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皖新闻】
10月23日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在这个换季降温的过渡期内,应该如何科学养生?人们常说的“秋要冻”“养秋膘”是否可行?当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举行了2025年中医药膏方节暨霜降节气知名专家义诊活动,市民不仅可以现场品尝药膳膏方,还有中医专家坐诊答疑,为霜降养生开处方。
霜降温差大,“秋冻”需谨慎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昼夜温差普遍超过10℃,且‘凉燥’邪气当令,最易侵袭人体肺部,引发鼻、咽、气管等呼吸道不适。”该院安徽省国医名师、主任医师蔡圣朝指出,对于老年人以及体质虚弱的人群来说,不能一味追求“秋冻”。任性“秋冻”可能会导致外邪侵袭,身体受凉最终感冒。
他建议,霜降时节穿衣要灵活调整,遵循“早晚添衣、中午减衣”的原则,比如早晨外出可穿薄羽绒服或厚外套,中午气温升高后换穿薄针织衫,通过及时增减衣物适应温差变化,避免冷热交替引发不适。
此外,老年人可以将起床与外出晨练的时间适当推迟,最好等五六点气温回升后再起床出门。若时间允许,七八点阳光充足时锻炼更佳,能减少低温对身体的刺激。
如何科学“贴秋膘”?这些要少吃
除了“秋冻”外,“贴秋膘”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蔡圣朝表示,贴秋膘是为了抵御冬季寒邪,但现如今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改变,过量进食会增加身体负担,增加慢性病的发病风险,避免反而影响健康。因此,中老年人群秋季也要注意避免过量摄入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白面条)和动物脂肪(如肥肉、油炸肉类)。
那么,霜降时节吃点什么更健康、更养生?在义诊现场药膳品鉴区,医院推出了根据霜降节气特点特制的桂花板栗饼、山药栗子羹、石斛老鸭汤等养生药膳供市民免费品尝。“板栗是秋季应季食材,能补肾、健脾益气,制成的板栗桂花糕可以调理脾胃,为过冬做准备;石斛能益胃生津,搭配鸭肉可滋阴润燥,适合秋冬口干舌燥的人吃。”
除了这些具有霜降节气特点的养生药膳,市民还可以在现场品尝膏方独特的口感。“秋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膏方以‘补虚纠偏、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为宗旨,适用于体质虚弱、慢性病调理、术后康复、亚健康状态及抗衰延年等人群。”蔡圣朝说。
霜降润燥,家中自制梨膏糖
霜降“燥邪”易伤津液,不少市民会出现皮肤干、嗓子痒的情况,“润燥”成为霜降养生的重点,在现场,被制作成棒棒糖形状的膏方山楂糕、梨膏糖颇受欢迎。该院药学部主任、主任中药师杨满琴表示,市民在家中可以自制简易版梨膏糖,养肺阴,润肺燥,化痰止咳。
她介绍,“一人份”梨膏糖原料为秋梨500克(约1个)、陈皮5克、焦山楂5克、麦冬5克、罗汉果5克。可以先将秋梨去皮去核切块,与其他药材一同加水煮,沸腾后转小火慢熬并持续搅拌防糊底。判断是否成型时,可滴少量药汁到凉水中,若能凝结成“小梨珠”且触感略脆,就说明熬制成功。
此外,杨满琴还分享了日常润燥小方法:气血不足者可用黄芪、当归泡水喝,阴虚体质者可将石斛、麦冬与老鸭或排骨煲汤,咽喉不适时用胖大海、玉蝴蝶、麦冬泡代茶饮,简单易操作且适合日常调理。(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旭凡 通讯员 丁睿琳 江小宜)
编辑: 杨杨

发布于2分钟前

发布于31分钟前

发布于31分钟前

发布于15小时前

发布于15小时前

发布于18小时前

发布于18小时前

发布于18小时前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