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RISC-V 商用落地加速营伙伴计划”

9月25日,RDI生态·北京创新论坛·2025在北京亦庄举行。作为IC WORLD 2025的重要专题论坛,本次大会以“挑战·对策·破局·加速”为主题,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代表,围绕RISC-V在垂直场景下的商业化路径及策略展开深度研讨,共同推动RISC-V从原型产品向规模商用落地迈进。

论坛现场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二级巡视员周海燕,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李辉,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北京市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办公室主任历彦涛,RISC-V工委会战略指导委员会主任倪光南,RISC-V工委会产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东升出席并致辞。北京亦庄智能城市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郭志英,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院长唐丹,深度数智销售总监陈仁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RISC-V行业生态负责人郭松柳,中软国际智能物联网军团总裁卢弋发表主题演讲。北京RISC-V数字基础设施创新中心总经理陈景伟介绍“RISC-V商用落地加速营伙伴计划”,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RISC-V工委会执行秘书长周萌主持启动“RISC-V产品符合性评估需求征集”。奕斯伟计算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何宁、安凯微电子副总裁赵顾、东软集团遍在智能计算事业部副总经理左永亮、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海河实验室基础软件部部长王文竹、北京北方算力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刘秦豫参加圆桌论坛。RISC-V产业链上下游超400位企业代表及嘉宾出席本次论坛。

顶层布局:凝聚产业共识,明确发展路径

人工智能浪潮正将人类社会推向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奇点时刻,大模型引发的算力需求激增,为数字基础设施带来了能耗、成本与创新效率的严峻挑战。在这一背景下,RISC-V作为开源开放、灵活高效的新兴计算架构,如何凝聚产业共识、克服生态碎片化,是其从技术原型迈向规模化商用的核心挑战。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二级巡视员周海燕指出,在全球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关键生产力,RISC-V以开源开放等特性为我国构建开源产业生态提供宝贵契机。她介绍,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电子信息司高度重视RISC-V产业发展,目前已从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组织机制、推动创新突破、培育产业生态四方面推进工作,并在多领域取得突破。下一步将聚焦关键技术创新、标准引领、应用需求牵引、国际开放合作四大方向发力,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我国RISC-V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二级巡视员周海燕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李辉表示,北京始终将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支撑,而RISC-V是突破技术瓶颈、构建开源开放生态的重要抓手。他充分肯定了北京市在RISC-V技术突破、产业布局、生态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呼吁各方协同聚力,以场景为牵引,坚持开放合作,共同推动RISC-V从“技术可用”走向“商业好用”,加速实现规模商用落地。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李辉

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北京市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办公室主任历彦涛系统介绍了区域推动RISC-V产业创新与商业化落地的进展与规划。他表示,自《RISC-V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发布一年来,经开区已推动多场景实现RISC-V技术推广,并依托北京RDI创新中心吸引多家生态企业。下一步,经开区将通过 “瞭望计划”攻坚关键技术瓶颈,打造高能级RDI平台,加速RISC-V从原型验证到商业落地的全过程。

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北京市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办公室主任历彦涛

RISC-V工委会战略指导委员会主任倪光南表示,我国正持续加大对全球开源事业的贡献,而RISC-V作为开放的硬件架构,有望成为芯片产业变革的新引擎。RISC-V的发展不仅需通过统一标准、共享资源来降低应用成本,打通从原型到商用的关键链路,也需要持续研发投入、高水平IP设计和全球化生态共建。他呼吁加强国内协同与国际合作,推动RISC-V芯片实现产业价值落地,真正进入全球主流市场。

RISC-V工委会战略指导委员会主任倪光南

RISC-V工委会产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东升认为,作为AI 时代极具爆发力的计算架构,RISC-V正从物联网、智能终端向边缘计算、数据中心等应用场景延伸,已成为推动我国数字化变革的关键性引擎。但仍面临“产品不足、应用匮乏、体系薄弱”以及产业“单点突破”的现实挑战。他重申去年提出的“RISC-V数字基础设施(RDI)”理念,强调其旨在凝聚共识、破解碎片化、倡导协作新范式。王东升特别指出,当前必须坚持以真实场景为牵引推进落地,聚焦需求场景,打通商用“最后一公里”,这是将RDI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关键一步。

RISC-V工委会产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东升

开源共建:RISC-V应用落地成果显著

迈进AGI时代,我们亟需一个绿色、高效且灵活的计算底座,以满足持续增长的计算与灵活部署需求。RISC-V架构凭借其开放、简洁、低功耗等特性,正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首选。而要将这一潜力转化为规模化商用的现实,关键在于依托“开源开放”这一特性。产业共识认为,通过开源模式协同创新,是构建生态、破解碎片化挑战并最终打通商业化落地的重要路径。

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院长唐丹指出,面对AIoT时代千亿级芯片的碎片化需求,业界应借鉴开源软件的成功经验,构建覆盖指令集、设计实现与工具链的完整开源芯片生态。他重点介绍了国产高性能开源RISC-V核“香山”的演进成果,并阐述了基于“香山”内核构建从底层IP、标准化计算子系统到开源工具链的完整支撑体系。同时,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将与北京RISC-V数字基础设施创新中心协同,通过“研产协同”模式打造“综合试验场”加速创新落地的产业化路径。

