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生命的主宰,是精神的原乡。人的力量,归根结底,源于这颗心。心力一散,如舟失舵,勇者亦惧风浪;心力凝聚,似石定海,弱者亦能擎天。
心力,简言之,即是内心深处的支撑力、精神的续航力、意志的爆发力。 它无形无相,却决定着我们面对世界的姿态与所能抵达的远方。
心力匮乏者,外界微澜,即如惊涛拍岸,内心世界地动山摇;旁人片语,便足以搅乱方寸,辗转难眠。 而心力充沛者,纵遇疾风骤雨,亦能岿然不动,于乱云飞渡中寻得内心的澄明与行动的路径。
心力,是一种韧性,能屈能伸,百折不挠;是一种惯性,持续精进,久久为功;是一种敏锐,洞察本质,明辨方向;更是一种状态,从容笃定,气定神闲。修得一分心力,便登一层境界。
历史长河中,那些留下璀璨印记的贤哲能士,无不是心力强大的典范。
李时珍:廿七载本草心,铸就千秋济世典
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一个医者世家。父亲李言闻是当地名医,却因医生地位不高,希望儿子走科举之路。李时珍幼承庭训,聪慧好学,十四岁便中秀才。然而,他目睹庸医误人,疫病肆虐,心系苍生疾苦,毅然放弃科举功名,立志学医。
这条路谈何容易?他深感历代本草书籍“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决心重修本草。这份宏愿,若无坚韧不拔的心力支撑,早已湮灭于岁月的尘埃。 他“搜罗百氏,采访四方”,足迹遍及湖广、江西、江苏、安徽等地。深山采药,险象环生;访求渔樵农夫,不耻下问;考证古籍,焚膏继晷。
历时二十七年,三易其稿,终成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的《本草纲目》。心力,让他将济世宏愿化作了泽被万代的丰碑。
玄奘法师:孤征万里求真谛,一念执着耀古今
玄奘法师(唐三藏),生于隋末洛州缑氏。幼年出家,遍访名师,深感佛经义理分歧,疑窦丛生,遂发愿西行天竺(古印度)求取真经,厘清佛理。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他上表请允西行,未获批准。然而,求法的决心已如磐石,不可动摇。
他选择了一条“冒越宪章,私往天竺”的险途。 孤身一人,偷渡玉门关,穿越八百里莫贺延碛(今噶顺戈壁),“四顾茫然,人马俱绝”,“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水囊倾覆,五日四夜滴水未进,几近殒命,全凭“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的至诚心力支撑,方得走出绝境。其后跋涉雪山,历经西域诸国,饱尝艰辛,九死一生。
心力,是他穿越生死绝域、达成不朽伟业的唯一舟楫。 这份在绝境中淬炼出的定力与愿力,照亮了千古求索者的道路。
心力,是人生的底层操作系统。它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我们面对挑战的韧性、追求目标的持久力以及感受幸福的深度。心力上限,就是人生可能达到的高度。
人生这场漫长的跋涉,本质上是一场修心炼性的旅程。心是根,外境为尘。 心力羸弱,微尘可蔽目,处处是荆棘;心力强大,浮云难遮眼,万水千山只等闲。心不通透,则处处是樊笼;心力所至,则无处不开阔。
当你的心力足够坚韧、足够明亮,纵使身处命运的谷底,也能凭借内心的力量,凿壁偷光,步步向上,最终挣脱泥沼,拥抱星辰大海。心力,就是我们每个人内在永不枯竭的能量源泉。
这世上,困住我们的从来不是绝境,而是绝望的心念。心力的边界,就是我们世界的边界。
心为君,万物皆臣。
【注】本文转自《苼喜堂》,感谢原创,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温馨提示】
想要了解更多茶文化、美文、国学知识,
快速起步、全面学习六堡茶,
请关注“六堡茶微刊”微信公号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