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云梦县博物馆内一隅。/袁婧摄
白起拔郢后,云梦成为秦人统一南方的战略要冲,大量秦军在此集结驻扎。距离睡虎地秦简出土地约3公里的郑家湖墓地,正是“秦楚融合”的例证。
图为云梦县博物馆内复刻的“始皇南巡”图。/王嘉旖摄
“伴随秦统一进程,南北人群加速迁徙融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罗运兵举例,郑家湖墓地中有一位女性墓主,骨骼“指纹”显示她出生于西北,在北方度过少年时光,青年后迁徙至南方,“这提示她可能是远嫁至此”。另一位男性墓主同样生于北方,少年时来到江汉平原,成为一名武将。
图为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考古队员们认真对待发掘出的文物。/采访对象供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罗运兵看来,那些人们享用过的美食,在人体的牙齿、骨骼上留下痕迹。考古学家借由“齿序”中传递出的生命密码,重构个体生活轨迹。
频繁的人群流动,带来器物的往来交流。
图为云梦县博物馆内,不同风格的铜鼎并列展陈。/王嘉旖摄
云梦县博物馆,矮足秦式铜鼎、高足楚式铜鼎并列展陈。秦鼎敦实厚重、简洁利落,折射出西北的务实高效;楚鼎修长挺拔、繁复精美,尽显南国的浪漫飘逸。在郑家湖墓地,两类风格迥异的铜鼎也能“共处一室”。比如,一座“将军墓”曾出土了四套代表身份与礼制的青铜鼎,其中两件为楚式、两件为秦式。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