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院长唐丹

中软国际智能物联网军团总裁卢弋则从系统协同角度提出“双开源”融合路径。他认为,“开源系统+RISC-V”正成为万物智联时代的技术基石,并分享了中软国际联合深开鸿、奕斯伟计算打造的“KaihongOS + RISC-V”双生态布局,及其在安全认证、行业解决方案方面的突破。未来,中软国际将与RDI聚力联盟各成员单位及北京RDI创新中心等平台组织深入合作,共同探索在智慧交通、城市管网等场景中的AI融合创新,推动“双开源”模式在城市级应用中实现全域赋能。

中软国际智能物联网军团总裁卢弋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RISC-V行业生态负责人郭松柳进一步强调了开源软件对RISC-V商业化破局的支撑作用。他表示,RVA23标准的发布标志着RISC-V已进入高性能计算与AI等复杂领域,而Linux、Debian等主流开源系统及国内openEuler、OpenHarmony社区的积极适配,为RISC-V提供了关键软件生态基础。他特别介绍了“如意RISC-V社区”在原生软件栈建设与终端产品(如如意BOOK、AI-PC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展现出RISC-V在教育、金融等多场景下的落地能力。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RISC-V行业生态负责人郭松柳

规模化、商业化:打通RISC-V落地“最后一公里”

蓬勃发展的开源生态,为RISC-V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而生态的活力,最终需要通过在实际场景中的成功商业应用来检验。本次论坛上,来自产业一线的实践者们,正通过多元探索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北京亦庄智能城市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郭志英分享到,亦庄智能院正将RISC-V架构植入城市数字化底座,计划分阶段在智慧交通、安防等关键场景的物联设备中引入RISC-V架构芯片,旨在构建一个安全可控、可持续迭代的硬件底座,并形成可规模化复制的“标杆示范”。这一实践为RISC-V技术的商业落地提供了从具体应用到体系化推广的可行路径。

北京亦庄智能城市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郭志英

深度数智销售总监陈仁祥以标准化、模块化RISC-V AI PC产品为例,指出RISC-V AI PC生态面临的双重瓶颈:AI层面存在框架支持弱、工具链不完善、性价比低等问题;传统软件层面则缺乏长期维护版本和足够的上游生态支持。为推动RISC-V商业化落地,陈仁祥表示深度数智将从产品共创、生态协同、标准推进与场景拓展四方面,与北京RDI创新中心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RISC-V终端生态体系。

深度数智销售总监陈仁祥

会上,北京RISC-V数字基础设施创新中心总经理陈景伟正式发布了“RISC-V商用落地加速营伙伴计划”。该计划面向国内RISC-V芯片厂商、设备商、方案商、集成商等行业伙伴,征集十大垂直场景下可解决最终客户具体问题、但尚未完善的RISC-V解决方案PoC(概念验证)、Demo(演示原型)。其中,PoC由研发团队主导,核心目标是验证技术可行性,关键挑战在于验证并实现技术原理;Demo则需要完成商业化的初步规划,实现小范围客户展示功能效果,完成场景适配优化,做到安全、稳定、成本可控,最终满足客户需求。创新中心将从需求匹配度、方案潜力、投入产出等维度,筛选出3-5家合作伙伴,提供为期10个月的集中式资源支持(即“加速营”),最终将方案PoC和Demo升级为可商用、满足规模化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推动RISC-V从“单点突破”向“场景落地”演进。

“RISC-V商用落地加速营伙伴计划”发布

同时,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RISC-V工委会执行秘书长周萌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八家企业共同启动了RISC-V符合性评估需求征集。

RISC-V符合性评估需求征集启动仪式

思想碰撞:圆桌对话共谋RISC-V商业化破局之策

本次论坛的圆桌交流为RISC-V产业的协同发展与商业化加速提供了富有前瞻性的思路。五位来自RISC-V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嘉宾,以x86架构替代小型机的历史经验为参照,从三个核心维度系统探讨RISC-V发展路径:在生态构建方面,需将RISC-V的开放性与可定制性优势转化为统一标准和完善的软件生态,避免碎片化风险;在信任体系方面,应建立权威认证机制和成熟的上下游支持体系,跨越从“可用”到“敢用”的门槛;在新兴机遇方面,RISC-V应把握AIoT、边缘计算等范式变革窗口,发挥其模块化特性,抢占新兴领域架构定义权。

圆桌论坛

本届RDI论坛不仅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更是一次行动的集结。中国RISC-V产业已逐渐从单点探索的初期阶段,迈向以场景牵引、生态协同、标准先行的体系化推进新周期。从顶层设计的战略布局,到一线企业的实践探索,再到加速平台的有效赋能,一条从原型到商用的路径正逐渐清晰。随着各方合力持续注入,RISC-V将在中国广阔的数字化土壤中实现商业闭环,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格局,为构建安全可靠的数字中国底座贡献核心力量。

本届论坛指导单位为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单位为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RISC-V工作委员会、北京集成电路学会、RDI聚力联盟;承办单位为北京RISC-V数字基础设施创新中心、北京亦庄智能城市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通明湖信息城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城市产业创新联合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科技   重磅   伙伴   计划   北京   生态   产业   北京市   工委   场景   芯片   智能   研究院   总工程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