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别再赏月了!古代“吞月华”秘法,教你吸收月光能量滋养五脏

前言

中秋佳节,赏月虽是传统,但在古代养生文化中,这轮一年中最圆最亮的明月蕴含着特殊的“太阴”能量,被视为滋养人体阴液的天然宝库。

古代医学思想有个传承的“吞月华”秘法,主张在月出、月中或月落之时,通过特定的呼吸、存想和吐纳,引导月光精华从头顶百会穴吸入,沿任脉降至丹田,以期滋阴补气。

据说这可以调节因生活节奏快、思虑过多所耗损的津液与气血,尤其适合阴虚体质的女性在中秋月圆之夜尝试体验。

月亮是拿来“吃”的

为啥中秋的月亮特别补?老祖宗说月亮是“太阴之精”,像水之母,管着潮汐、气血甚至情绪。

现代人三伏天晒背补阳,中秋就该“晒月亮”补阴。尤其是熬夜多、手心发热的阴虚体质,月光堪比天然滋阴药。

古典著作《云笈七签》里记载的服月华法,其实操作不难:挑月亮刚出、正当中、快落三个时辰,面向月亮站直,闭住呼吸八次,抬头想象把月中五色光吸进嘴里,分八口咽下。

这听起来魔幻,可不能算是玄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直接点明,女性月经为啥叫“月水”?就是因为气血随月相盈亏而波动。

连动物都懂这道理!百岁老人张至顺说过,山里的狐狸、水底的动物,夜里都会对着月亮朝拜。

现代科学也发现,月圆时人体褪黑素分泌会变化,针灸效果甚至能提升15%。

所以今晚别光拍照,试试面向月光深呼吸,感受那股清凉气从头顶灌到脚底,比喝凉茶还舒坦。

老祖宗的“能量充电术”

在西方哲学眼里,月亮更像一个摆在面前等着被研究的“对象”,像个实验室里的标本。

但在咱中国老祖宗看来,月亮根本不是一个静止的“东西”,它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一直在进行的“过程”,是阴阳能量此消彼长、流动不息的体现,是一种孕育万物的强大力量。

这就好比《易经》里讲的,“坎”卦代表水,而月光常常照在水面上,这个景象就像一个绝妙的比喻:再阳刚的力量里面,也蕴含着阴柔的底蕴。

太阳嘛,是那种直接、耀眼的光芒,是“显露出来的光明”;而月亮的光是收着的、蓄起来的,是一种“隐藏起来的滋养”。

它俩一显一藏,一阳一阴,互补互助,这样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宇宙。

有意思的是,古人还发现月圆之夜出生率偏高,所以备孕的女性不妨在月光下散步,借助太阴之力调养气血。

但要提醒一句:阳气特别旺的人,月圆夜反而容易失眠烦躁,这类朋友晒月亮别超20分钟。

毕竟月亮是阴性能量,讲究的是平衡。就像中秋吃月饼,五仁馅里的芝麻核桃补肺金,和月光同频;但吃多了腻胃,得配茶解油。

结语

说到底,吞月华听起来像是搞迷信,借天地之力调养身心。

但古人常讲“天人相应”,月亮盈亏影响着潮汐气血,现代科学也证实月球引力对生物节律的作用。

与其把中秋当成拍照打卡的流量狂欢,不如静心感受这份传承千年的养生智慧,让月光洗去浮躁,让圆融滋养生命。

今晚,不妨放下手机,试试这份专属东方的浪漫疗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养生   月华   中秋   能量   月光   古代   月亮   气血   月圆   太阴   老祖宗   滋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