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44岁的邹市明要再站上拳台。
这条消息一出来,舆论立刻炸开了锅。有人冷笑,说是圈钱炒作;有人叹息,拳王不该落到这一步。
邹市明自己没否认,只淡淡回了一句:“完成情怀的时候,能赚点钱,何乐不为?”
可是,谁都知道,这不是单纯的情怀。在七年里赔光至少2个亿之后,他已经没有退路。
想当年,邹市明是中国拳坛的金字招牌。两届奥运会金牌,三届世锦赛冠军,转战职业拳坛后,还打出了“拳王之路”的神话。
那几年,他是资本追捧的宠儿,商业代言、综艺节目、拳赛转播……身价暴涨,巅峰时期的收入轻轻松松过亿。
换句话说,哪怕他一分钱不动,光靠投资理财,躺平过完余生都不成问题。
结果,偏偏他和老婆冉莹颖一拍脑袋,跳进了最烧钱的深坑——创业。
2016年,他们在上海黄浦江边租下了一个1.8万平方米的豪华场馆,想要打造一个“拳击+健身+休闲”的综合体育公园。
面积大到什么程度?两个半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健身房、拳击馆、咖啡馆、酒吧、餐厅,样样齐全。定位高端,瞄准的就是有钱人的消费层。
听起来很拉风,实际上就是个无底洞。
光租金就得每个月掏出百万,再加上几十号员工的工资,每个月烧钱速度吓人。开业第一年,只有一个月盈利,其余时间都在亏。
更要命的是,疫情三年,彻底压垮了最后一丝幻想。
投入2个亿,换回的结果就是负债累累。北京、贵州、上海的房子卖掉,美国的房子也卖掉,冉莹颖甚至开始甩卖奢侈品。
一个堂堂世界拳王,最后只能靠变卖家产续命。
钱烧光不是唯一的问题,邹市明的管理方式也让人哭笑不得。
他当老板的样子,更像在演戏。
节目里,他身后永远跟着两个保镖,手里还得有人拎着公文包。开会时打断下属汇报,拍桌子装威严;吃饭时训斥员工别浪费,把虾壳都得吃掉;锻炼时见到器械没归位,立马拍照发群里狂怼。
这种“假霸总”的姿态,让团队完全没有归属感。既不像真正的老板,又不像家人,反而让员工感到窒息。
最典型的一次翻车,是2019年上海拳击协会的换届大会。会议放在邹市明的拳馆举行,来了不少领导和业内人士。
结果,场地布置一团糟:台签临时写、摆放歪歪扭扭;来宾入场没人接待,被赶到室外暴晒;桌子上连水都没有;主持人讲话,话筒竟然没电……
放在任何一家成熟公司,这都算不可原谅的低级错误。
可在邹市明的拳馆,却成了常态。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的团队更像草台班子。
这场2亿的失败创业,到底该怪谁?
不少人把矛头指向冉莹颖。她是新闻主持人出身,外向好强,点子多,爱折腾。拳馆的选址、设计、业态规划,几乎全是她一手推动的。
她自己也承认过,“都是我想法太多,结果赔了。”
邹市明的最大作用,其实就是一个IP。
有人甚至调侃:邹市明像个被推着走的工具人,真正的掌舵人一直是冉莹颖。
但夫妻是一体的,责任已经没法切开。如今2亿亏光,背上债务,邹市明只能再度走回拳台,用身体来填坑。
最讽刺的地方在这里:邹市明44岁再打拳,不仅仅是年纪大,而是身体早已不允许了。
早在2017年,他就被诊断出双侧眼眶多发性骨折、轻度白内障、玻璃体浑浊。左眼突发性失明,视力只有0.1,看出去都是重影。
也就是说,他几乎处于“半瞎”状态。医生曾明确警告,如果再受伤,可能会永久失明。
可为了还债,他还是要重新披挂上阵。
这是拳王的勇敢?还是生活的残酷?
有人说,邹市明的经历再次证明了一句话: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体育是他的世界,拳台是他的舞台。可他硬要跨界当老板,结果不仅输掉了钱,还输掉了曾经的底气。
到头来,他还是要回到拳台,用最熟悉的方式谋生。
只不过,这一次不是为了荣耀,不是为了冠军,而是为了生存、为了债务。
有人嘲讽他中年返贫,有人感慨他英雄迟暮。可在我看来,他并不是一个失败者。
因为至少,他还在为家庭、为债务、为尊严去拼。
他自己说过一句话:
“继续站上这个舞台,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让更多人理解和关注中国拳手。”
创业失败了,不等于人生失败。情怀输了,不代表拳王的精神输了。
年底那场拳赛,不管结果如何,至少能证明:他还没躺下,他还在还债,他还在活得体面。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