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面包代替馒头成为大家的早餐,而在这一众面包品牌中,“桃李面包”称得上是国产面包届的巨头。
但就在昨天,一则消息在网络上炸开了锅,曾经在国内烘焙行业有着重要地位的“桃李面包”陷入了网友的热议。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大家无限信任的品牌,竟然存在着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检测出细菌严重超标,甚至遭到了央媒的点名批评。
一个国产品牌竟然出现如此恶劣的情况,到底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这家面包巨头又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呢?
事情要从中秋前的9月3日说起,很多人在小区电梯里看到了桃李面包的新广告,是推广他们的新品“五仁味蛋月烧”的。
广告上写着:有人说五仁不好吃,我们认为:那是因为你还年轻,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桃李蛋月烧,等一个有故事的人下单!
信息来源:桃李面包因月饼广告争议道歉背后:上半年净利下滑近三成
当天下午,社交平台上就炸了锅,网友说:我买个月饼还得被教育?我吃什么口味跟年纪有啥关系?
9月5日中午,公司官微再次道歉,说确实是领导决定的,他已经知道错误了,还说以后宣发交给年轻人管,但评论区里,很多人还是说不会再买了。
如果说广告翻车只是品牌营销层面的失误,那食品安全出问题可就是实实在在戳到消费者的痛处了,这件事情谁都没法轻易原谅。
2025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一批抽检不合格的食品名单,桃李面包赫然在列。
这次出问题的是北京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委托山东桃李生产的醇熟切片面包,原因是菌落总数超标。
信息来源:抽检五个,两个不合格!桃李面包因菌落总数超标道歉
菌落总数是衡量食品卫生的关键指标,简单说,这个数值超标,说明面包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可能被污染了。
医生说,老人、小孩、孕妇吃了这种面包,容易拉肚子、呕吐,严重的可能得急性肠胃炎。
奇怪的是,桃李面包一开始不承认,说检验方法有问题,向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申诉。
7月中旬,监管部门驳回了申诉,证据确凿。
直到7月26日,公司才发布《致歉信》,说要召回问题产品、加强配送管控,还要多找第三方来检测。
要是说广告搞砸了还只是营销上的失手,那食品安全出纰漏可就真真切切伤了消费者的心,这种事任谁都没法轻易释怀。
2025 年 7 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不合格食品名单里,桃李面包的名字格外扎眼。
这次出状况的是北京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委托山东桃李生产的醇熟切片面包,问题出在菌落总数超出了标准。
说白了就是衡量食品干不干净的关键指标,数值超标,意味着面包可能在生产或者运输的时候受到了污染。
信息来源:桃李面包为月饼广告道歉 律师:涉嫌价值观误导、冒犯特定群体
医生解释说,老人、小孩还有孕妇吃了这种面包,很容易拉肚子、反胃呕吐,严重的话还可能引发急性肠胃炎。
让人想不到的是,桃李面包一开始压根不承认,说检测方式有问题,还向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提出了申诉。
7 月中旬,监管部门直接驳回了他们的申诉,证据摆在那儿,清清楚楚。
一直拖到 7 月 26 日,公司才慢吞吞地发了封《致歉信》,说要把有问题的产品召回来,加强配送管理,还会多找第三方机构来检测。
可消费者王女士一提起这事就气不打一处来:等他们认错的时候,我家孩子都已经吃了半袋有问题的面包了,现在想起来还让人担心。
这些负面新闻对生意造成了直接冲击,2024年桃李面包年报显示,其月饼业务全年营收1.26亿元,仅占总营收的2.07%,且生产量与销售量较上一年以两位数下滑。
2025年8月底发布的上半年财报更难看:营业收入26.11亿元,比去年同期少了13.55%;净利润2.04亿元,跌了29.70%。
公司说一方面是新建厂房设备的折旧费用增加了,另一方面是广告宣传费花多了,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桃李花了4296万元在广告宣传上。
比2024年同期的3060万元多了1200多万,增长超过40%,但这笔钱花得并不值,特别是这次中秋广告还翻了车,不少消费者因为反感广告而拒绝购买产品。
其实食品企业遇到质量问题不稀奇,关键是怎么处理,看看其他企业的做法,或许能给桃李一些建议。
山东聊城茌平区的食品企业做得不错,2018年的时候,当地食用菌制品抽检不合格的有一百多次,主要是添加剂超标。
2023年6月,当地建了个共享实验室,让小企业不用自己建检测设备,这个实验室有先进的检测仪器,能查食品添加剂、农残、微生物等指标。
到2025年8月,已经有62家食品企业和这个实验室签了年度协议,检测价格很优惠,普通出厂检验一份100元,签年协议能省一半,一年帮企业省了170多万元。
有次实验室发现一家企业的指标快超标了,马上提醒他们,最后查出是设备清洗剂的问题,避免了更大的麻烦。
福建的食品企业则用了一品一码系统,从2021年开始,福建就在全省推食品追溯平台,现在16万多家食品企业都加入了。
2024年,福建有批进口冷链食品检测出阳性,通过这个系统很快就查到了这批货的去向,3591吨食品全部及时处理了。
现在桃李面包最需要的不是更多道歉,而是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改变,参考其他企业的经验,赶紧把品控真正抓起来。
可以像山东茌平的企业那样,和第三方检测机构长期合作,增加检测频次,不光出厂时检测,生产过程中也要多抽检。
最后,营销上要真正尊重消费者,年轻人是主要消费群体,与其教育他们,不如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可以建立真正的消费者沟通渠道,而不是搞内部共创。
一位超市导购说:这几周问桃李的人少了,大家更愿意试试其他牌子,国产企业要想长久发展,最终还得靠产品质量和真心对待消费者,这才是硬道理。
更新时间:2025-09-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