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最近在半导体领域放出话来,说他们手里握着EUV光刻机的核心技术,还能比中国更快把这玩意儿造出来。这话听起来挺大胆的,毕竟光刻机这东西一直是荷兰ASML公司的天下,美国、日本这些国家也卡得死死的。俄罗斯这么一说,搞得国际上不少人侧目,得好好挖挖背后的底细。
俄罗斯科学院下属的微结构物理研究所主导了这事儿,他们在2025年9月抛出一份路线图,规划从2026年到2037年逐步搞定本土EUV设备。他们的思路是走一条不同于ASML的路子,用11.2纳米的波长,而不是主流的13.5纳米。为什么选这个波长?据他们说,这样能避开一些技术瓶颈,用氙气等离子体做光源,减少锡滴碎屑的问题,整体设计更简单,成本也低点,适合中小型晶圆厂用。

俄罗斯的底气一部分来自苏联时代的老本。早在上世纪70年代,苏联就开始琢磨准分子激光,这东西后来成了光刻光源的基础。到了80年代,下诺夫哥罗德的微结构物理研究所搞出多层镜的制造方法,这种镜子能反射极紫外光。日本人在80年代中期借着这个基础,投影出第一张EUV图像,这事儿ASML的官网上都有记录。
研究所还给荷兰那边提供过样品,帮助他们建早期原型。俄罗斯人觉得,这些积累让他们在光学组件上不输人,能直接跳过浸没式DUV阶段,直奔EUV。话说回来,苏联那时候也研究过X射线光刻,目标是28纳米以下的制程,但90年代经济崩盘后,这研究就停摆了。俄罗斯现在捡起来,算是续上老路。
实际进展呢?俄罗斯从2022年开始加速本土光刻项目。下诺夫哥罗德的应用物理研究所宣布启动首套设备,目标从350纳米往下走。2023年11月,工业和贸易部副部长瓦西里·什帕克在公开场合说,2024年就能投产350纳米机,2026年推进到130纳米。2024年5月,第一台350纳米光刻机在莫斯科组装好,主要用于汽车和能源芯片的测试。

这机器用固态激光,不是气态的,寿命长点,维护简单。到了2024年12月,微结构物理研究所公布EUV初步方案,选11.2纳米波长,氙气光源,避免了ASML那种复杂的光源系统。2025年9月,他们更新路线图:2026到2028年先出40纳米机,两镜物镜,10纳米叠加精度,曝光场25乘33毫米,每小时处理100片晶圆。接着2030到2032年搞28纳米,2034到2036年达9纳米,甚至提到2037年可能摸到7纳米边缘。
这份路线图由尼古拉·奇克哈洛领衔,他是微结构物理研究所的头头,强调俄罗斯的方案更实惠,不用像ASML那样堆那么多镜子,减少反射损失。俄罗斯国有企业Rosatom也掺和进来,负责开发高功率EUV光刻设备,目标是生产微电子产品。他们计划用钌铍反射镜,规避一些专利问题。俄罗斯工业部数据显示,到2025年,他们已经在激光和光学部件上投了不少钱,建了几个实验室测试原型。相比ASML那种动辄上亿美元的机器,俄罗斯的版本据说成本能压到更低,适合本土企业用,不求高通量,但够用就行。
现在说比中国更快,这得拉出来比比。中国在EUV上也下血本,上海微电子装备公司领头,2025年9月有报道说中国投了430亿美元进EUV研发,目标是突破光源和光学系统。中国的优势是产业链齐全,华为、中芯国际这些企业推动需求大。但俄罗斯人觉得他们有历史积累,在多层镜和光源上起步早。

中国从零起步,技术封锁下得自己摸索,进度慢点。举例说,中国目前主力还是DUV,7纳米靠多重曝光搞定,但EUV商用还得几年。俄罗斯路线图里,2028年就40纳米,2032年28纳米,2036年9纳米,如果按计划走,比中国的一些公开进度快点。中国有报道说2025年底可能出EUV原型,但细节不透明。俄罗斯媒体RBC报道,俄罗斯的方案避开了ASML的架构,潜在合作空间大,或许还能跟中国交换技术。
不过话说回来,俄罗斯这计划听起来好,但落地难。专家分析,俄罗斯半导体基础弱,人才流失严重,资金也有限。2025年10月,Tom's Hardware报道说俄罗斯路线图不现实,因为他们连DUV都没成熟,就直奔EUV。历史上看,苏联老技术没转化成产品,现在重启得从头练。
相比中国,中国有大量工程师和工厂,供应链更完整。俄罗斯目前光刻机还卡在350纳米,这相当于30年前水平,跳到EUV得跨大步。国际制裁下,俄罗斯进口部件难,Rosatom得自己造一切,从真空系统到精密镜子。Digitimes报道,俄罗斯EUV机目标65纳米到9纳米,够军工和能源用,但不跟台积电比。

俄罗斯的推动力是自力更生。2022年后,西方禁运光刻设备,俄罗斯只能靠自己。工业部2023年拨款建生产线,2024年组装第一台机,虽然落后,但象征意义大。微结构物理研究所的实验室里,科学家测试多层镜反射率,优化到纳米级精度。这工作从80年代延续,积累了数据。俄罗斯还跟白俄罗斯合作,Planar公司帮造部件。2025年3月,他们完成Alpha-Machine项目,演示短波长EUV光源,证明可行性。
跟中国比,俄罗斯声称优势在核心技术上。多层镜制造是关键,俄罗斯研究所是全球少数掌握的。中国也在追,但光源功率和镜子寿命是难题。2025年YouTube视频说俄罗斯EUV机挑战ASML垄断,或许重塑市场。但现实是,中国产量大,俄罗斯市场小。SemiWiki论坛讨论,俄罗斯方案像中国无掩膜数字光刻,但EUV版更先进。如果俄罗斯真在2036年出机,比中国一些预测的商用时间早两年。
挑战不少。资金上,俄罗斯预算紧,路线图需巨额投资。人才缺口大,很多专家去国外。技术上,EUV需要极高真空和精密控制,俄罗斯经验少。相比,中国有国家基金支持,进度稳。俄罗斯或许通过跟印度或伊朗合作,换取资源。但整体看,俄罗斯这声明更多是鼓劲,实际赶超难。

俄罗斯的EUV路不平坦,但有老底子。苏联时代的研究给现在铺路,微结构物理研究所档案里有80年代实验记录,科学家用真空环境测镜面,逐步调层厚。俄罗斯现在建新厂,2026年第一阶段机出炉,或许验证想法。如果成功,对全球是选项,尤其对受限国家。比中国快?这得看执行。中国在2025年有突破报道,如自家EUV机切断ASML依赖,但细节模糊。俄罗斯路线图具体,时间节点清,但风险高。
总的说,俄罗斯握着EUV核心件,如多层镜和光源技术,觉得能加速。但中国体量大,资源多,谁先落地还得观察。俄罗斯从350纳米起步,跳级难,但有针对性。国际上看,这竞争推动创新,打破垄断。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