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还是荷兰,应该还心存侥幸心理,但我们的落地动作却是一个接一个。
面对中方这边的一个个动作,荷兰人除了嘴硬,也只有嘴硬和等着更多的惩罚。

这事说起来,荷兰人从一开始就犯了个致命错误:他们以为控制了安世在荷兰的办公楼,就掌控了这家公司的命脉。
可他们忘了,半导体产业早就不是靠设计图纸就能活下去的时代。保山日报网10月20日的实地探访说得明明白白,安世在东莞的工厂占地10万平方米,4000名员工每天处理着全球70%的封装测试任务。

换句话说,欧洲车企装在发动机里的那些功率芯片,十有七八是从东莞车间里出来的。荷兰总部所谓的"研发中心",更像是个技术中转站,真正的产能根基早就扎在了中国。
9月30日那天,荷兰政府突然翻脸的时候,恐怕还在为自己的"果断"沾沾自喜。

他们冻结资产、停职中方CEO,甚至把股份托管给第三方,活脱脱一副"趁你病要你命"的架势。
可他们没算到,中方的反应比他们更快更狠。10月4日,中国商务部直接下了禁令:禁止安世中国出口在华生产的成品芯片。这一下就掐住了要害。

荷兰总部手里就算有再多设计图,没有东莞工厂的封装,也造不出能装进汽车的成品。
更绝的是,从10月初开始,安世中国就悄悄放缓了发货节奏,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也渐渐断了档,等到欧洲车企察觉不对劲的时候,供应链的齿轮已经开始卡壳了。

戏剧性的一幕在10月中旬上演。十几家欧洲车企联名给欧盟和荷兰政府发了封"最后通牒",里面把话说得明明白白:再解决不了安世的供货问题,欧洲汽车产业就要面临停产风险。
要知道,安世的功率半导体是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的核心部件,像大众、宝马这些巨头的生产线,少了这玩意一天都转不起来。

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一开始还嘴硬,说什么"维护国家安全",可架不住本国汽车业的老板们天天堵门。
荷兰可是靠汽车产业吃饭的,光是斯堪尼亚一家的年营收就占了GDP的1.2%,真要是停产了,荷兰经济非得抖三抖。

就在荷兰人左右为难的时候,中国又甩出了一张更狠的牌。10月9日,中国经济网公布了商务部61号公告,宣布从12月1日起,含0.1%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物项出口都要审批。
这一下直接打在了荷兰人的七寸上,芯片制造离不开高纯度稀土,而全球90%以上的高纯度稀土供应都攥在中国手里。
荷兰人这才意识到,自己惹的不是一家中资企业,而是一个掌握着全球供应链关键节点的对手。
卡雷曼斯急得团团转,赶紧给中国打紧急电话要求谈判,可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想谈可以,先把你9月30日干的那些事改回来再说。

就在荷兰人僵在那儿进退两难的时候,安世中国10月23日的那封邮件彻底打破了僵局。
这封邮件里的三个条件,每一条都精准地打在荷兰总部的痛处上。

第一条重新签署专属供应协议,意味着过去荷兰总部签的那些合同全部作废,欧洲客户现在得看中国区的脸色;
第二条人民币结算,更是断了荷兰人想从资金流里动手脚的念头。以前用美元欧元结算时,总部还能截留资金、拖延付款,现在换成人民币,所有交易都得通过中国境内法人走账,荷兰总部连账户密码都摸不着。
最让荷兰人吐血的是第三条:对欧出货量动态调整。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我们国内订单优先,你们欧洲客户得排队等"。

要知道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火,安世中国的产能本来就供不应求,给欧洲的货少一点,国内车企正好补上。
欧洲车企就算再不满,也没别的办法——全球能批量生产车规级功率半导体的企业就那么几家,安世占了20%的市场份额,真要是断供了,找替代品至少得半年。荷兰总部就算想抢客户,手里没产能也是白搭,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区把客户一个个攥在手里。

更绝的是安世中国10月18日搞的那套"系统级脱钩"。那天凌晨,安世中国突然调整了所有运营权限:总部账号全部失效,采购流程切换到本地审批,物流、财务、仓储系统同步转向中国服务器。
现在荷兰总部想查个库存都登不进系统,更别说插手发货了。有内部人士透露,荷兰托管方派来的人天天守在安世荷兰总部的办公室里,对着空荡荡的数据库发呆,他们抢来的不过是一堆办公家具,真正的运营核心早就飞到了东莞。

现在荷兰人算是彻底傻眼了。他们本来想跟着美国起哄,拿安世当筹码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
不仅没抢到产能,反而把本国汽车业拖进了泥潭,还得罪了手里握着稀土王牌的中国。更讽刺的是,安世中国的营收占整个集团的48%,现在这部分收入全变成了人民币结算,荷兰总部连分红都拿不到多少。
那些当初拍板接管的荷兰官员,现在恐怕天天都在后悔,早知道中国手里有这么多牌,当初真不该这么冲动。

这事说到底,还是荷兰人太迷信"西方中心论"了。他们以为凭着老掉牙的紧急法就能抢走中国企业多年经营的成果,却忘了现在的全球供应链早就不是谁嗓门大谁说了算。
安世中国这几步棋走得又稳又准:先断产能、再卡稀土、最后用人民币结算重构规则,每一步都打在荷兰人的软肋上。
等到中国稀土新规正式实施,荷兰人恐怕更头疼——到时候别说生产芯片,就连现有的生产线都得担心稀土材料断供。

现在再看海牙的那间"临时总部",就像个笑话。荷兰官员们可能还在开会研究怎么"挽回局面",可欧洲车企已经开始忙着在中国设立子公司、开通人民币账户了。
毕竟生意是自己的,总不能跟着荷兰政府一起犯糊涂。安世中国这一手,不仅保住了自己的产能,更给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权益保护立了个榜样,想要拿政治手段抢资产?先看看谁手里握着真正的命脉。
荷兰人这次算是栽了个大跟头,估计以后再想打中国企业的主意,得先摸摸自己的钱包够不够厚,底气够不够足了。
参考资料:
还不悔改?荷兰继续甩锅,“中方想掏空我们”——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