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不仅是身体的蜕变,更是心灵的旅程。在这个特殊时期,许多准妈妈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这并非性格缺陷,而是需要被看见和理解的真实感受。
“孕期抑郁症”或“孕期情绪障碍”以持续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一种。由于抑郁症的症状如易疲劳、食欲不振等与怀孕反应相似,很多孕妈妈和家人容易忽视这一问题。
一、孕期情绪“警报”:
这些信号别忽视
·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 经常感到焦虑、迷茫
· 脾气暴躁,容易生气
· 睡眠质量差,爱做梦,醒来后仍感疲倦
· 容易疲劳或有持续的疲劳感
· 食欲变化大,要么不停地吃,要么毫无食欲
· 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提不起精神
· 持续情绪低落,莫名其妙想哭
· 情绪起伏大,喜怒无常
如果以上症状出现三种或更多+持续两周以上,可能是内心发出的求救信号。请勇敢与家人分享感受,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二、北京市孕产妇心理保健服务
孕产期心理状态与孕妇自身健康和胎儿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孕产期抑郁障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威胁孕妇及胎儿安全。
北京市助产机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孕产期心理保健服务,评价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早期识别孕产妇心理状态,及时治疗或转诊,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目标。
在本市领取母子健康手册(孕产保健档案),进行系统产前检查的孕产妇均为孕产妇心理保健服务对象。
孕妇关注“北京妇幼健康服务”公众号,于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和产后42天内分别进行孕产妇心理健康筛查,其中孕期心理健康筛查使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产后心理健康筛查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
量表结果分为未见异常、可疑高危及抑郁可能性大。结果为可疑高危、抑郁可能性大的孕产妇,建议转诊至心理科、身心疾病科等或精神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评估及诊治。
北京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10-82951332,或北京市总工会职工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4000-251-123,您会得到更专业、耐心、贴心的关爱服务。
三、情绪波澜背后的根源
1. 激素变化
怀孕6~10周时,激素水平显著变化,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传递素,容易引发焦虑。
2. 妊娠反应
严重的妊娠反应,如持续呕吐、头晕、吃不下饭等,会增加孕期抑郁的风险。如果妊娠反应持续时间≥10周,应及时就医。
3. 人际关系
与老公或家人关系不好,且短期内难以解决,会增加孕期抑郁的风险。孕期抑郁还可能增加产后抑郁的几率。
4. 家族或个人抑郁史
本人或直系亲属有抑郁史的孕妈妈,可能更容易患上孕期抑郁症。
5. 怀孕情况复杂
如流产风险高、多胞胎怀孕等,会使孕妈妈备受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增加孕期抑郁的风险,更要特别注意。
四、孕期抑郁“自救”指南:
七招助你走出阴霾
1. 建立支持网络
家人的理解与陪伴是最温暖的港湾。主动与伴侣沟通你的感受,必要时勇敢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2. 保证优质休息
孕期睡眠问题很常见,但睡眠不足会加剧情绪波动。尝试睡前冥想、放松训练等方法改善睡眠质量。
3. 学会情绪表达
直接向亲友诉说你的担忧与恐惧,明确表达你需要怎样的安慰和支持。
4. 练习正念接纳
当自责念头出现时,尝试用轻松的方式看待这些想法。比如用滑稽的语调重复负面念头,意识到这只是一个想法,而非事实。
5. 管理信息摄入
适当与其他准妈妈交流,了解情绪波动的普遍性。同时学会筛选信息,避免信息过载带来的额外压力。
6. 坚持适度运动
散步、游泳、孕妇瑜伽等温和运动,既能缓解身体不适,也有助于情绪稳定。
7.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自我调节效果有限,请毫不犹豫地寻求专业支持。记住,求助是智慧的表现。
声明
本文仅供疾病认知教育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推荐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诊医生。
注意:本文封面、内文配图经过AI加工,转载时请注意。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