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临死前对儿子交代:这个人太厉害,如果你镇不住,就杀了他

中国历史绵延千年,皇帝都有四百多位。在这之中,能和李世民相媲美的,恐怕超不出一掌之数。

但即便是这位雄才大略的唐宗,其实也有为未来而担忧的时候。

在他临死前,对跪侍在床前的太子李治交代了自己的担忧。

“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

说成大白话的核心意思就是:有个人太厉害了,我死后怕你压不住他。如果能用你就亲之任之,如果不能,就果断杀了他。

这个让李世民都觉得厉害的人,又是谁呢?

徐世勣初登场:富哥也要去打仗

这个让李世民既忌惮又欣赏的人,就是唐初名将李勣。

不过李勣并非是他最初的名字,人家本来是姓徐的,名为徐世勣。

徐世勣出身于曹州徐氏,算得上小氏族里的富二代。

隋朝末年,兵乱渐凶,天下义军并起如林。徐世勣自幼习武通兵,这动荡的乱世刚好给了他大干一场的机会。

十七岁时,徐世勣加入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

听到这你是不是感觉有点熟悉?

没错,这个瓦岗和《隋唐演义》里的瓦岗就是同一个势力。

而徐世勣,其实就是演义中大名鼎鼎的徐茂公的原型。只因他字“懋功”,所以在演义里被讹作“徐茂公”了。

此时的徐世勣年岁虽小,可论起智谋勇武却是瓦岗寨里一等一的好手。

此后瓦岗易主,李密上位。徐世勣更是有了李密手下第一勇将的称号。

在瓦岗期间,徐世勣就展现出了何为“才义双全”。

面对其他义军的竞争和官军的围剿,徐世勣靠一己之力让瓦岗迅速壮大。他的指挥才能和超绝武力,为瓦岗打下了大半基业,这是他的才。

与此同时,他还极力约束麾下士卒与军队。对待官府和富商,瓦岗劫富济贫。

面对苦苦生存的百姓和流民,徐世勣秋毫无犯。甚至打下黎阳官仓后,他第一时间就开仓赈济穷苦百姓,这是他的义。

在军事层面,徐世勣可称是完美的六边形战士。武力、德行、头脑、威望,一个杰出将领的特质,都能在他的身上找到。

可如果他一直窝在瓦岗,就算有天纵之能也难有后来的功业成就。所以他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能乘上命运垂青的机会。

而那个属于他的命运拐点,很快就到来了。

命运转折点:投唐建功

618年,瓦岗因内部矛盾而逐渐衰弱走向分崩李密选择向李渊归降,徐世勣也正式得到了真正属于他的舞台。

归于李唐后,徐世勣被赐下李姓。之后又因为避讳原因,摘掉了“世”字,从此之后,他就是李勣。

从他改姓李的那一刻开始,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就有些不对劲了。

过去的他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但归唐之后,李勣强得像是开了挂。

唐初立时,李勣被扔到并州练兵顺便抵御突厥。

北疆苦寒,又常有突厥刀兵来犯。这种鸟看了都得连夜飞跑的地方,愣是被李勣搞成了刷功劳的任务点。

北疆物贫天寒?那李勣就动员士兵大力垦荒屯田,用军屯得来的粮食喂饱每一个战士。

突厥喜欢来南犯打草谷?那不是有现成的古长城吗?李勣身先士卒,带着兵丁干起了工程,重修长城,加固边境防御。

突厥骑兵凶狠勇猛?李勣就加紧练兵,一手打造出了让突厥人闻风丧胆的北境骑兵。

李勣在并州待了十六年,突厥哆嗦了十六年。

唐太祖李渊对李勣都器重到了极点,称他才是大唐真正的长城。

在之后的太、高二朝,李勣依然发挥了开挂一般的军事能力。

骑兵猛进突袭,一举歼灭东突厥王庭。

西平高昌国,重开丝绸之路,创建安西都护府,也有他。

东征高句丽,扫平三朝帝王心腹大患之时,依然是他。

他立下的功业,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难。但偏偏李勣就是能举重若轻地建功立业,仿佛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李世民不止一次感叹,有李勣在是他和后世子孙之福。

凭借这些功劳,李勣自然位极人臣。受封国公,登入凌烟阁,武将的荣宠,他已经走到了尽头。

李世民:李勣让我又爱又矛盾

李世民的惜才用人之道,在中国历史上都属于第一梯队的级别,所以他对于李勣,可以说是爱到了极点。

贞观十八年时,李勣忽染怪病,李世民心急如焚,下令全国名医探脉诊治。

医官开给李勣的治病药方中,有一味药引是胡须。为了能让李勣早日康复,李世民竟不惜剪下自己的胡子来做药引子。

这可不是一般的爱护和器重了。

在儒家思想熏陶下的古代,身体发肤损伤几乎与不孝等同。头发与胡须,不到万不得已时是绝不能伤害的。

李世民身为皇帝,能做出这样的举动,足够能看出李勣在他心里到底有多重。

可这份恩宠和器重,随着李世民大限将至逐渐变成了矛盾心理。

李勣的能力和功勋,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可太子李治对李勣却没有过恩赏,李世民很担心自己死后的状况。

如果李勣能敬服于新帝,那自然是加倍荣宠。可如果李治不能让他信服,那只能选择辣手无情了。

所以在死前,李世民仍然在叮嘱李治。面对李勣,能用最好,不能用一定要杀,因为他太厉害了。

不过所幸李勣虽是武将,但是政治嗅觉这一块灵敏得像个文臣。

当年玄武门之变,他就聪明地选择了两耳不闻窗外事。如今新帝即位,他依然选择了那个最能保全自己的方法。

在高宗时期,李勣依然对皇帝敬服有加。在征高句丽等战事中立下不世之功,舒服自在地当着他的国公。

667年,李勣安然辞世,长安一片缟素,高宗皇帝亲自伏棺恸哭。这位大唐战神风起云涌的人生,最终画下了一个圆满的终止符。

结语

李勣是乱世中崛起的豪杰,是盛世里隐忍的能臣。从瓦岗寨的烽火狼烟,到凌烟阁的丹青永驻。

他以非凡的才能与智慧,在血雨腥风中书写了一段真正的传奇。

参考资料:

1、李勣 - 百度百科

2、一五五、山东历史名人:李勣(jì)——齐鲁壹点2021-04-08 15:17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历史   交代   儿子   李世民   突厥   长城   器重   皇帝   骑兵   演义   大唐   功业   北疆   武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