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丝绸之路简称东北亚丝路,是指陆路从河西走廊经漠南至东北亚的丝绸之路,海路是指从江南-北京-开原(丝关)-阿什哈达-松花江-黑龙江-鞑靼海峡-库页岛-日本北海道。以下是其发展历程和重要阶段:
汉朝时期
中国丝绸进入东北亚可追溯到汉朝时期,夫余国与中原存在商业贸易,龙潭山和东团山之间出土的大量汉代五铢钱等就是证明。高句丽通过贸易、贡赏、恩赐、掠夺等方式获得中国丝绸。
唐代
渤海国贡道:公元698年大祚荣建立渤海国,后成为唐朝属国,有向唐朝贡的义务,贡道有陆行渡辽入幽州境和水行渡海入青州境两条。唐朝对渤海使臣赏赐丝绸等物品,渤海国还与唐朝有民间贸易,形成东北亚丝路的第一次高潮。
具体路线:一条是营州陆路贡道,从上京忽汗城西渡辽河,至营州而入幽州境,一路西行至长安;另一条是登州海路贡道,从上京忽汗城取道辽东半岛,渡渤海而入青州境之登州。
辽代
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925年渤海国灭亡。契丹立国后,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并输岁币。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每年向辽交纳岁币银和绢,还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东北亚丝绸之路的路线发生变化,在开封与辽上京间形成了以岁币为主要形式的半官半商丝路。
宋代
改朝换代后,北宋与辽的贸易关系使得大量丝绸涌入辽地,改变了契丹人的民俗时尚。后来北宋联金灭辽,但又不得不将岁币转赠金国,东北亚丝绸之路转而指向东北,目的地为金上京古城。
元代
大蒙古国在辽阳行省的东部地区设置很多驿站,通往朝鲜半岛和黑龙江流域,成为东北亚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抚松漫江是重要驿站,许多商旅马帮驮队从此经过,也是高丽、女真、蒙古等部落相互迁徙融合的通道。
明代
亦失哈九上北海,趟出了一条“东北亚丝绸之路”。这一时期的“海西东水陆城站”与奴儿干都司,使得东北亚丝绸之路继续发挥作用,加强了中原与东北亚地区的联系。
清代
形成了以京师为中心,向东北、西北、西南等方向延伸的贸易网络,东北亚丝绸之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贸易资源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商贸通道之一。主要经过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向北延伸至俄罗斯远东地区,向西则与中亚的丝绸之路相连接,运输方式如利用冰道进行冬季运输,促进了经济交流与文化交融。(丁元明豆包)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