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亿公募基金大调仓!散户“偏爱”的两类股票将被无情抛弃

5月12日关税缓和后,为什么A股没有预期中的普涨、大涨?甚至略显萎靡呢?


萎靡的同时,为什么大金融突然集体爆发呢?


这两个不寻常的现象,有着一个共同的归因——5月7日公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站在散户视角,这次的公募基金新规并不高调,很多人甚至还不知道有这事。但在业内,这是立即引起“巨震”的级别。


换句话说,散户这次面临的劣势不是“信息不对称”,而是“认知不对称”。


作为成长风格、自主可控的典型代表,半导体板块进入连跌模式的转折点就在5月7日,而不是关税缓和的5月12日。


银行板块牵头大金融集体爆发、大盘指数顽强向上的转折点,也是发生在5月7日。


而这,只是序幕。


随着新规的逐渐落地,未来股市的内部结构将迎来一种长期的变化。


在变化的过程中,至少有两类股票将躺赢大盘,也有两类股票将被无情抛弃


新规之下,基金经理的利益博弈


新规为公募基金行业带来的冲击性改变,主要有两项:


第一项是向浮动管理费的模式转变,业绩不好的基金经理不能再躺着赚基民的管理费。


但这一项的推进不会太快,约束力也不算太强(暂时只要求未来一年内,头部机构的增量基金最少有60%去执行)。


第二项是大幅强化业绩基准(例如以沪深300为基准)的约束作用,从绑定绩效薪酬、强制跟投等维度,大幅提高了基金经理与基民利益的绑定程度。


这一项对增量基金和存量基金都生效,而且推进速度会比第一项快得多。所以这一项才是引发业内“巨震”的核心原因,也将是股市结构长期变化的主要推力。


对于基金经理而言,面对业绩基准的强约束,必然会产生对应的利益博弈


在此之前,我们先看3组公募基金的数据:


1、据近三年的数据,跑输自身业绩基准的主动权益基金占比超过75%。对应地,跑赢基准的占比不到25%。(这几乎就是二八定律的比例,反映基金经理的水平并没有比散户强多少)


2、(截至今年Q1的数据)对比业绩基准,A股方面的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超配了2079亿元,港股方面的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超配了2267亿元。也就是说,超配的资金总共达到4000亿元以上


3、具体到行业板块(截至今年Q1):超配方面,市值前三的行业是电子(占比39%)、电力设备(占比15%)、机械设备(占比13%);而低配方面,市值前三的行业则是非银金融(占比33%)、银行(占比30%)、公用事业(占比12%)。


了解这3组数据后,利益博弈的结果就不难推演了:


公募基金经理的群体里,实力强悍的经理虽然不至于是凤毛麟角,但也是少数中的少数。(事实上,行业不是缺乏人才,而是公募的生态圈有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风气;不然,也不会有新规和改革。)


对于大多数能力中庸的经理而言,尽量让自己的基金向业绩基准(例如沪深300)靠拢,就是使自己薪酬和利益最大化的最优解


向业绩基准靠拢,说白了,就是大调仓,卖出超配的股票、买入低配的股票


两类股票躺赢大盘,两类股票将被无情抛弃


在外资还不敢大举流入A股的背景下,内资机构对A股的主导力是很强的。


超配的股票流向低配的股票,4000亿级别的公募基金大调仓,对A股的影响将是显著的。


截至2024年底,高达50%的主动权益基金以沪深300作为业绩基准。其次是中证800(由沪深300及中证500构成的指数),有19%左右的主动权益基金以它作为基准。


结合前面提到的前三大超配行业和低配行业板块,不难看出,大调仓的资金将集中流向大金融、流向大盘型的指数成分股,这两类股票将躺赢大盘


对应地,主题型的中小票、以电子行业为首的超配科技股,这两类散户“偏爱”的股票将在大调仓中被无情抛弃。直到下一个deepseek时刻的出现,或者出现大超预期的政策扶持。


5月12日,市场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关税缓和,但股市不仅没有出现情理中的普涨、大涨,还迎来了意料之外的大金融爆发。


其底层逻辑,就是公募基金大调仓的资金流向,决定了市场情绪难以点燃。


缓慢而长期的上行


一方面,公募基金的调仓是需要时间的。特别是大规模的调仓,时间跨度只会更长。


另一方面,这次新规只是大方向、大框架的层面,很多具体细节还没明确。所以业内虽然“巨震”,但调仓的动作并没有太急,一边调一边等待具体细节的出炉。


所以说,从超配流向低配的大调仓将是长期的,不会在短期内一两次就显山露水,而是在未来一次又一次的“指数护盘”、“避险情绪升温”、“金融行业利好”的表象中,每次跑赢大盘一小截。待一年后的复盘,很多人才会蓦然惊觉,某些板块已经波澜壮阔。


早在去年11月19日,我就以破净股的角度描绘银行板块的“美好未来”。


发文后,银行板块随即跌了一周,当时妥妥的成了小丑。而真正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后,现在回头再看,才会体会到什么叫“波澜壮阔”。


上周大金融爆发后,其实不少网上分析都看好大金融,但又普遍不建议追高,建议回调后再进。——只要这种氛围不变,散户基本上就永远不会进场(对大金融的刻板印象+回调后板块没有热度,不会有博主在那时候建议买入)。


这也意味着,大调仓的资金流能一直慢悠悠、悄咪咪地持续下去。


复盘可见,这次的所谓“大金融爆发”,有持续性的仍然只有银行板块。而非银板块只是支棱了一下,一副后力不继的样子。放在缓慢而长期的上行过程中,这种表现再正常不过,特别是在前期。


要抓住未来这个缓慢而长期的上行机会,对于有一定选股能力、且耐得住寂寞和贪婪的投资者来说,前面提到的两类躺赢大盘的股票将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更省心的选择:直接配置沪深300和中证800ETF(直接受益于大调仓),或配置头部机构的浮动费率型的新基金(风险低于存量基金+贴近大盘指数+交易成本更低)。


【风险提示及声明】本文结论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证券或金融产品的直接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请结合自身分析与风险承受能力作出决策。


今天就分享到这吧。对文章内容有疑问或者指正的,继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0

标签:财经   大调   散户   无情   基金   股票   基准   板块   金融   业绩   行业   经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