月初,特朗普在一次竞选集会上放话,说要“审查所有跟马斯克有关的合同”。

媒体一开始以为是说说,结果几天后,总务管理局下发通知,要国防部、NASA和国家安全局清查所有与SpaceX的合同记录、金额与替代方案。

特朗普阵营高层提出,马斯克“吃了太多补贴”,不该在吃政府饭的同时“挑战国家权威”。

小寻不觉得这是单纯情绪失控,这是一场彻底的制度反制尝试:用权力框死民企边界。

问题是,这场反制,一上来就撞墙。

政府列出所有合同,想评估哪些可以砍、哪些可以转,最后才发现,大量合同不是“扶持”,而是“依赖”。

你想砍别人,其实砍的是自己。

总统说断就断?系统却早已被SpaceX吞下

总务管理局对SpaceX的合同清单一拉,数字吓人,总金额超过220亿美元,覆盖国防、航天、通信三大系统。

第一批清单里,载人龙飞船、星链通信、星盾防御计划被标了红。

美军太空司令部、NASA总部、联邦紧急事务局都列为核心用户。分析一看,全是骨干项目。

想换?谁来替代?NASA说,龙飞船退了就只能靠俄罗斯的“联盟号”,单程票价高达8000万美元,还得等三年排期。

美国商用替代商里,波音的Starliner还在测试期,Blue Origin只搞货运,Sierra Space干脆没上线。一查下来,SpaceX几乎是独家。

你说能不能砍?可以,代价是整个美国载人航天系统“停摆三年起”。

特朗普原本想从预算下手,省钱的同时打击马斯克。后来才知道,星盾系统里的轨道拦截器、星链核心节点,还被集成在“金穹”项目早期部署图里。

想砍掉,就得全部重构导弹防御模型。

一砍不是砍一块,而是整个系统连根震动。

高层很快回应,说SpaceX的合同大多数“不可即刻终止”,涉及“紧急国家安全需求”。

华尔街日报后续披露,一位接近五角大楼的高层官员坦言,“我们不是在用SpaceX,而是依赖它”。

小寻认为,这一幕反映出的不止是技术垄断,而是体制错位

总统想动手,系统早已被民企“吃进骨头缝”。

特朗普那边还在叫嚣要“让NASA重拾独立”,却已经在评估万一断供后情报通信断点会在哪。

还有几份正在执行的星链数据服务合同,是直接连接情报卫星链路的。

这类合同属于“战略联结型”,不能中断,也不能转包。

总统拍板无用,合同法律效力更强。

小寻问一句,总统的权力该到哪一步?当它撞上体系依赖,谁退让?

SpaceX给美国打造的不只是火箭和互联网,而是一整套技术闭环。

这些闭环,不需要请示白宫,也不靠预算审批。它靠市场和实力打进了政府系统内部,拿下了控制权。

特朗普可能能关掉白宫的灯,关不掉马斯克的星链。

总统命令,挡不住“轨道资产”的现实

特朗普想砍SpaceX的合同,这个动作一抛出来,外界都在看:星链会不会受影响?

军方先给出了答案,美军太空作战中心直接递交内部备忘,说当前部署在轨的卫星超过7000颗,其中超过4500颗属于SpaceX星链系统,用于导航辅助、战场通信、战术数据链、低轨侦察,以及与全球司令部同步指令。

