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现在不仅人开始穿内增高,掩饰自己的身高缺点,就连餐桌上的点心都穿上了“内增高”。
谁敢想就是这样的小甜点下,竟然隐藏着惊天大秘密。
近日,有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吐槽糖水的视频,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位网友是去苏州旅游的,想着来都来了就去尝尝当地的糖水,但是一勺子下去却发现硬邦邦的。
看着这一幕还以为是下面的冻住了,但是仔细一观察才发现不是冻住了,而是这个甜品穿上了“内增高”。
这位网友没有见过这么“高级”的糖水,于是就把这样的视频发在了网上,本来以为评论区的网友会和这位网友一样非常气愤。
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评论区一群IP地址在江苏的网友,追着这位网友骂,说这样的糖水只要3块钱,这样的价钱如果是在景区连一瓶矿泉水都买不到。
顶着这个IP地址骂这位网友的,是不是都是这位糖水店店主的亲朋好友啊,或者是他请来的水军。
甚至有一部分网友直接扒出了曝光这家的网友,她自己也开了一家糖水铺,并且扒出了她家店在一年前的差评。
他们认为她这样的曝光,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店引流,虽然这样的做法确实有引流的嫌疑,但是这位网友曝光的事情属于事实。
这家店用这样的餐具确实就是在欺骗消费者,哪怕他们换一个餐具都不会出这样的事情。
图片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不过这些网友之所以来这位曝光的网友这样攻击她,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这家店的厨师长的回应。
7月15日,相关视频疯狂传播之下,这家店也出来进行了回应,这个厨师长说,他们的售价只有3块钱。
并且还说3块钱的东西能有多少,这个甜品就是尝一个口感,并不是为了吃饱。
随后有不少网友又扒出了这家店在某个平台的团购,发现这个甜品在链接里标注了克重,因此这些网友就认为这样的事情不属于欺诈。
但是随后这位曝光该店的网友,也发出了自己当时的截图,发现在事发当天这家店的团购上并没有标注克数。
这家店是在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才把真实的分量标了上去,并且换了一个宣传图。
同时可以看到这家店该产品的售价是3.9元,四舍五入应当为4块钱,但是所有人都只能看到前面的数字3。
并不是说这一块钱的差别非常过分,而是像3.9、9.9这样的价格非常容易误导人,让人觉得这样的价格非常便宜,然后刺激消费。
同样运用这样的套路在云南丽江也有发生,并且比苏州这家店的虚假宣传还要严重,苏州这家店的价格至少还说的过去,丽江那家店简直就是明抢了。
有一位在云南丽江旅游的游客发布一段视频,她在丽江古城一家店买了一个冰激凌,本来就被宣传的“9.9”这个大字吸引了。
结果在这位旅客付款的时候,这个“9.9”瞬间摇身一变就成了48元,这前后差别可不是一星半点。
于是这位旅客就问这个店家,这上面写着的不是9.9,为什么要她48元,结果这位店长往旁边一指,48元就在那里贴着呢。
就这样的字谁看的见,谁第一眼看见的不是9.9,并且在整个过程中这位老板也没有提醒,而是在最后这位旅客付过9.9元之后。
这位店家才说这样的价格不对,应该给48元,这样的标签这个店家不指出来,真的看不到,当时这个旅客就傻眼了,最后她跟这个店家理论,但是这个店家根本不带怕的。
于是这位旅客就直接投诉了这个小店,最后给的结果就是会让这家店停业整顿,并且说要赔偿这位旅客500元。
但是这位旅客没有要这笔钱 ,她将视频发出来就是为了给大众提醒,同时也是希望相关部门可以重视这个问题,避免其他消费者上当受骗。
本来就是这家店的问题,结果评论区还是有许多云南当地的人,在指责这位拍视频的旅客。
他们说终于走了,甚至有人恶意揣测,这个虚假宣传的商贩和这个曝光的旅客是老乡,一出问题就开始推卸责任了。
但是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这家店,就没有停业整顿几天,因为这位网友去的时候,这家店依旧是开门的。
这件事之后,当地文旅局的评论区也是直接沦陷了,不少网友表示暑假临时改变了行程。
这样的事情告诉我们。不管怎样都要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这样的问题会非常影响形象。
同时作为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谨防被骗。
对于这样的事情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信息来源:当事人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