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这东西,看似复杂,其实也简单。活得累的人,往往不是不够聪明,而是对人性的认知太浅。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曾指出,普通人每天80%的念头都属于精神内耗,其中90%的痛苦,源自用“应该”对抗“本来”。你若看透人性,便能放下执念,活得轻松自在。
人性本私,利益面前,真心也会打折。张艺谋与张伟平合作16年,最终却因利益对簿公堂。这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你若弱,坏人便多。战国时期的苏秦,游说失败时家人冷眼相待,成功后却奉若神明。人啊,总是慕强而欺弱,这是骨子里的本能。
熟人之间,盼你好,却不盼你太好。心理学上的社会比较理论早已揭示,人们总在暗中较劲。你比他强一点,他嫉妒;你比他强太多,他仰慕。承诺不过是当时的真心,不是永恒的保证。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写道:“承诺不过是一时的冲动,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人啊,善变如风,今天的海誓山盟,明天可能就烟消云散。
批评永远没有赞美受欢迎。谁不喜欢听好话?提意见时,不妨用“三明治法则”——先夸,再批,最后再夸。这样对方更容易接受。人性偏好懒惰,99%的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学习苦在当下,生活苦在未来,可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眼前的安逸。
权威效应无处不在。同样的话,专家说出来就更有分量。人们迷信权威,却忘了权威也会犯错。故事比数据更有力量。数据让人思考,故事让人行动。研究表明,故事的记忆度是纯理论的6倍。人啊,天生爱听故事,不爱看枯燥的数字。
失去的痛苦远大于得到的快乐。得到100元的喜悦,抵不过失去100元的痛苦。人性恐惧损失,所以做决定时总是患得患失。找不到意义的事,坚持不下去。维克多·弗兰克尔在集中营中发现,那些活下来的人,往往是有明确目标的人。人啊,需要意义支撑,否则就像无根的浮萍。
活得通透的人,不是对抗人性,而是理解人性后与之共舞。查理·芒格说:“成熟不是对抗人性,而是理解人性后依然能与之共舞。”看透人性,不是变得冷漠,而是学会包容。接受人性的不完美,才能减少内耗,活得轻松。
人性这面镜子,照见别人,也照见自己。你若看透,便不再纠结;你若接纳,便不再痛苦。人生苦短,何必与自己过不去?看透人性,放过自己,才是真正的智慧。
--------------------------------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和借鉴
更新时间:2025-09-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