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滑冰运动员为什么穿的如此单薄也不冷?原因在这里

文:LL

编辑:暮时史分

前言

当花样滑冰运动员在零下数度的冰场上完成三周半跳接后内点冰跳,或是在冰面滑行中演绎《天鹅湖》的片段时。

我们总会疑问:他们穿着这么单薄的比赛服,在冰面上停留时间那么久,为何不见他们瑟瑟发抖?

难道是他们身上有着什么样的“机关”,能让运动员在这么冷的环境下保持良好的状态?

身体的“天然暖炉”

人体本身就是一台高效的“温控仪”,而花样滑冰选手的身体,经过常年训练,早已将这台仪器的性能调试到极致。

冰场的温度通常维持在-5℃到-2℃之间,这样的低温足以让普通人数分钟内就感到寒冷刺骨,但运动员们在冰上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为身体“添柴加火”

跳跃是花样滑冰中最消耗体能的动作之一。

一个三周跳从准备、起跳、空中旋转到落冰,整个过程不过两秒左右,但肌肉在瞬间爆发的力量相当于举起自身体重数倍的重量。

这种剧烈运动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能。

就像汽车引擎高速运转时会发热,肌肉细胞的“燃烧”过程也是一样,释放出来的能量有一多半都会转化为热量,这就被称为天然的暖炉。

同时,在滑行中的持续运动也就为她们提供了“基础供暖”。

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看似流畅轻松的动作背后,是腿部肌肉持续的收缩和交替发力。

腿部肌肉就像永不停歇的“微型发电机”,通过反复收缩来推动身体前进,同时不断释放热量。

这种持续产热让身体核心温度始终维持在37℃左右,就像在体内点燃了一盆炭火,抵御着外界的严寒。

看似轻薄的比赛服其实是“温控铠甲”

如果说身体的产热是“主动供暖”,那么比赛服就是“被动保温”的第一道防线。

那些看起来单薄的蕾丝裙、紧身连体服,其实是材料和人体工学结合的产物,每一根纤维都在默默执行着“锁温”任务。

面料的选择是对抗低温的关键。

现代花样滑冰比赛服的面料通常由三层构成:最内层是亲肤的莫代尔或氨纶材质,这种面料的吸湿排汗性极强,能快速吸收运动中产生的汗液。

很多人以为汗液会让人更冷,但实际上,当汗液停留在皮肤表面时,蒸发才是热量流失的关键。

内层面料通过毛细作用将汗液导离皮肤,传递到中间层的聚酯纤维网眼结构中,这里就像一个“临时储存库”,能让汗液在不接触皮肤的情况下缓慢蒸发,减少因蒸发带走的热量。

中间层的“隔热魔法”往往藏在肉眼难见的细节里。

有些高端比赛服会在聚酯纤维中嵌入极细的中空纤维,这些纤维内部的空气被密封起来,形成一个个微小的“保温舱”。

无数个这样的“保温舱”叠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道阻挡外界冷气入侵的屏障。

就像冬天穿的羽绒服,正是靠羽绒之间的空气层保暖,比赛服的中间层原理也是类似的,只是做得更轻薄、更贴合身体,目的就是避免厚重的衣服影响动作舒展。

最外层的面料就承担着“防风”和“塑形”的双重任务。

为了保证动作的观赏性,比赛服需要贴合身体曲线,不能有多余的褶皱,所以外层通常采用具有弹性的面料,表面经过特殊的防泼水处理。

这种处理不仅能让面料更顺滑,减少空气阻力,更能阻挡冰面上的冷空气直接穿透面料。

当运动员在顶面高速滑行时,气流会沿着面料表面快速流过,而不会像普通面料那样“钻”进衣服内部带走热量。

冰鞋暗藏玄机

如果说比赛服是“软铠甲”,那么冰鞋就是花样滑冰选手对抗低温和支撑动作的“硬装备”。

这双看起来和普通滑冰鞋差不多的鞋子,其实在设计的时候全部都围绕着“保暖”“支撑”“发力”三个核心目标。

冰鞋的“保暖核心”藏在鞋靴内部。

鞋靴的内衬通常采用羊毛与聚酯纤维的混纺材料,羊毛的天然卷曲结构中储存着大量空气,能形成稳定的隔热层,而聚酯纤维则增强了面料的耐磨性和弹性。

更关键的是,内衬表面有一层极薄的石墨烯涂层——这种材料具有极佳的导热性,但在这里的作用并非散热,而是“均匀导热”。

当脚部运动产热时,石墨烯涂层能将热量快速传递到整个鞋内,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就像一个“地暖系统”,让脚部温度保持在舒适的25℃左右。

鞋底由硬质塑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压制而成,这种材料能有效阻断冰面的低温向上传递。

鞋底与鞋面连接的部位,还嵌有一圈硅胶密封圈,就像保温杯的密封垫一样,防止冷空气从鞋底与鞋面的缝隙进入。

抗寒训练

比装备更重要的,是选手经过长期训练形成的“抗寒体质”。

这种体质并不是天生自带的,而是身体在反复接触低温环境后产生的适应性改变,就像极地动物经过进化形成的抗寒能力,只是运动员的“进化”速度被训练大大加快。

皮肤的温度感知会在训练中逐渐提高,而专业运动员的皮肤经过长期刺激,对低温的敏感度就会降低,在不影响身体机能的情况下,减少向大脑传递冷觉信号,让选手能专注于动作执行。

就像厨师的手能适应热锅的温度而不被烫伤,选手的皮肤也在与冰面的长期“对话”中,学会了与低温“和平共处”。

结语

当运动员最后一个动作定格在冰面,优美的身姿和冰场寒气相融时,那些关于“不怕冷”的秘密终于有了答案。

真正的抗寒密码,藏在日复一日对身体低温的训练中,更藏在那份让热情盖过严寒的对冰面的热爱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7

标签:体育   花样滑冰   单薄   运动员   原因   面料   身体   低温   汗液   聚酯纤维   动作   热量   冰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