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买俄油被特朗普制裁,普京却不吭声,他把中国安排得明明白白

7月,全球能源与地缘政治格局骤然变天。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自俄罗斯进口原油规模同比增长38%,人民币在俄外汇交易中占比已接近100%。美国新一轮二级制裁压力骤至,普京却保持沉默。

中俄贸易再创新高。2024年全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448亿美元,俄罗斯GDP的近十分之一来自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俄乌战争持续,美欧制裁不断加码。

7月中旬,美国与北约共同发出最后通牒:普京若50天内不停战,所有购买俄油的国家都将被制裁。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公开反击美欧的制裁政策,坚决不让步。

普京却选择静默。不为中国开脱,也不替中印等国顶雷。俄罗斯顶层对美欧压力的应对策略,正悄然变化。普京的沉默背后,是一盘更大的棋局。

“沉默的安排”:普京的战略让位

普京对美欧的制裁攻势并未正面硬刚,而是有意“让中国顶在前面”,自己退居幕后专注俄乌战场。俄罗斯对中印巴等国的立场,舆论解读为两层含义:一方面,普京主动不施加压力,尊重这些大国自主选择是否买俄油;另一方面,他对中印的抗压能力充满信心。

俄乌战事胶着,普京在外交上不断“退一步”。克宫消息人士透露,7月19日俄罗斯准备与乌克兰开启新一轮谈判,实际却在同一时间对乌克兰进行新一轮大规模空袭。俄罗斯在战场上“打一手,谈一手”,在国际舆论场则静观其变,让外部盟友各自为战。

普京相信,美国制裁难以真正撼动中国和印度的能源安全底线。俄方主动让中印等国扛压力,本质是把中国推向战略前台,自己则专注维持俄乌局势主动权。

普京的沉默并非“甩锅”,而是有意将中国绑定为俄罗斯的长期“生命线”。2024年俄市场购买力下滑,西方封锁加剧,中国成为俄能源、金融、科技的最大支柱。

“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正加速推进,建成后俄对华供气量有望翻倍,将彻底摆脱对欧洲市场的依赖。俄中合作开发北极LNG项目,中方资金和技术成为俄北极能源开发的关键。俄媒直言:“中国已成北极开发的钥匙。”

人民币在俄罗斯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快速上升。俄油气贸易以人民币结算已成常态,人民币在俄外汇交易中的份额从战前的1%激增至99.6%。双方正加快推进绕开SWIFT的专属支付系统,谋求打造“反美元联盟”。

俄军工、航天等行业在西方制裁下受限,普京主动向中国开放S-550等防空系统核心技术,以换取中国芯片和AI技术的支持。普京曾公开称赞中国AI“成本效率比西方高十倍”,两国的“技术互换”渐成新常态。

“多层棋局”:全球格局与中国角色

俄乌战事推进至关键阶段。俄罗斯虽准备新谈判,实际仍以军事压力为本。普京对特朗普的策略是“哄骗与周旋”,在美方耐心耗尽前,适时释放和平信号,实则不断加码战场筹码。

美欧施压中国“劝俄停战”,普京不再公开替中国辩护,而是私下致电中方,强调“深化协作”,让中国顶住外部压力。俄罗斯的战略目标,是将中国深度绑定进俄罗斯未来的经济与安全体系。

俄方多次公开肯定中国的调停与斡旋。外长拉夫罗夫反复强调,中国提出的12条和平意见“非常有建设性”,俄方“高度赞赏”。普京希望未来乌克兰问题的解决方向,能够贴近中国12条意见,包括安全保障、主权尊重、停火止战等原则。

俄罗斯设想未来谈判桌上,必有中国、美国、欧洲代表与俄乌当事方。乌克兰方面代表人选尚未确定。

美国舆论热议谁将成为“历史罪人”——西摩·赫什爆料,美方正酝酿让泽连斯基下台流亡,由扎卢日内(前乌军总司令)接班,若泽连斯基拒绝甚至不排除动用强制手段。乌克兰政坛多名精英保持观望,等待泽连斯基承担签署停战协议的责任,之后再争权位。

“制裁漩涡”:中俄经济与技术的现实博弈

俄乌战争与制裁风暴下,中俄合作进入新阶段。2024年中俄贸易额攀升至2448亿美元,占俄罗斯GDP近10%。中国成为俄最大贸易伙伴、最重要能源出口市场。

俄市场购买力持续下滑,中国对俄出口量虽增,但利润缩水。部分企业遭遇次级制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却加速。中国获得俄气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约30%,军事技术合作取得突破。

俄军工受限,芯片部分依赖朝鲜,炮弹依赖伊朗,能源命脉加速向中国倾斜。普京主动用军工技术换取中国民用科技,填补俄工业短板。

俄乌战争已令俄罗斯经济缩水30%,军力消耗严重。即便战事胜利,俄罗斯也难与中美平起平坐。美国特朗普政府明确将中国视为唯一对手,急于调解俄乌冲突,减少对俄投入,集中精力遏制中国。

全球格局正从“三角制衡”向“中美对决、俄罗斯选边”过渡。中俄关系表面“背靠背”,实际中国主导地位日益突出,俄罗斯仅在军事领域尚有一定影响力。

俄罗斯精英层对现状并不满意。一部分人不满“为中国打工”,甚至有意与美方缓和,但美国要求其“远离中国”作为前提,令俄举步维艰。双方信任基础薄弱,俄美靠近的可能性极低。

“中国方案”:国际关系与未来走向

中国战略目标清晰:绝不谋求取代美国成为新霸主。中国强调多元化、多极化的国际秩序,主张各国独立自主制定外交政策,反对二元对抗格局。中国坚持,霸权主义不可持续,对内对外都会反噬“霸主国”。

全球格局病态,许多国家被迫“选边站队”,失去本国自主决策权。中国希望推动建立健康、平衡、可持续的国际关系,鼓励每个国家根据自身利益独立制定外交政策。这种多极化诉求日益获得广泛认同。

参考资料:

中国日报网:2025-07-19 16:56:平台活、语言通、法律清:中俄企业实现合作闭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3

标签:财经   中国   明明白白   俄罗斯   美国   乌克兰   能源   压力   北极   格局   人民币   战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