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话,看到陈梦发那段话时,我是叹了口气的。
不是她说得不对,而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竟然还需要她来说这么一句“女运动员也可以爱美”。
你想啊,一个人要多优秀,才能站在巴黎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拿下金牌,还卫冕成功。陈梦做到的这些,已经是无数运动员一辈子都够不到的高度了。可她一化妆、一美甲、一参加综艺节目,全网的风向就变了——“她是不是不想练了?”“是不是退役了?”“怎么开始搞流量了?”
说白了,还是那句老话:你得活得苦兮兮,大家才放心你是在‘认真比赛’。
这逻辑有多荒唐?
你仔细想,这几年中国运动员因为“打扮”或“美”被质疑的,有多少了?
跳水的全红婵,穿条裙子都能被说“浪了”;谷爱凌涂个粉底、接个代言,就有人盯着她是不是“忘了初心”;现在轮到陈梦,穿个运动裙上节目,立刻一堆人开喷,“你怎么不专心比赛了?”
这帮人,嘴上说的是“担心状态”,其实眼里压根没把你当人。
你不是姑娘,不是普通人,是国家的奖牌机器,是体育强国的“输出成果”。你得一身汗、一脸土,最好没化妆、头发油腻,大家才觉得“这才像运动员”。
哪怕你已经拿了金牌,他们也能给你一口锅扣头上:“别飘,别跑偏。”
但陈梦不惯着这套。
她发话了:“女运动员也是女生,追求美,是基本权利。在不影响专注力和竞技状态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风格。”
说得多好,一句平平常常的陈述,却有种掷地有声的分量。因为她站出来,是用世界冠军的身份在告诉你——你管不着我美不美,我也根本不需要你认可我能不能美。
但说到底,陈梦没必要“辩解”,她是靠成绩说话的人。
去年巴黎奥运会,跟孙颖莎的那场决赛,打得几乎窒息,她扛住了所有质疑,打满七局,最后一板封神——这一战,她不仅赢了对手,也赢回了状态、赢了风评,更关键的是,她让所有人闭嘴了。
闭嘴多久呢?也就半年。
现在一上节目,马上又有人嘀咕:“你这状态是不是不行了?”“是不是打算退役了?”
你说累不累。
更搞笑的是,还有人开始替她编故事,说她“已经领证结婚”。
人家陈梦直接否认:“太离谱了。如果我真找到了那个合适的人,我会自己官宣,告诉大家。”
她说得不急不躁,也不遮不掩,特别体面、特别稳。这就是她一贯的风格——不吵,不躲,也不装。
但你仔细想,这回答的背后,其实藏着一句未说出口的反问:
“我的感情生活,你到底图什么?”
再看看她录《是女儿是妈妈》的状态。
这节目本来是很松弛的,聊的是母女情感,生活碎片,不讲技术,不谈名利。她在节目里说:“我以前觉得我妈就适合当运动员的妈妈,但参加完节目,我看到她开始打扮了,也更爱笑了。”
你听懂了吗?
她开始从“冠军的女儿”这个位置,转身去看“妈妈作为一个女人”的样子。
而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她意识到自己也有权利像一个普通女孩一样生活、打扮、表达。
不是女王,也不是战士,更不是永远板着脸、端着状态的标本。
但就因为她美了一点,笑了一点,多说了点心里话,网上又开始闹腾了。
这时候,她说的那句“美和金牌不冲突”,才格外显眼。
这话其实不是她在“表态”,而是在“宣言”。
她知道自己是标杆,所以更要把话说清楚。今天她不站出来说,明天又有新人被拿着放大镜检视:“你是不是也不想打球了?”
就像全红婵那个裙子事件、谷爱凌那个“自由穿衣”风波一样,中国运动员太容易被道德绑架成“只能成功,不能个性”。
陈梦砸下这句话,是在撬这个死结。
别忘了,她接下来的目标是全运会。
她已经明确说了,自己还在备战,还会继续站上赛场。
她没退役,也没“躺平”。她不是不拼了,而是觉得,拼和人味儿,不冲突。
你既可以是冠军,也可以是女儿,是女孩,是朋友,是自己。
她是要告诉那些“看不惯”的人一句话:
“我已经为国争光了,现在轮到为我自己活一会儿,你不高兴,那是你的问题。”
所以啊,陈梦这波开麦,不是情绪发泄,是在立规则。
不为炒热度,不为蹭话题,纯粹就是有话要说。
她今天说出“爱化妆怎么了”,也是在给后来者挡子弹。
以后再有哪个女运动员敢穿个耳环上场,敢上节目笑一笑,不至于被人拉出来批斗式质问“是不是不想赢了?”
你得承认,这事她说出来,才算数。
最后说句狠的。
在这个社会,一个女性要想被允许“有点自我”,必须先把自己练成不可替代的人。
陈梦做到了。
所以她敢说,敢美,敢回应所有声音——然后回头继续上场,继续拿分,继续赢球。
这就是顶级的自信。
不是别人给的,是她自己一拍一板打出来的。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