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现在谁对中国扔出的“稀土核弹”最着急?那毫无疑问,是那个曾经对华断供高端光刻机的阿斯麦。不得不说阿斯麦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据报道,中国商务部近日发布了两条公告,首次将稀土技术纳入出口管制范围,覆盖开采、冶炼、磁材制造等核心环节,且对含 0.1% 中国稀土成分或涉中国技术的产品提出审批要求。
面对中国对稀土的管控,全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公司,可以说是天都塌了。
2025 年 10 月 9 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两项公告,首次将稀土技术纳入出口管制范围,管制内容不仅涵盖稀土开采、冶炼、磁材制造等核心环节,更对含 0.1% 中国稀土成分或涉及中国技术的产品提出审批要求。这一规定突破了以往仅针对稀土实物商品的管制模式,形成 “实物 + 技术” 双重管控的完整体系,其影响范围覆盖全球所有使用中国稀土或稀土技术的企业。
新规的两大核心要点尤为关键:一是无论产品生产地位于亚洲、欧洲还是美洲,只要含中国成分的稀土磁体占比超过 0.1%,就必须向中国商务部申请审批;二是涉及中国稀土技术(从开采工艺到磁材制造流程)的产品,即便生产设备与流程位于海外,只要采用了中国技术,同样需要经过审批。
这种规则设计借鉴了美国 “外国直接产品规则” 的逻辑,实现了精准的对等反制 —— 此前美国通过该规则限制中国获取高端技术,如今中国以类似思路,在稀土这一战略资源领域建立起管控体系,有效掌握了产业链话语权。
从全球稀土产业格局来看,中国的管控能力具备坚实基础。数据显示,中国控制着全球 70% 的稀土开采能力、90% 的稀土分离能力以及 93% 的稀土磁体制造能力,从原材料到深加工产品,中国在稀土产业链的每个关键环节都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产业优势,使得中国此次新规能够对全球依赖稀土的行业产生直接影响,而半导体设备领域的阿斯麦,正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阿斯麦作为全球光刻机市场的 “独苗”,其生产的 EUV 光刻机是制造 7 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芯片的核心设备,全球半导体巨头如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均高度依赖其设备供应。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阿斯麦光刻机的上万个零部件中,多个核心组件都离不开中国生产的中重稀土,如钕、镝、铽等。
在 EUV 光刻机的光源模组中,稀土磁体被用于精准控制激光的发射方向与强度;定位系统依赖稀土制成的高精度磁控装置,确保晶圆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误差不超过纳米级;而设备内部的驱动电机,也需要稀土永磁材料来保证高效运转与长期稳定性。这些中重稀土产品,目前全球市场上 90% 以上由中国企业生产,且相关的冶炼、提纯技术也主要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
阿斯麦曾试图寻找中国稀土的替代来源,但面临诸多现实障碍。一方面,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虽拥有稀土矿资源,但缺乏成熟的深加工技术,其开采的原矿仍需运至中国进行冶炼提纯,无法直接满足光刻机生产对稀土磁体的高精度要求;另一方面,即便部分国家计划新建稀土加工产能,从项目建设到产能释放至少需要 3-5 年时间,远无法满足阿斯麦当前的生产需求。
这意味着,短期内阿斯麦根本无法摆脱对中国稀土供应链的依赖,中国稀土管制新规直接卡住了其设备生产的 “脖子”。
稀土新规出台后,阿斯麦迅速意识到其对自身生产与全球交付的重大影响,随即启动应对措施,核心方向是寻求 “特定产品豁免”,以避免设备出口陷入审批困境。据媒体报道,阿斯麦已开始积极游说荷兰政府、欧盟委员会以及美国相关多边机构,试图通过政治渠道向中国施压,争取在新规执行中获得特殊待遇。
阿斯麦的游说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希望中国对部分 DUV 光刻机(深紫外光刻机,主要用于制造 14 纳米及以上制程芯片)给予 “快速审批” 或 “豁免通道”,理由是这类设备使用的稀土磁体含量较低,对中国国家安全影响较小。
二是试图联合美国、欧盟在与中国的贸易谈判中,将半导体设备纳入稀土管制的豁免清单,强调半导体产业的 “全球性” 与 “民生属性”,要求中国放宽管控。
然而,中国此次新规的严密性使得阿斯麦的 “钻空子” 企图难以实现。新规中 “0.1% 成分阈值” 的设定,几乎覆盖了所有使用稀土磁体的工业产品,DUV 光刻机虽稀土含量低于 EUV 光刻机,但仍远超 0.1% 的阈值,不符合豁免条件。
而 “技术管控” 条款则堵住了 “绕道制造” 的可能 —— 即便阿斯麦将部分零部件生产转移至海外,只要其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中国的稀土技术,仍需经过中国审批。截至目前,阿斯麦的游说尚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其全球设备交付计划已开始出现延迟风险。
阿斯麦的困境不仅影响自身,更引发其全球客户的恐慌。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半导体巨头已紧急启动稀土成分追踪,对其采购的阿斯麦设备及相关零部件进行全面排查,评估新规对设备交付的影响。
韩国媒体报道称,三星电子已暂停部分先进制程芯片的扩产计划,担心阿斯麦设备无法按时到货导致生产线闲置;台积电则正式宣布砍掉整个 GaN(氮化镓)芯片代工业务线,有行业分析指出,这一决策与中国稀土新规密切相关 ——GaN 芯片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稀土材料,而新规可能导致相关设备与材料供应不稳定。
彭博社的报道显示,阿斯麦已向部分客户发出预警,提示未来 6-12 个月内设备交付可能出现延迟,建议客户提前调整生产计划。这一消息导致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陷入紧张,芯片设计公司开始推迟新产品研发周期,下游电子设备制造商则担忧未来芯片供应短缺,纷纷加大芯片库存储备,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
与此同时,欧洲内部对中国稀土新规的态度也出现分裂。德国作为欧洲汽车、风电、电子产业的核心国家,其大众、宝马、西门子等企业高度依赖中国稀土磁体,德国经济部发言人公开表示,正就新规影响在国家与欧盟层面进行 “深入讨论”,既担心企业生产受冲击,又不敢公开与中国对抗,态度十分谨慎。
法国则采取更积极的 “去中国化” 措施,此前已与日本合作在法国建设稀土回收工厂,法国政府还为该项目投入 1.06 亿欧元资金,试图通过回收废旧电子产品中的稀土,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欧盟委员会虽表达了对新规的 “关切”,呼吁中国 “保障供应链稳定”,但由于成员国利益分歧严重,始终未能形成统一的应对方案。阿斯麦如今的困境,本质上是其长期配合美国对华技术限制的 “反噬”。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