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淀疾控】
哎,你发现没?隔壁小区的张爷爷都98岁了,昨天还看见他在公园跟人打太极呢,爬三楼都不喘,比咱们年轻人看着还精神!
真的假的?我一直好奇这些长寿老人到底有啥“独家配方”,难道真是天生基因好?
还真不全是!我最近看了些研究,发现他们大多有个共同点——血管比同龄人年轻不少,咱们普通人照着学也能护血管、添福寿!
血管好不好,直接影响活多久
《柳叶刀》子刊2025年刚发表过一项超27万人的研究,专门跟踪了1920~1922年出生的瑞典老人,从70岁随访到100岁。结果特别明显:
百岁老人不是不生病,而是心血管病来得晚、负担轻——70岁时,普通老人的心血管病占总疾病的51.6%,但百岁老人只占24.8%,还不到一半!
他们的疾病累积速度也慢,很少出现多种病缠一身的情况。
说白了就是:人与血管同寿,把血管养好了,长寿的概率自然就高了。
5个“护血管秘诀”,日常就能落地
别觉得护血管要做啥复杂的事,这5件事都是普通人能坚持的,越简单越有效!
01吃对饭
少“四高”、抓“关键”,别踩隐形坑。高糖、高油、高脂、高盐是血管的“天敌”,吃多了容易让脂肪堆在血管壁上,慢慢堵起来。记住三个“每日上限”:
盐不超过5克(差不多一啤酒瓶盖的量,还要算上酱油、蚝油里的“隐形盐”);
油不超过25~30克(大概2~3瓷勺,建议豆油、橄榄油换着吃);
糖不超过25克(一杯奶茶就可能超标,少喝甜饮料、少吃糕点)。
另外,多吃这6类“护血管食物”:每天2~3份蔬菜(1份约拳头大)、2~3份水果,每周吃7份坚果(1份约手心一小把)、2~3份鱼(尤其是深海鱼)、3~4份奶制品,再搭配些杂豆、玉米等粗粮,营养均衡了,血管才通畅。
02动对路
挥拍运动最优选,走路也能出效果。别总说“没时间运动”,选对方式和时间,效果翻倍!
最佳运动类型:挥拍运动(羽毛球、网球、壁球都行)对血管保护力最强,研究说能降低56%的心血管病死亡风险,比游泳(降41%)、有氧运动(降36%)还管用。
懒人也能做:实在不爱打球,每天走路就行!2024年研究发现,不管坐多久,每天走够2200步就能降低心血管病风险,走1万步效果最好——买菜、遛狗时多走两步就够了。
最佳时间:11点到17点运动最合适,这时候身体状态好,户外空气也相对清新(避开雾霾天),既能锻炼血管,又能让人心情放松。
03别吸烟
吸一口烟,血管“老”一岁。很多人知道吸烟伤肺,却不知道它更伤血管:吸烟会破坏血管内皮的“保护层”,让甘油三酯升高,加速动脉硬化——吸烟者的血管硬化程度比不吸烟者严重多了。
哪怕现在戒烟也不晚:研究显示,戒烟3个月后,血管弹性就能慢慢恢复,越往后,心血管病风险降得越多。
04睡对点
晚上10~11点入睡,比“早睡早起”更重要。别再纠结“必须10点前睡”了,科学证明晚上10:00-10:59是心血管最爱的睡眠时间。
对比研究发现:和晚上10~11点入睡的人比,晚上11点后睡的人心血管病风险高12%,半夜睡的高25%,反而晚上10点前睡太早的人风险也会高24%——关键是“规律”,别今天早睡、明天熬夜,打乱生物钟更伤血管。建议每天固定时间睡,保证7~8小时睡眠就够。
05定期查
盯紧3个指标,早发现早调整。血管问题早期没症状,等不舒服了可能就晚了,尤其是40岁以上、有高血压/高血脂家族史的人,一定要定期体检,重点看这3个指标:
血压:正常不超过140/90mmHg,高了别硬扛,遵医嘱吃药,别觉得“没症状就不用管”。
血脂:“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别超过3.4mmol/L,“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别低于1.04mmol/L,甘油三酯别超过1.7mmol/L。
血管检查:必要时做动脉造影或血管内皮功能检查,提前发现斑块、硬化问题。
原来这么简单!不是要吃啥保健品,就是吃饭、睡觉、运动这些小事做好就行?
对呀!张爷爷不就是每天早上打太极,中午吃杂粮饭,晚上10点多就睡嘛。不用追求“完美”,先从每天多走几百步、炒菜少放一勺盐开始,慢慢坚持,血管自然能更年轻!
那我今晚就把手机闹钟调到10点半,明天先去楼下走两圈试试!
— 健康无处不在 —
来源:健康时报、科普中国、CCTV健康之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10-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