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在2025年10月又闹得沸沸扬扬,这次焦点落在了大豆和食用油上。10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平台真相社交上发了一条帖子,直接点名中国不买美国大豆是故意的,这给美国豆农添了不少堵,还把这事儿定性为经济敌对行为。他还说,美国正琢磨着停掉从中国进口食用油和其他东西,作为对等回击。这帖子一出,立马在网上炸了锅,好多农民和贸易圈的人开始议论纷纷,因为大豆出口对中国本来是美国农业的大头,现在中国转向其他地方买,比如阿根廷和巴西,美国豆农的库存堆得老高,价格也往下掉。特朗普这步棋,看起来是想护着自家农民,但也暴露了贸易战打到现在,美方手里能使的招儿越来越少。
就在同一天,特朗普在白宫见了阿根廷总统米莱,两人聊了聊中美关系和双边援助的事。特朗普直言不讳,说中美关系可能出岔子,他已经为最坏情况做好准备。这话是头一次在公开场合说出口,意思就是美方不打算再一味让步,得硬扛到底。他还特意叮嘱米莱,阿根廷跟中国做生意可以,但军事合作绝对不行,得牢牢记住这点。这提醒不光是对阿根廷,对其他美国盟友也一样,特朗普政府意识到,完全堵住盟友和中国经济往来不现实,只能从军事上卡脖子。米莱那边呢,阿根廷正闹经济危机,通胀高得吓人,特朗普许了20亿美元援助,但有个条件:米莱得在下次选举中赢,要是输了,这钱就没了。这援助一宣布,国会里民主党人就跳脚了,说特朗普拿纳税人的钱帮外国政客拉票,还连带着影响美国豆农,因为阿根廷大豆出口到中国多了,美国的份额就少了。
中国那边反应挺快,商务部当天就回了话,说中方一直主张对话解决问题,得互相尊重、平等商量,美方这么搞破坏了谈判氛围,中方坚决反对。立场没变:打就奉陪到底,谈就大门敞开。商务部还说,美方不能一边谈合作,一边又出新限制,这不是正经相处之道。中方不挑事儿,但也不会躲事儿,一边保持沟通,一边做好准备。早在10月10日,中国就对美国旗下的船收特别港务费,从每净吨400元起步,逐步涨到640元,这直接是对美方拉盟友打压中国的回应。10月14日,美国又宣布对中国的海运、物流和造船企业加新限制,提高中资船进美国港的费用,还加强对中国在美投资的审查。这把贸易战从商品拉到了运输和基础设施上,成了新战场。
特朗普的帖子基于前几个月贸易摩擦的积累。从2025年4月开始,美方就把对华关税从34%提到84%,中国也跟进报复,加到84%,还对美国公司加出口管制。8月的时候有过短暂缓和,但10月10日特朗普又说要对中国出口加100%关税,还管制关键软件出口,因为中国管了稀土出口。这稀土事儿闹得大,中国控制全球大部分稀土供应,美方觉得这是中国在卡脖子,特朗普在真相社交上说中国这是“阴险敌对行为”,还说这计划憋了好几年。他甚至威胁取消和主席的会晤,说没理由见了。结果股市跌了,投资者慌了,特朗普后来又发帖安抚,说美国不想伤中国,一切会好。但这前后矛盾,让盟友们看不清美方底牌。
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10月13日上福克斯商业频道节目时,也提了中国留学生的事。他说美国有30万到40万中国留学生,中国那边美国留学生才800人,这不平衡。他把这事儿当成谈判筹码,美方今年已经多次限签证、遣返中国学生,中方多次抗议,说把教育政治化伤两国关系。贝森特没说下一步咋办,但这事儿反复提,暴露了美方在贸易外找杠杆。采访中,他还被问到会不会把中国企业从美国股市摘牌,他没正面答,说所有选项都在桌上。因为大规模摘牌不光伤中国企业,也砸美国投资者的饭碗,好多基金持中概股。现在有些中国企业已经在香港或新加坡二上市,避开美国监管风险。
海运限制一出,中国商务部说这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严重损中方利益。中方反制从10月10日就开始了,对美国船收费,这直接影响美国出口商品的成本。阿根廷那边,米莱上台后推经济改革,去掉粮食出口税,中国买了至少10船阿根廷大豆,这让美国大豆更难卖。特朗普援助阿根廷20亿,看起来是拉拢南美对抗中国影响,但民主党议员马克辛·沃特斯说,这是在美国人丢工作、闹停摆时,花钱帮外国。米莱夸特朗普,还提名他拿诺贝尔和平奖,但援助条件绑选举,让人觉得这是政治交易。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