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出门,那阵小风刮在脸上,是不是感觉都不一样了?对,就是今天——立冬了。
这个节气的信号,从来不是日历上的两个字,而是咱身体最先知道:后颈一缩,手脚发凉,该换个活法了。
在咱老百姓心里,立冬的仪式感,往往是一盘热乎乎的饺子。但吃了这么多年,您发现没?真正会过冬的人,讲究的不是这一顿,而是往后一整个冬天的活法。
今天要提醒咱爸妈(也提醒咱自己)的,就是比吃饺子更重要的3件“小事”。

一提“补冬”,很多爸妈就想着买贵的,羊肉、人参齐上阵。其实,对咱普通人的肠胃来说,补对了,比补贵了重要得多。
所以,真不用追求复杂的药膳。给家人吃热的、吃软的、多吃汤汤水水的,让肠胃没负担,就是最实在的“补”。
爸妈总怕我们冻着,让孩子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其实,冬天感冒往往不是冻出来的,而是汗出以后,那阵“贼风”吹的。防风,比单纯穿得厚更关键。
记住,尤其要护住 “后颈、肚脐、脚腕”这三个最怕风的“进风口”。一件高领秋衣,一条薄护腰,比一件大厚羽绒服更实在。
立冬后,太阳成了“限量款”。咱防的是身上的寒,更是心里头的那点“闷”。
所以,得主动去“采光”。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的阳光,是免费的“营养品”。周末别总窝在家里,拖上爸妈老伴去公园逛逛,既是补钙,更是补爱。
您看,立冬从不是让咱们“猫冬”受罪,而是用它的方式提醒我们:天愈冷,咱愈要对自己、对家人好一点。
真正的“补冬”,补的是身体的热乎气,更是心里的亮堂光。愿您这个冬天,身心俱暖。

今天立冬,您家有什么特别的习俗?晚饭准备吃点什么来暖暖身子?
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立冬仪式感吧!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