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和心处人生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深夜辗转反侧只因别人无心的一句话,试图改变身边的人但毫无效果,感到人生痛苦却不知道应该如何逃离。

烟灰缸知道,每个人都想拥有自由喜乐的人生。可面对工作和生活的种种考验,究竟怎样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一念之转》,是全球身心灵类经典代表书籍,这本书通过带领我们探索真相,帮助我们彻底扭转现实生活,同时化解日常焦虑和痛苦,获得内心的喜乐与自由。

本书的作者拜伦·凯蒂是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她曾因患上抑郁症陷入精神低迷、意志消沉的状态数年,但自从在痛苦中顿悟,她不仅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喜悦平和,还帮助无数人改善了婚姻、职场、金钱等生活各个层面的难题,找到了开启内心智慧的钥匙。

烟灰缸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凯蒂的转念方法,希望能切实地帮到大家。


痛苦来自于想法跟真相的“争辩”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人生这么痛苦?

有个高赞回答说,你的选择的集合构成了你的生活,当你把事件定义为坏事并做出痛苦的反应,你就得到了痛苦的人生。

这个回答与作者的想法不谋而合,作者认为,痛苦其实是一种选择。

她在书中解释说,每一种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的反应,不管是悲伤、绝望、愤怒、还是嫉妒、焦虑,恐惧,都是由我们脑中某一个不真实的想法引起的。当我们选择相信自己的想法,而不愿意去看真相的时候,就产生了痛苦。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所说:“真正困扰我们的,并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而是我们对那件事的想法。”

烟灰缸记得,在之前热播的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凌霄的妈妈陈婷在女儿还小的时候,出门去打麻将,把兄妹俩反锁在屋里。凌霄喂核桃给妹妹吃的时候发生了意外,他想出门求救但因为被反锁出不去,最终妹妹被核桃卡在喉咙口不幸去世。

这件事过去了很久,陈婷都无法接受女儿意外离世的事实,她指责丈夫不顾家,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怪罪凌霄喂核桃害死妹妹,同时也内疚自己不该把兄妹俩反锁在屋里自己出去打麻将。

久而久之,她变得暴躁易怒和神经质,动不动就迁怒身边人,让他们饱受折磨,自己也承受了内心痛苦的挣扎。终于,不堪忍受的她选择抛下丈夫儿子,远走他乡。

当我们无法接受真相时,也就无法形成自我对事实的认定。只有从事实出发,才能帮助我们做出当下正确的判断,同时降低负面情绪对自我的伤害。

烟灰缸觉得,想要摆脱痛苦,找回内心的平静,了解痛苦产生的根源是第一步。

当眼前的真相与我们认为应该的真相之间有差距时,我们就开始感受到被撕扯的痛苦。因为在我们不能接纳真相时,便在心里构建了一个“应该”的世界,给自己创造出一种不真实的期待。

直到这种不真实的期待被现实不断撞击,我们在撕扯中变得伤痕累累,才终于停止了和真相的“争辩”。


勇敢做真相的“恋人”


既然痛苦来自于不真实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把自己从痛苦中解救出来呢?

作者认为,消除痛苦最好的方法,是去审查那些痛苦背后的想法。

接下来我们看看应该如何进行审查。

作者解释说,针对当下让自己不舒服的情绪,用“四句问话”来进行自问,将有助于我们看清真相,化解痛苦,让自己回归到内心平静的状态。

这四句话分别是:那是真的吗?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吗?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当我们经过自问,觉察到事情的真相并非和我们想象的一样,放下自己深信不疑的想法的那一刻,问题也会随之化解。

并且我们将意识到,我们应该感谢痛苦,因为那些不舒服的存在是在提醒,我们正在执着于某一个想法。

烟灰缸也很赞同,无论何时,真相都应该凌驾于一切想法之上,尊重真相,才能让我们获得更强大的力量。

演员马伊琍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个向来很积极乐观的人,但她在一次演讲中自爆,跟文章离婚后她以为自己会很快投入新的生活,但事实上她的状态一度非常糟糕,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很多人在离婚初期,心里还没能真正接受离婚这个事实,会产生失落、郁闷、暴躁等等的负面反应,这是很正常的。有的人接受得快,有的人接受得慢,但直到自己心里完全接受并彻底放下了,才能调整好转态去拥抱新生活。

离婚对马伊琍的打击很大,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她尝试过针灸治疗,心理咨询,运动康复,找人倾诉等等途径,才慢慢恢复过来。

在烟灰缸看来,面对真相最好的态度,不是逃避和抗拒,而是像对待恋人一样,主动地寻找它,靠近它,了解和接纳它,心平气和地予以包容和理解,热切地和真相站在一起。

接受真相,让我们从内心的纠结和挣扎中解脱出来,在平和中获得面对未来的勇气和力量。

只有在心态上摆脱了痛苦,喜乐才有机会渗透进来。


反向思考,先管好自己的事


有句话说,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我们眼里看到的却全然不同?

