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开始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中国也有所行动,释放什么信号?

自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石油出口就面临西方围堵,欧洲市场大幅萎缩,本来占俄罗斯石油出口六成的欧洲买家基本撤了,这让俄罗斯经济吃紧。结果,印度和中国成了俄罗斯石油的主要接盘手,靠着折扣价买进大量原油,既帮俄罗斯稳住了外汇收入,也让自己省了不少油钱。

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到2025年8月底,印度买了俄罗斯石油出口的38%,中国占47%,这俩国家加起来几乎包揽了俄罗斯石油的绝大部分海外销量。到2024年,印度全年进口俄油高达8900万吨,每天平均150万到200万桶,创下历史高点。中国那年进口1.08亿吨,占自己石油进口总量的近20%。这种局面维持了好几年,但这几个月,特别是2025年下半年,情况开始变味了。印度逐步减少甚至停止部分俄油进口,中国也调整了采购策略,这里面藏着不少地缘政治和经济信号。

先说印度为什么突然刹车。美国的关税大棒打下来了。2025年8月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印度征收额外25%的关税,针对纺织、制药等价值200亿美元的商品,理由就是印度“规避制裁”继续买俄油。这不是第一次施压,早从2025年7月底,印度国有炼油厂如印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和印度斯坦石油就暂停购买俄油,当时折扣价缩水,加上特朗普警告买俄油的国家可能面临更重关税,导致这些炼油厂在过去一周内没下单。

国有炼油厂控制印度炼油产能的60%以上,每天处理能力超过520万桶,这部分停了,对俄油需求打击不小。私有炼油厂如信实工业和Nayara能源还继续买,但整体进口量下滑明显。8月,印度俄油进口量维持在150万桶/天左右,但9月预计会涨回去点,因为经纪公司CLSA预测印度完全停买可能性小,除非全球禁令。但事实是,印度已经在权衡能源红利和贸易损失。

更深层原因在于美国想通过印度切断俄罗斯的石油收入。特朗普政府明确表示,印度买俄油就是在资助莫斯科的军费,这话从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嘴里说出来,挺直白的。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供应印度约175-180万桶/天,占印度原油进口的35-40%。印度本来靠廉价俄油省钱,还炼成成品油高价卖给欧洲,赚外汇。但现在欧盟把印度贾姆纳加尔炼油厂拉黑,禁止进口基于俄油的成品油,美国还制裁183艘俄罗斯影子油轮,抬高海运成本。印度90%的石油靠进口,停买俄油会推高国内油价,影响经济发展上升期。

印度代表团在9月25日告诉美国,要想让印度彻底停买,就得解除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石油禁运,否则全球油价会飙升。商务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在纽约访美时说,印度会增加从美国买油气,但前提是能源安全。S&P全球警告,如果俄油完全退出市场,油价动态会彻底颠倒,短期内可能冲到100美元/桶。这反映出印度在能源战略上夹在美俄之间,面临巨大挑战,不得不转向沙特、伊拉克等中东来源补充缺口。

中国这边行动没印度那么剧烈,但也在调整。2025年上半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收缩了9.6%,7月进口871万吨,比去年同期涨16.8%,但前七个月总计3266万吨,只比2024年同期多2.8%。俄罗斯仍是中国的顶级供应商,占原油进口近五分之一。中国没像印度那样大砍海运订单,而是注重经济理性和长期稳定。

从2月起,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三大企业把海运订单压到15%,转而提升管道运输占比,还开辟北极航道,建立海陆联运体系,增强韧性。这是在面对美国关税威胁时的应对,特朗普7月29日通过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警告中国,继续买俄油可能招致100%关税。中国直接拒绝这种经济胁迫,继续维持与俄罗斯的能源对话。8月5日,中国外交部回应美国要求停止买俄油和伊朗油时,说北京买不起走开的代价,强调能源主权。

中国进口俄油模式更侧重多元化,不想依赖单一渠道。2024年创纪录进口108.5亿吨后,2025年转向中亚、中东、委内瑞拉等合作,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能源共同体建设,推动全球能源贸易重构。7月,中国从俄罗斯买的石油占总进口的19.6%,但整体原油进口比2023年降1.9%,因为经济增长放缓,燃料需求峰值已现。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中国石油需求只增31万桶/天,库存充足,能缓冲调整。中国还增加从加拿大买油,9月从加拿大进口超30万桶/天,创纪录高点。

这些变化释放出啥信号?首先,对俄罗斯来说是坏消息。印度收紧进口后,俄罗斯8月海运石油产品减少6.6%,炼油产能闲置413万吨,短期经济阵痛加剧,军费压力增大。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锐减,本来靠中印维持外汇,现在印度转向,中国虽继续买但量没补上印度缺口。俄罗斯得探索新市场,转向战略转型,比如加强与蒙古的三方合作,开发液化天然气需求。但长期看,这可能催化俄罗斯经济多元化,不再那么依赖石油出口。

其次,对全球能源格局是警钟。美国通过关税工具,试图重塑供应链,削弱俄罗斯影响力。特朗普的二次关税不只针对印度,还可能扩展到中国和其他国家,目的是逼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截止2025年8月,特朗普把对买俄油国家的二次制裁截止期从50天砍到10-12天,如果没和平协议,就加码。印度和中国推回,指责西方双标——欧盟还进口俄罗斯能源,2022年后欧盟买俄气1056亿美元,相当于俄罗斯2024年军费的75%。这暴露美西方制裁的局限性,印度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优先能源安全和经济主权,不愿被胁迫。

再者,对中美印俄关系有深层影响。印度被夹在中间,本来想平衡美俄,但关税逼它更靠美国,增加从美买油气,同时要求放开伊朗委油,显示印度不甘被动。中国拒绝压力,深化与俄合作,体现对美强硬,但也加速能源多元化,避免单一风险。这俩国家行动,信号是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博弈中更有话语权,不会盲从西方议程。印度和中国加起来占全球石油需求大头,如果完全停买俄油,供应减少100万桶/天,油价飙升会伤及全球经济,包括美国消费者。

总的看,这信号是地缘政治在能源领域的放大镜。美国想用经济武器孤立俄罗斯,但中印调整显示,全球供应链纠缠太深,一刀切难行。俄罗斯经济承压,但中俄伙伴关系稳固,中国推动多元供应,联合国场合发言强调能源共同体。印度探索独立路径,推动美解除伊朗委禁运。未来,油价可能短期冲高,但市场适应力强,俄罗斯会找新买家。全世界能源格局在重塑,大家得适应新常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财经   俄罗斯   印度   中国   信号   石油   美国   能源   关税   炼油厂   经济   伊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