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报到被劝退,现在终于能上学了,这事儿真让人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前几天新闻一出,网上吵翻了天,大家都在说学校是不是太不近人情。现在孩子通过评估,顺利入学,结局总算不错。可这事儿真就这么结束了吗?恐怕没那么简单。之门外
说到这个,学校当初劝退,表面看是怕影响教学秩序,实际上可能是怕担责任。很多学校面对特殊孩子,第一反应不是怎么教,而是能不能教,这背后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无奈。就像你家里突然多了一个需要特别照顾的亲戚,不是不想管,而是不知道怎么管,怕管不好反而添乱。2021年《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报告》显示,超过60%的普通学校老师没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让他们带自闭症孩子,就像让厨师去修车,不是不想帮忙,是真不会。
对了,这次能顺利入学,舆论压力功不可没。媒体一报道,网友一转发,学校立马就“想通”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有些问题不是不能解决,而是看有没有人盯着。就像小区物业,你不天天催,电梯坏了能拖半个月。2019年深圳有个类似案例,也是家长发帖后三天内解决,效率高得让人哭笑不得。这种“舆论依赖症”其实挺危险的,毕竟不是每个家长都有能力把事情闹大。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评估结果说孩子“具备随班就读能力”,这话听着挺专业,但细想有点玄乎。**“具备能力”的标准是什么?是孩子自己努力,还是学校降低了要求?** 就像考试划及格线,60分是合格,可有的题老师故意出简单点,大家都能过。教育部2020年数据说,全国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孩子不到30%,不是孩子不够好,是很多学校根本没准备好接收他们。
现在孩子是上学了,可后续呢?会不会因为一点小摩擦又被请回家?真正的融合教育不是把孩子塞进教室就完事,而是要改变整个学校的生态。就像把一棵热带植物种在温带,光搬进来不行,还得调温度、改湿度。去年广州一所学校专门为特殊孩子配了“影子老师”,效果特别好,可这样的学校全国能有多少?
这事儿让人高兴,也让人捏把汗。高兴的是孩子终于有学上,捏把汗的是不知道这样的“好事”能复制多少次。与其每次靠舆论推动,不如早点把特殊教育的“后备保险”建起来。你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