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的万亿算盘:宁可把芯片倒进太平洋,也不让美国企业捡漏?

黄仁勋,1963年2月17日出生于台湾台南,成长在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父亲是化学工程师,母亲是小学教师,家境普通却充满书香气。童年的他痴迷电子产品,常把收音机拆得七零八落,只为弄清其奥秘。

他随家人移居泰国曼谷,适应了异国生活的喧嚣。1973年,越南战争阴云笼罩,父母将他和哥哥送往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投靠叔叔。那年,他9岁,语言不通,生活陌生,却开始了人生的新篇章。

在美国,命运并不温柔。叔叔误将肯塔基州的某学校当作精英学校,实际却是问题少年的改良机构。黄仁勋在那里打扫卫生间,面对同学的冷嘲热讽,但他咬牙坚持,学会了用行动对抗困境。

1974年,家人团聚,定居俄勒冈州波特兰。他在高中展现天赋,以优异成绩毕业。1980年,考入俄勒冈州立大学,主修电气工程,期间结识了未来的妻子Lori Mills。1984年,他获得学士学位,进入AMD担任微处理器设计师,积累了芯片设计的实战经验。

1993年,黄仁勋与两位伙伴在加州圣何塞创立英伟达,目标是开发图形处理器(GPU),为游戏玩家带来沉浸式体验。创业初期,资金短缺,技术瓶颈频现,公司多次濒临破产。黄仁勋甚至将自己的薪水降至1美元,硬撑公司运转。

RIVA 128芯片推出,市场反响平平,但GeForce 256改变了局面。这款芯片首次定义了“GPU”概念,性能碾压对手,英伟达一举站稳游戏市场。2002年,GeForce 4 Ti系列击败ATI的Radeon 9700,英伟达成为图形处理领域的霸主。

黄仁勋的眼光不止于游戏,他推出CUDA平台,将GPU从图形工具升级为通用计算引擎。2010年前后,深度学习兴起,GPU成为AI训练的核心硬件。

2012年,英伟达的GPU助力AlexNet模型在ImageNet竞赛中夺冠,标志着AI时代的到来。黄仁勋果断转型,押注AI计算,投入巨资研发。

AI热潮席卷全球,英伟达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2024年,市值飙升至3万亿美元,黄仁勋个人财富达1380亿美元,位列全球第11富豪。他的标志性黑色皮衣、爽朗笑声和直白风格,让他成为科技圈的传奇人物。

2025年,黄仁勋依然活跃,他频繁飞往全球,维护英伟达的商业版图,强调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在1月的深圳年会上,他身着皮衣,豪气发放数万元红包,激励员工。

在北京,他赞叹中国团队的低离职率,称其为全球最低,仅0.9%。然而,一场围绕H20芯片的风波,将他推向美中科技博弈的漩涡,让他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年4月,英伟达的H20芯片危机成为科技圈的焦点。45亿美元的库存因特朗普政府的出口禁令无法交付中国客户,英伟达面临巨大财务压力。H20芯片是英伟达为规避美国对华高性能芯片限制而设计的“特供版”。

自2022年起,美国商务部禁止向中国出口H100、A100等高端芯片,理由是防止中国利用先进技术发展AI或军事能力。英伟达迅速应对,推出H20,基于Hopper架构,FP16算力148TFLOPS,显存带宽4TB/s,仅为H100的30%。这款芯片定价1.2万至1.5万美元,专为中国市场打造。

2024年,H20在中国市场表现抢眼。订单总额高达120亿至150亿美元,占英伟达中国区营收的93%以上。中国AI初创企业DeepSeek依靠H20训练出R1模型,性能逼近ChatGPT,引发全球关注。

英伟达2025财年中国区营收达到171亿美元,同比增长66%,创历史新高。H20的成功让英伟达在中国找到了一条合规的生存之道,也为黄仁勋赢得了喘息空间。

2025年初,DeepSeek的突破点燃了华盛顿的警觉。美国议员施压特朗普政府,称H20仍可能助力中国AI发展。4月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H20芯片出口中国需特别许可证,且审批“无限期延迟”。

这一决定直接打断英伟达的供货链,160亿美元的订单受阻,55亿美元的库存面临减记风险。英伟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8-K文件显示,第一季度减记费用最终定为45亿美元,通过回收部分材料挽回10亿损失,但收入损失高达25亿美元,第二季度预计损失80亿。

黄仁勋紧急访华,试图稳住中国市场。他在北京会见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强调中国对英伟达的战略意义,表示将继续优化合规产品体系。在上海,他走访英伟达研发中心,承诺深化本地布局。但英伟达内部对许可证获批并不乐观,财报中明确表示“对获取许可证不抱希望”。

H20库存的处理成为黄仁勋的难题,这批芯片堆积在台湾和香港的仓库,由台积电生产,物流合作伙伴焦头烂额。一种方案是将H20降价卖给美国客户,如亚马逊AWS或微软Azure,但这一提议被否决。H20的性能远低于Blackwell芯片,无法满足美国客户的需求。

降价销售还可能扰乱英伟达的定价体系,损害其高端品牌形象,尤其是Blackwell芯片正为GPT-5等尖端AI模型提供支持,市场反响热烈。韦德布什证券分析师马修·布莱森指出,H20是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妥协产品”,美国企业若使用,等于自降技术标准。

另一种方案是改造H20,调整硬件适配其他市场,但成本高昂。田纳西大学供应链教授查德·奥特里表示,H20的设计高度定制,改造费用可能超过芯片本身价值。捐赠或回收的建议也被否决,捐赠可能引发监管问题,回收成本不低于销毁。

黄仁勋最终决定减记库存,宁可承受45亿美元的损失,也不让H20流入美国市场。他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不会让这些芯片扰乱英伟达的战略布局。这一决定被外界解读为“宁可沉入太平洋,也不让美国企业捡漏”。

H20流入美国市场,可能导致客户质疑英伟达的技术溢价,削弱Blackwell芯片的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他担心美国企业利用H20开发类似DeepSeek的AI模型,打破英伟达的技术壁垒。

供应链专家艾伦·阿姆林预测,这批库存最终可能被销毁,埋在偏远的填埋场,与废弃电子产品为伍。

业内人士分析,新芯片的性能可能难以满足中国客户的高端需求,百度、阿里等企业正加速“去英伟达化”,转向华为、寒武纪的国产芯片。

在AI时代,科技企业如何在全球规则中求存?黄仁勋的选择或许并非完美,但足够真实。

参考资料

换上西装的黄仁勋:希望与中国继续合作 澎湃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科技   太平洋   算盘   美国   芯片   企业   英伟   中国   美元   中国市场   市场   全球   库存   客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