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医养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皆依季候而作,随岁月流转。二十四节气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几千年来指导着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也蕴藏着许多宝贵的中医养生之道。
江阴作为“中医之乡”,中医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更好地弘扬中医文化,持续擦亮中医文化名片,江阴发布联合市中医院共同推出《二十四节气·中医养生》系列,和大家分享实用的节气养生方法。
今天21时29分
江阴将迎来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 暑
大暑,热之极也
大暑
标志着进入了一年中最炎热时节
湿热交蒸的巅峰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门外便是热风拂面、暑热难耐
小黄豆酱 摄
大暑有三候
初候腐草为萤
萤火流光自腐草中闪烁
二候土润溽暑
土壤饱含水分蒸郁而为湿
三候大雨时行
雨水绵延冲刷暑气
大暑养肺,守好华盖
中医认为,肺为“华盖”
位居五脏最高处
暑热易上攻犯肺
湿浊易黏滞阻肺
寒邪易趁虚袭肺
此时养肺需格外用心
大暑至
暑热蒸腾,湿浊弥漫
正是急需护肺养身的时候
速速来查看养生妙招
养护一个好身体吧~
01
暑热灼肺,滋阴润肺为先
暑热属阳邪,易耗伤肺阴,导致干咳无痰、咽喉干痛、鼻燥胸闷等 “燥咳” 表现。
以润制燥:宜多食白色入肺之品,如雪梨炖川贝(润肺化痰)、银耳莲子羹(滋阴润燥),或生食青瓜、番茄等多汁蔬果。
02
湿困肺脾,健脾化湿为要
暑湿黏滞,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上渍于肺,易出现咳嗽痰多、痰黏难咳、胸脘痞闷等症状。
脾肺同调:用山药30克、薏米20克、茯苓15克、白扁豆10克煮粥,健脾祛湿以绝生痰之源;或喝冬瓜荷叶汤,清热利湿兼护胃气。
动则阳升:每日清晨或傍晚散步30分钟,微微汗出可促进湿气排泄。推荐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助脾肺气机升降。
03
寒邪袭肺,温阳固表为基
暑天贪凉(如直吹空调、喝冰饮),易使寒邪从皮毛、口鼻入侵肺脏,引发风寒束肺证,表现为咳嗽声重、痰白清稀、鼻塞流清涕。
防寒护肺:空调温度不低于26℃,肩颈、后背避免直吹;出汗后及时擦干,忌用冷水洗浴。
温通肺气:受寒后可喝生姜红枣茶(生姜3片+红枣5颗,煮10分钟),或用紫苏叶10克煎水服,驱散肺中寒邪。
04
推荐膳食
05
特色中医治疗
大暑时节,暑热、湿浊、寒邪易损伤肺部,养肺需遵循 “热者清之、湿者化之、寒者温之”的中医原则。日常可通过按揉太渊穴、合谷穴,每穴3-5分钟,激发肺脏活力。此时湿热升腾,老年人正气弱,皮肤毛孔开泄,吹空调易使慢性疼痛、骨关节病、头痛眩晕、咳喘等疾病加重,出现咳嗽、气喘、头晕乏力等症状。中医院老年科采用热奄包熨帖外治法,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辨证调配药物外敷,能有效扶正固本、祛邪通络,为肺部健康保驾护航。
夏暑心烦难事多
勿忘爱己心身康
这个时节里
愿你多一份从容自在,清新凉爽
也希望这些养身之道
陪你安度岁岁年年
来源:中医院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