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路透社”8月6日报道,特朗普对俄发出的最后通牒即将在本周五到期,届时美国很可能对俄施加“次级制裁”,打击任何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对此克里姆林宫消息人士透露,俄总统普京不可能对美国做出任何让步,而是会继续坚持在乌克兰的战争,直到达成所有战争目标,包括完全占领乌东四州,解除西方对俄制裁,收回西方冻结资产等等。
俄军三个月破防的底气从何而来?
这场仗打到现在,俄军确实打出了新战法。就拿今年6月的戈尔洛夫卡战役来说,乌军苦心经营8年的"马奇诺防线",愣是被俄军玩出的地道战术给破了。一支叫"老兵"的志愿兵支队,沿着3公里长的废弃矿道摸进乌军后方,直接把基洛韦镇的防御体系搅了个天翻地覆。这种战术创新,让乌军号称"坚不可摧"的筑垒工事瞬间成了摆设。
更关键的是,俄军指挥层涌现出像莫尔德维切夫上将这样的新生代将领。这位40多岁的中部军区司令,在阿夫杰耶夫卡和戈尔洛夫卡两次战役中,都用"声东击西"的套路打得乌军找不着北。他先在两翼虚张声势,等乌军主力被吸引过去,突然在中路撕开缺口,这种反常规打法彻底颠覆了传统战役思维。现在俄军在顿巴斯60公里战线上同时开辟三个主攻方向,形成多路合击的态势,乌军再想靠预备队填坑已经来不及了。
印度为啥敢硬刚美国制裁?
特朗普这次把印度当成重点打击对象,可莫迪政府根本不吃这一套。就在美国宣布加征25%关税的第二天,印度石油部长公开表态:能源采购只看市场规律,俄油性价比高就接着买。更绝的是,印度一边从俄罗斯进口原油,一边把加工后的成品油高价倒卖给欧洲。去年印度出口到欧盟的柴油里,有近60%原料来自俄罗斯。这种"借鸡生蛋"的操作,既赚了差价又避开了制裁,气得美国议员直骂娘。
军事合作上,印度更是跟俄罗斯越走越近。上个月,双方敲定了苏-57E战斗机的采购协议,俄罗斯不仅答应提供核心代码,还同意让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本地化生产。这种深度技术转让,比美国卖F-35时藏着掖着的做法实在太多。现在印度陆军70%的主战坦克、空军60%的战斗机都是俄制装备,这种军事依赖让莫迪有底气对特朗普说"不"。
普京的底牌到底有多硬?
从8月1日普京会见卢卡申科时的表态就能看出,俄罗斯的战略目标一点没变:不仅要完全控制乌东四州,还要彻底解除西方制裁、拿回被冻结的3000多亿美元资产。这种决心,在俄军战场表现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就拿最近的捷尔任斯克战役来说,俄军每天发射的炮弹量是乌军的3倍,把乌军防线炸成一片废墟后,再用无人机引导地面部队推进。这种"饱和打击+精准突击"的组合拳,让乌军伤亡率直线上升。
更让普京有恃无恐的,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战略支点的坚定支持。中国外交部多次明确表示,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中俄能源合作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已经超过70%。印度更绝,直接跟俄罗斯搞起"石油换武器"的易货贸易,上个月用300万吨原油换来了12架苏-35M战斗机。这种绕开美元体系的操作,让美国的次级制裁威力大打折扣。
不过,普京心里也清楚,这场仗越往后打越难。美国正通过北约向乌克兰输送"爱国者"防空系统,一旦这些装备到位,俄军空袭效率可能下降40%。经济上,虽然印度和中国的采购让俄油出口量维持在每天600万桶,但价格只有战前的60%,财政压力越来越大。更麻烦的是,欧洲国家开始绕过美国,偷偷跟俄罗斯谈能源合作,这种"阳奉阴违"的做法,虽然能解燃眉之急,却也在削弱俄罗斯的战略主动权。
现在的局势就像一盘复杂的围棋。普京手握军事优势和能源王牌,看似占据主动,但特朗普的制裁大棒和乌军的顽强抵抗,随时可能让局势翻盘。印度和中国的坚定支持,虽然给了俄罗斯喘息空间,但这种合作能持续多久,谁也说不准。三个月后,当俄军号称的"决定性胜利"到来时,也许就是这场战争真正转折点的开始。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