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光刻机“变成废铁”,日本对华下狠手,外媒:比美国还绝

2018 年中美贸易战一开打,美国就盯上了中国的高科技,接二连三出台半导体限制政策,就怕咱们技术赶上来。

到了 2023 年,它还拉上荷兰、日本一起,三国高层专门定了个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的管制协议。

这其中,日本的动作最狠,直接卡我们脖子,彻底让中国光刻机 “变成废铁”。

连外国媒体都看不下去,说日本这手比美国还毒、还绝,完全不给留余地。

曾被霸凌的日本

其实日本半导体当年能火起来,根本离不开美国的 “帮忙”。

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为了拉着日本一起对付苏联,不光把半导体技术专利敞开给日本用,还把一大堆芯片代工的活儿都交给日本企业。

日本企业借着这股劲儿,像索尼、东芝、NEC 这些,一下子就起来了。

到 80 年代中期,日本半导体在全球的市场份额直接飙到 50% 以上,就连存储芯片这块儿,都把美国企业逼得快没活路了。

那时候日本野心也大,想自己定全球半导体的规矩,但这可把美国彻底惹毛了。

没多久,美国的打压就来了。

1985 年,美国找了个 “不公平竞争” 的由头,对日本半导体搞了个 “301 调查”,接着直接加了 100% 的反倾销税。

这一下,日本芯片的价格优势全没了。

更狠的是技术上卡脖子,美国还拉着欧洲搞了个 “半导体制造技术联盟”,明说不给日本先进技术。

同时逼着日本签了《美日半导体协定》,限制日本芯片能卖多少。

就这么几年,日本半导体企业订单丢了、技术也停了。

以前的大公司一个个都开始赔钱,全球市场份额掉得只剩不到 10%,从此就再也没缓过来。

按说自己尝过被技术卡脖子的苦,日本该懂这种难受。

可现在倒好,它反倒跟着美国来遏制中国,下手比美国还狠。

日本敢这么横,说到底,还是靠它在半导体产业链里的两大优势撑着。

先说光刻机领域,全球高端光刻机市场早被 6 家企业攥在手里。

分别是荷兰 ASML、日本的尼康和佳能,再加上美国的应用材料、泛林半导体、科磊。

这几家几乎垄断了从整机到核心零件的所有技术,外人根本插不进脚。

咱们的上海微电子算国内头牌,虽说在 28nm 技术上有突破。

但真要比精度、稳定性和量产能力,跟这 6 家巨头还差着辈儿。

现在国内高端芯片生产用的光刻机,90% 以上都得从国外买,要是这几家断了货,不少芯片工厂立马就得 “停工待料”。

比光刻机更要命的是光刻胶。

这东西就像半导体制造的 “血液”,芯片电路全靠它 “印” 出来。

技术最顶尖的半导体光刻胶,直接决定芯片能做到多精密,堪称电子化学品里的 “宝贝疙瘩”。

全球 90% 的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被海外厂商霸占,其中日本企业就占了 70% 以上,像 JSR、TOK 这些巨头几乎说了算。

再看咱们,2024 年光刻胶国产化率才 25%,最难做的半导体光刻胶自给率更是只有 8%,基本得靠从日本进口。

这种垄断地位,让日本一搞限制,咱们立马就受冲击。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对中国来说,最直接的麻烦就是芯片产能掉了链子。

2024 年中国大陆每月能造 885 万片晶圆,可光刻胶一旦断供,这些生产线全得变成 “空转的摆设”。

国内芯片企业急着囤货,直接把光刻胶价格抬涨了 30%。

即便这样,日本企业还在不停缩减供货量,连信越化学都开始限制 KrF 光刻胶供应。

更要命的是技术没法往前赶,2nm、3nm 这些先进芯片离不开 EUV 光刻胶。

而这东西 96.7% 都被日本企业把持着,他们一限制出口,咱们的先进制程研发直接被 “卡了脖子”。

但日本这狠招,说到底是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反噬已经露头了。

中国可是全球最大的光刻胶市场,2024 年规模突破 114 亿元,占了全球三分之一还多,每年还以 7% 以上的速度涨。

日本企业断供虽让咱们疼了一阵,却逼着国产替代加速跑。

2023 年起,国内不少企业拿到客户认证,产能蹭蹭涨,原本要 5-8 年的替代周期,现在 3-5 年就能实现。

这对日本企业可不是好事。2024 年下半年,JSR 对华营收跌了 22%,TOK 更是十年首亏。

要知道他们 53% 的光刻胶出口都靠中国市场,日本行业协会算过,要是中国彻底实现国产化,他们得丢 40% 以上的全球份额。

本就没缓过来的日本半导体产业,这下更是挨了记重锤。

反观中国,面对这困局,破局的路虽难走,但方向早定了。

对中国来说是机会

这几年国家出台了一堆政策,像《“十四五” 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都明着说要加快光刻胶这类关键技术的突破。

不玩虚的,税收上就给实惠,集成电路材料企业能享 “两免三减半” 的所得税政策,研发成本一下就降了不少。

更关键的是钱给到位,政府牵头搞产业基金,专门盯着光刻胶、光刻机核心零件这些硬骨头砸钱,光 2024 年就投了 200 多亿。

这种 “新型举国体制” 就是好,集中力量办大事,比企业单打独斗强多了。

不过要真正破局,人才才是长远的底气。

光刻胶、光刻机这俩活儿太复杂,得懂化学、材料、机械、电子的人凑一块儿才能搞明白。

可现在咱们最缺的就是这种全能的高端人才,尤其是能带头攻坚的技术大佬。

好在办法也跟上了:高校这边,不少学校开了半导体材料、微电子装备专业,还跟企业建了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校就能碰上个实际生产的难题。

海外那边,用科研经费、住房补贴这些实在的好处,把顶尖人才请过来创业。

企业自己也没闲着,搞股权激励,让核心技术人员能分到产业发展的红利,这样才能留住真本事的人。

结语

其实回头看日本半导体的起起落落,道理很简单:技术垄断长不了,靠打压别人找存在感,最后准得坑了自己。

外媒说日本比美国还绝,短期看确实给咱们添了麻烦,但往远了说,这股狠劲反倒断了咱们对外国技术的念想,逼着咱们自己闯出条自主创新的路。

等哪天咱们的光刻胶、光刻机全实现国产化了,再回头看今天这坎儿,说不定还得谢谢日本这波 “狠手”。

毕竟真本事从来不是别人给的,都是在绝境里硬生生逼出来的。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6

标签:科技   光刻   废铁   日本   美国   中国   半导体   企业   芯片   技术   全球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