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红土映初心 查尼皮上铸丰碑


在蒙自市芷村镇的深山密林中,彝语意为 “形似人嘴石岩” 的查尼皮,曾是云南革命最黑暗时刻的一盏明灯。1928 年 10 月13日,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就在这个简陋的茅草房里召开,17 名代表用信仰的火种照亮了边疆的革命之路。



1928年10月13日至14日。在吴澄的主持下,吴澄、李鑫、杜涛、张舫、戴德明、巨柏年、刘玉瑞、吴缉熙、刘林元、杨立人、黄洛峰、浦光宗、李开文、孔发贵、吴纯儒、陈廷禧、陈家铣等17名党代表,聚集在查尼皮村李氏家族的茅草房里,召开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



那时的云南正被白色恐怖笼罩。“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挥舞屠刀,共产党员人头落地,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



龙云的清党密令如毒蛇般蔓延,昆明已无立锥之地。当云南革命到了最危急的关头,查尼皮挺身而出——这里地处蒙自、屏边、文山交界的密林,滇越铁路近在咫尺却隐蔽难寻;彝族、苗族群众饱受压迫,早已埋下反抗的种子;80 多名党员、20 个党支部和 30 余人的游击队,筑成了坚实的革命堡垒。这方 “像石头一样不会说话” 的土地,成了党组织最后的避风港。



会议在《国际歌》的雄浑旋律中开幕。


会议讨论了云南省党组织的各项工作,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包括《云南现状与党的任务决议案》《组织任务决议案》《职工运动决议案》《农民运动决议案》4个决议。明确提出 “由日常斗争转为武装暴动,夺取政权” 的目标,选举产生了新的临时省委。正是这次会议,让云南革命从涣散走向团结,从迷茫走向坚定。会后,阿加邑秋收暴动、马关八寨暴动、个碧铁路全线3000工人大罢工和个旧马拉格锡矿罢工相继取得了胜利,工农的怒吼响彻三迤大地。



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中共云南临时省委。1929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了《指示云南第一次全省大会信》,使这次会议得到了党中央的认可。


可革命的代价何等惨烈!杜涛、王德三、吴澄、李鑫…… 那些在查尼皮共商大计的先驱们,相继倒在敌人的屠刀下,鲜血染红了红土高原。



但他们用生命点燃的火种从未熄灭,1949 年查尼皮党支部恢复,续写着不屈的斗争史诗。



如今,茅草屋依旧庄严,煤油灯静静诉说。查尼皮不仅是省级文保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云南革命的精神坐标。它见证了共产党人在绝境中的坚守,熔铸了边疆人民 “革命理想高于天” 的信念,更昭示着:只要信仰不灭,黑暗终会被光明驱散!这方红色热土,永远镌刻在云南的革命丰碑上!


作者:李唐、王一龙、尹樊羿

编辑:肖金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1

标签:历史   初心   红土   丰碑   云南   决议案   蒙自   会议   暴动   党支部   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   代表大会   屠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