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杀元凶,寿近百岁

南京大屠杀,几乎是人人知晓的侵略暴行。


但提起南京大屠杀的始作俑者,却根本没几个人知道。


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会以为南京大屠杀的元凶是时任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的松井石根或者裕仁天皇,但实则另有其人。


朝香宫鸠彦王(1887年10月20日-1981年4月12日),裕仁天皇的姑父,日本皇族,陆军大将,他才是南京大屠杀的真正元凶。


——


朝香宫此人是个十分激进的皇道派,主张天皇亲政,对外扩张,可谓集军事独裁、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各种偏激观点于一身。


他是职业军人出身,满脑子充斥着各种侵略思想。


1936年,日本爆发了著名的二二六事件。


部分“皇道派”青年军官对“统制派”(相对于皇道派来说的温和派,但实际上该派别内部也有部分人员支持对外扩张。统制派主张在军部的统制下,不使用武力,而通过自上而下的合法途径,进行平稳缓进的国家改革。)与反对派进行刺杀,其中有两名前日本首相遇害身亡。


事件发生后,朝香宫为政变军人站台,夸奖他们精神可嘉,并向裕仁天皇求情,请求天皇对发难的政变军人网开一面。


裕仁天皇则十分生气地说:“先不论他们精神何在,他们的行为有伤国体。杀害朕的股肱老臣,如此残暴的军官,无论其‘精神’如何,也不应予以任何宽恕。我绝不允许凶暴的将校胡作非为。要尽快将这一事件镇压下去!尽快!”


天皇震怒,朝香宫直接被剔除出皇室成员名单,这位好战的贵族从此失宠,可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事情又迎来了转机。


——


1937年12月2日,朝香宫被任命为上海派遣军司令,12月7日,朝香宫赶赴南京前线,接替发高烧、慢性肺结核发作、卧床多日、不能主持军务的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松井石根,临时指挥各路日军攻占南京。


在听取攻城部队汇报后,朝香宫害怕对战俘管理不力,发生兵变,于是发布了一份绝密指令:“机密,阅后销毁,杀掉全部俘虏!”。


之后,这一命令迅速传达到各个部队,大量俘虏被杀害,大屠杀愈演愈烈。


朝香宫亲自率领的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在南京城陷落的当天,曾在日记中记下了该部执行这一命令的情况:“由于方针是大体不要俘虏,故决定将其赶至一隅全部解决之。”


不仅如此,朝香宫为满足各部队进城“看看”的意愿,在松井石根的默许下,又以“城外的宿营地不足”和“饮水困难”为由,修改了日军官兵在南京城外宿营的命令,宣布城外的日军部队可随意在南京城内选择宿营地。


如果说之前被杀的大部分是俘虏,此命令一出,日军各部队犹如一群群恶狼,在南京城内的大街小巷横冲直撞,到处杀人放火,掠夺财物,致使大屠杀的目标从军人转为了普通民众,死亡人数进一步扩大。


据统计,朝香宫在南京所统领的第16师团,在数月时间内,屠杀了近16万中国军民,是其他师团加起来的几倍,著名的“百人斩比赛”军官野田毅和向井敏明正出自第16师团。


占领南京后,病情好转的松井石根准备在12月17日举行入城仪式,而朝香宫知道此时的日军正在南京城内大开杀戒,不适合举行入城仪式,遂向松井石根建议将入城仪式延后,但被松井石根拒绝。


为了保证入城仪式的顺利举行,朝香宫命令下属要在17日前将“危险分子”解决掉,这直接导致了日军的屠杀行为在16日达到高潮。


关于南京大屠杀,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阴谋论,但实际上,事实根本没那么复杂,这场历史上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可以说完全出于极端偏激的朝香宫所发出的“杀掉所有俘虏”的指令,他是南京大屠杀的真正元凶。


——


由于日军在南京的野蛮行径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朝香宫和松井石根等人被召回日本。


归国后,表面上看,朝香宫风光无限。


天皇裕仁在皇宫接见了他,对其“战绩”大加赞赏,特赐银质花瓶以示褒奖,同时宣布恢复了朝香宫的皇室身份。


但实际上,此后的朝香宫仅仅只是荣誉加身,再也未获得重用,实际职务只有伤病军人会总裁,负责伤病军人的抚恤和安置工作。


大战后期,朝香宫不甘心失败,激进的老毛病又来了,他强烈主张本土决战,还主张海陆军一体化,但根本无济于事。


直到天皇宣读投降诏书的第二天,朝香宫才再次来到南京,劝告南京的日军部队接受无条件投降。


所以综合来看,裕仁如果真的认为朝香宫是有功于国家的大功臣,他不可能将其明升暗降,完全边缘化。


——


战后,谷寿夫、野田毅及向井敏明等杀人恶魔被引渡回中国在雨花台枪毙,还有一些战犯也被判刑,但法庭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主要责任人朝香宫只是走了个过场,没有进行任何审判。


但南京大屠杀这么重大的历史罪行总得有人负责,谁来负责呢?那就松井石根吧。


可松井石根坚称自己无罪。


他认为,日军攻占南京时,他正在苏州卧病在床,而且他只在南京呆了五天,就离开了,作为华中方面军的司令,他对前线的官兵没有直接的指挥权。


在得知“违反军纪和道德败坏的行为”后,他下令严格遵守以前下达的命令,“保证不再做出任何有损荣誉的行为”。


他在写给南京日军指挥官的信中说:“必须严惩一切犯有不法行为者。”


在日军在入城南京后举行50天慰灵祭仪式中,松井石根说,“今天我一直沉浸在悲愤中,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也许是因为自从占领南京城后,部队的种种胡作非为以及其后的地方自治和政权树立工作进展的不顺利,才使我如此悲哀。”


虽然松井石根多次发布命令,重申军纪,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对此予以承认,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什么卵用。


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松井石根被押上了绞刑架。


在朝香宫的指挥之下,松井石根的命令不可能得到执行。


虽说松井石根作为侵华日军首脑死有余辜,但其本质上不过是给朝香宫这样的皇族成员当了替死鬼。


——


美军在日本登陆后,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考虑到美国的利益和日本的局势,再加上政治矛盾的转变,美苏即将开始对抗,于是和天皇裕仁进行了和谈。


麦克阿瑟认为要稳定占领日本,必须利用日本人对天皇的尊崇之心,使天皇仍为日本人的心理支柱,天皇不倒,民众就不会乱,因此决定不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盟军也就不把皇族作为战犯嫌疑人逮捕起诉了,南京大屠杀的元凶朝香宫也靠着皇族的身份,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这之后,美国为压制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大力削弱日本传统贵族的影响,撤销了一大批皇族成员的皇族身份,朝香宫名列其中。


最终,朝香宫被剥夺皇籍,搬离王府,移居民间。


可他的日子过得依然很好,每天继续花天酒地、锦衣玉食,后来还成为“日本高尔夫球俱乐部”的名誉会长。


朝香宫曾投资股票和木材业,后因为亏损而撤出。


1981年4月12日,朝香宫在静冈县热海死亡,享年94岁。


朝香宫的结局再一次完美的印证了一件事:历史,在很多时候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你以为你读的是历史,其实你读的是政治。


为了政治需要,朝香宫这样的丧尽天良之人可以舒舒服服的活到将近一百岁,甚至他的事迹都没什么人知晓。


政客一挥手,炮灰和韭菜冲锋在前,真正的幕后黑手却活的轻松惬意。


在很多时候,事实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历史永远需要为政治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4

标签:历史   元凶   南京   天皇   日军   日本   皇族   师团   命令   军人   俘虏   司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