作者认为,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是反映我们内在想法的一面镜子。想法不同,导致看到的事物也不尽相同。

因此,只要稍加留心,透过对外在事物的看法,我们其实能够挖掘出自己内在隐藏的想法。

作者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生活中她承担了大部分家务,便自然而然觉得丈夫应该感激她。可结果丈夫并未在语言和行动上有所回报,反而自己承受了一段时间的痛苦和委屈。

后来,通过反向思考,她发现其实多年来她把为家庭的付出视作理所当然,没有体恤和肯定过自己的辛苦,正因为这样,她才有了更多的烦恼和矛盾。

作者解释说,用反向思考的方式,其实就是把对别人的要求或批评放回到自己身上,并深入觉察这种想法是否更接近真相本身。

就像烟灰缸有一位女性朋友,常常抱怨公司里有个同事对她态度很不友善,影响了她的心情,从而间接影响了工作的绩效。

但事实上,她的这位同事只是性格比较内向,不太擅于维护人际关系,并没有对她区别对待。

后来通过反向思考,她惊讶地发现,其实她真正不满的,是她对自己的不友善。在人际交往上,她有一颗很卑微的心,总是渴望周围的人都能喜欢她,所以才会那么在意别人对她的态度和看法。

烟灰缸也觉得,要彻底地解除痛苦,我们必须寻求由内而外的改变,先管好自己的事,因为我们才是唯一能终止自己痛苦的那个人。

当我们从自身能控制的部分入手,专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就能变被动为主动,然后再不断去扩大影响范围,进而影响周围的人和事,积极置己于喜悦之中。


转变信念,活出喜乐人生


通过自问和反向思考,我们转变了自己的信念,但不代表人生就会自然而然变得喜悦和快乐了。

作者认为,转变信念只是人生走向喜乐的一半,另外一半要靠我们用行动活出来。

我们处理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做法”自然就会出现。

你期待别人做的事,正是你自己应该做的事。

转念之后,我们不用再期待别人来满足自己的要求,而是可以通过自我满足,让自己变得内心平和,生活幸福。

烟灰缸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漆黑的夜晚,一个道人在一个荒僻的村子里,看到远处有一点微弱的灯光慢慢移动。

身边的村民说,是瞎子过来了。道人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瞎子为什么要点着一盏灯笼呢?

等到瞎子走近,道人就去问瞎子。瞎子回答说,夜里别人也看不见,我点一盏灯笼,给别人照亮了路,他们也就不容易撞到我了。

既然无法要求别人都做到为自己点一盏灯,不如经由反向思考回归自身,从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出发,点一盏灯照亮别人的路,形成人生崭新的信念。

烟灰缸也觉得,从期待别人满足自己到自我满足,想要完成这个转变,得通过自问和反向思考转变原有的思维,并内化为信念和动力。

当我们认识到依赖别人容易落空而造成痛苦,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实现人生真正的转变,就能获得强大的自驱力,并落实到行动上,真正实现向喜乐人生的华丽蜕变。

庄子说,人生要学会平和心,喜乐心,慈悲心。

喜乐是内在心灵的平静,是内心快乐的绽放。

喜乐的人并非生活对他的磨难少,而是他了解生活的真相,深谙生活的智慧,拥有内心坚定的信念。

他将人生看做一个体验的过程,用一颗乐观积极的心体会人生的各种感受,努力经营好自己的生活,突破命运的藩篱。

喜乐的人生是一种决定,也是一种选择。

烟灰缸相信,学会了转变信念,我们也能走出痛苦的阴霾,勇敢地开创新生,抵达自由、喜悦、平安的自己,从而拥有丰盛的生命,在悲苦的生活里活出喜乐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美文   平和   人生   世界   痛苦   真相   想法   喜乐   烟灰缸   内心   作者   信念   瞎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