全都在用,没得换,情报系统也没闲着。

五角大楼的国家安全局提交了一份说明:过去两年,美国军情网络在战区“前推”,靠的就是星链微型接入模块。

无须搭建地面站,一背包一启动,就能与后方数据同步。这套系统已在印太部署超过5000套。

你想停?那边前线就断联。

国会军事预算办公室则更直白,说星链已经嵌入到“战区作战中枢”,已经成了“基础设施本体”。

也就是说,美国的战争指挥网络已经挂在马斯克的公司上面了。

你还记得伊拉克战争时候,美军靠地面通信车、空中通信机和卫星站配合才能连线。现在,一块手持终端、连上星链,几分钟建完战区网。

特朗普动了星链合同,影响到的不只是SpaceX营收,而是整个美军的作战体系完整性。

还有更敏感的:美军的“金穹”项目,也在用SpaceX的轨道模型做导弹拦截预演。

金穹是太空版的反导系统,替代“萨德”和“宙斯盾”。今年国会刚批了一期预算,SpaceX是星盾系统主干合约方。

如果合同砍了,整个轨道分布、卫星遥感、打击通道都得推倒重来。

这一动,就是军事瘫痪。

所以五角大楼没等总统那边正式动手,就先把话带到国会,说“切断SpaceX等于自废武功”。

连NASA都出面说了话,简报中称,龙飞船仍是当前唯一通过全项载人认证的民营飞船,波音Starliner尚未完成稳定发射,任何计划中断都将严重拖延登月任务时间表。

SpaceX已经成了战略资产。

小寻觉得,美国现在正面临一个反常逻辑:总统的命令开始束手束脚,而一家民企拥有了超出想象的“系统绑定力”。

特朗普不是没意识到,他嘴上继续喊着“断补贴”,实际团队已经放缓行动。

国务院、财政部、五角大楼三个部门,正在联合重新评估所谓“可砍合同”。

什么叫“可砍”?用白宫一个内部报告的话讲:“不造成战略损失的合同”,也就是说,只能找那些“边角料”下手。大合同碰不得,小合同不值动手。

这局,特朗普已经进退两难。

马斯克不靠白宫吃饭,白宫却离不开马斯克

美国政治史上,很少有哪位总统遇到这种局面:想制裁一个人,动用全部机构,却发现根本动不了。

马斯克的企业从不靠政策吃饭。

他从一开始就不是靠国会拨款起家的,是靠一套套“卖结果、送能力”的硬业务打穿系统。

SpaceX和NASA的合同,是“定向交付支付”,完成一项付一项,你不给钱,他不干活;他不干活,你就断线。

很多人以为民企依赖政府,其实现在美国是反过来的。

总统想翻脸,却发现系统里绑着的,全是马斯克的产品、技术、轨道、模块。

关掉合同,断的是自己的脉搏。

星链是部署的,龙飞船是独家的,星盾计划不是深度捆绑。

你说Blue Origin、Sierra Space能不能替?三年后也许行,可眼下每多一天过渡期,美国的太空部署、战区通信、反导演练就都在裸奔。

特朗普这招出得快,收得也快。

他团队内部已经有人主张“改换目标”,不再盯马斯克,而是加强对“新一代企业”的投资,引入备选力量。

小寻觉得,这才是一个有力信号:总统权力有界限,技术资产却可以“合约上锁”。

也就是说,SpaceX成了“绕不开的杠杆点”,你动不了他,却得先靠他稳住全盘。

这还不能说是民企绑架国家,这是国家自己走进了路径依赖。

有人问,马斯克赢了吗?这场冲突没有输赢,只有现实,总统口中的“砍”,最终也会变成系统里的“调”。

参考资料:

《与马斯克“分手”不易?美媒:特朗普政府审查SpaceX合同后发现“离不开”》·环球网·2025-07-20

《美政府想“断供”马斯克旗下航天企业 但审查发现离不开》·环球网·2025-07-20

《从亲密无间到骂战不休 一文读懂马斯克与特朗普如何反目成仇》·央广网·2025-06-06

《特朗普痛批马斯克拿太多政府补贴:没钱早就得回老家》·中国网资讯·2025-07-01

《与国家项目深度捆绑,对商业航天“不可或缺”,特朗普想却无法“脱钩”SpaceX》·环球时报·2025-07-2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6

标签:科技   总统   权力   合同   发现   龙飞   系统   美国   白宫   通信   政府   民企   美军   战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