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报风波看行业底色,白酒竞争应用“真数据”取代“口水仗”

近期,白酒行业一场由两张海报引发的风波持续发酵。今世缘酒业发布的宣传海报中,“无论年份多少,好喝才是王道”“好酒不仅请兄弟喝”等表述,被业内普遍解读为针对同行光瓶酒的“真年份”宣传与“兄弟文化”传播点。这种带有明显指向性的隐性攻击,迅速被舆论贴上“碰瓷式营销”的标签,多数观点认为其格局狭隘,字里行间透露出面对竞品光瓶酒热销时的竞争焦虑。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近日今世缘酒业全国化战略重点市场推介会上,其党委书记、董事长顾祥悦明确表示:“可以讲自己的好话,不允许讲别人的坏话,我们一直是这么要求的。”这番表态与此前海报传递的隐性攻击意味形成鲜明对比,更让外界对此次营销行为的合规性与一致性产生疑问,当企业理念与市场行为出现偏差时,消费者感受到的究竟是真诚还是话术?

这并非今世缘首次采用“紧跟”策略。此前,在其他酒企产品色系、系列布局等方面,今世缘曾多次紧随同行脚步,彼时行业多以“有谋略”“善追赶”评价其打法。但此次舆情却出现明显反转——随着今世缘2023年营收突破百亿、2024年增至115.44亿元,已从追赶者成长为行业第七的头部企业,公众对其竞争姿态的期待早已从“灵活”转向“规范”,固守小酒企的拉踩套路,难免引发反感。

实力悬殊:软攻击难掩硬实力短板

今世缘的攻击性营销,终究难掩双方在硬实力上的显著差距。在白酒行业,基酒储备是企业的“生命线”,反观今世缘,为弥补基酒短板,去年将产能扩至5万吨,但浓香型白酒“新窖池不产高品质酒”是行业铁律,产能拉满的同时,品质如何保障存疑。更值得推敲的是,其优质基酒与低端基酒7:3的产出比例,与五粮液、洋河等头部浓香企业30%左右的优质基酒占比截然相反。当行业普遍遵循“优质基酒稀缺”规律时,这一“反常数据”的可信度,自然成了舆论质疑的焦点。

从经营数据看,今世缘的压力更为明显。2024年其存货规模达55.69亿元,存货周转天数高达720天,远超行业健康水平;预收款同比减少2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2亿元低于净利润,净现比仅0.51,资金链承压态势显著。

风险重重:攻击性营销的双重代价

这种隐性贬损的营销方式,还潜藏着法律与伦理的双重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禁止“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今世缘海报虽未指名道姓,但结合行业语境极易引发联想,已触碰合规边缘。从商业伦理角度看,头部企业本应是行业生态的维护者,而非破坏者,这种“软攻击”不仅损耗自身品牌信誉,更可能助长恶性竞争风气。

事实上,白酒行业的竞争从来不是营销话术的较量,而是时间沉淀的比拼。优质白酒需经3-5年陈储方能面市,这是行业普遍遵循的规律。而今世缘2024年100元以上产品销量达4.3万吨,竟是3年前实际产能的1.59倍,如此“超产能销售”,难免让人对其产品的储存时限打上问号。

回归硬品质:白酒竞争的核心逻辑

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终究要回归“硬品质代替软攻击,真数据取代口水仗”的正道。不同企业的基酒储备、供应链体系等硬实力差异,已然勾勒出不同竞争路径的高下。对于今世缘而言,与其在营销话术上绞尽脑汁,不如聚焦老窖池培育、基酒陈储等基本功,毕竟消费者心中的那杆秤,称量的从来不是广告文案,而是实实在在的酒质。

文 | 陶砚

图 | 来源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美食   底色   白酒   风波   海报   竞争   数据   行业   今世   产能   企业   隐性   实力   头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