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依荆山,南眺渭水
这里是中国航空城西安阎良
作为航空工业重镇,西安航空资源富集,具有强大的机体结构生产能力、领先的航空材料研制能力、一流的飞机装配制造能力,是大飞机的重要供应链所在地和大飞机规模化西北区域驻地,支撑起国产军、民机产业的半壁江山。
那么,古都西安在国家航空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重要?
作为我国航空产业版图中的重要坐标,西安坐拥全国四分之一的航空科研力量,18个航空“国家队”,阎良区(航空基地)作为核心承载区,汇聚4家航空链主企业及1500家配套企业。在这里,从毫米级精密零件到20米亚洲最大飞机壁板,从尖端材料研发到整机强度验证,每个环节都彰显着“航空重镇”的硬核实力——
在人才保障领域,阎良区(航空基地)汇聚3万余名航空科研人员,联合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8所高校成立“航空人才联盟”。通过搭建“专家库+需求库”精准对接平台,推进“一十百千”人才集群建设,打造全国航空人才高地;
在关键材料领域,40余家企业突破钛合金、陶瓷基、碳纤维等关键技术,为国产大飞机穿上“中国铠甲”;
在部件制造领域,1.2万台数控机床轰鸣不息,1200余台核心设备构筑起航空标准件的“精度堡垒”;
在总装交付领域,30余家企业掌握夹具、型架全流程研制技术,试飞鉴定与强度验证双平台为大国重器保驾护航……
其中,西安三角航空机械有限公司建设的亚洲最大飞机蒙皮绿色加工生产基地即将投产,全球最大、国际领先的12.5万吨多向模锻液压机智能产线也在加速建设之中。
这些硬核实力,使西安成为国产大飞机机体结构生产、航空材料研制、飞机装配制造的产业高地。
目前,西安全市已规划建设17个工业园区和44个产业片区,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产业集群提供基础承载,为大飞机规模化发展筑底强基。
阎良区(航空基地)已经构建起覆盖飞机设计研发、整机生产制造、配套装备技术、航空新材料、试验试飞、产品支援、综合保障等领域的国内最完整的航空产业链条。同时,阎良区(航空基地)预留工业用地1.4万亩,为航空产业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航西飞“链主”效应加快释放,成飞、沈飞、哈飞、陕飞部件制造商加速聚集,西安航空产业的人才“雪球”越滚越大。在此过程中,西安,特别是阎良区(航空基地)的优势与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无人机方面。1958年8月3日,西北工业大学研制的我国第一架无人机在西安窑村机场试飞成功,开创了我国无人机事业的先河。
目前,西安已有从事设计研发、关键原材料生产、无人机整机制造、组件制造、地面系统和无人机应用服务的相关企业超657家。截至2023年底,西安无人机产业产值规模达到332.6亿元,较2019年增长近10倍。
西安无人机产业在产业链上下游拥有丰富的企业资源,从零部件制造、研发设计到应用服务一应俱全;同时,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目前拥有科研机构460多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0多家;拥有从无人机研发到生产无人机再到无人机应用的全产业链人才培养渠道。并将打造西安无人机大会永久会址。
根据《陕西省培育壮大千亿级航空制造与低空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到2025年,集群综合实力力争达国内顶尖水平,年产值力争突破2000亿元。到2030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陕西航空制造与低空产业创新集群成为全球领先的产业集群,年产值力争突破3500亿元……
西安这座千年古都,正以航空为翼,加快推进国产大飞机自主创新突破,为国产大飞机实现规模化、系列化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链接:
规划点名!大会落地!西安争取C919第二总装基地加码!
正式发文!陕西发改委:争取C919第二总装生产线!
陕西省级层面首次表态:争取C919第二总装基地落户!
大飞机项目重磅会议选定西安!国家最新定位:西安正式担当“国际航空枢纽”!
西安+渭南!富阎合作区争取“国产大飞机第二总装基地”落户?
C919第二总装基地+国家战略腹地!陕西两个重磅建议!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