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喜欢在睡前玩手机的人,不用多久,就可能会落下4个毛病

林阿姨最近总觉得白天头昏脑胀,夜里却怎么都睡不着。家里人劝她早点睡,她苦笑,“可我就想再刷会儿手机,感觉那点放松比啥都好!”

不知不觉,夜深了,她还是“舍不得”手机屏幕,睡前一滑就是一小时。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习惯?

别以为玩一会没什么。越来越多数据显示,睡前频繁玩手机,真的可能给身体带来隐患。尤其是第3个影响,大多数人都以为只跟年轻人相关,但其实中老年群体更容易“中招”。

有医学专家提醒:长期习惯睡前刷手机,落下这4种“毛病”,有些还能加速衰老!到底怎么回事?且听下文分解。

睡前玩手机真的没那么“无害”?医学专家这样说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睡前刷一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刷刷短视频成了不少人的常态。但长时间屏幕刺激,真的安全吗?

哈佛医学院2021年发布的一份研究分析显示,经常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的人,入睡时间平均延后48分钟,且深度睡眠时长减少25%。北

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也曾警示:手机蓝光能抑制褪黑素分泌,扰乱人体生物钟

不仅如此,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调查发现,有超过68%的中老年人因为睡前用手机导致入睡困难、记忆力下降、血压波动、甚至焦虑抑郁

尤其是那些有慢性病或心脑血管隐患的人,睡前持续刺激更易诱发健康风险。

坚持睡前玩手机,3个月后,这4种身体变化不容忽视

入睡难、睡眠浅

长期睡前用手机,蓝光会减少体内褪黑素分泌,导致入睡时间变晚。睡眠结构紊乱后,浅睡占比增大,容易半夜醒来。据权威调查,有50%以上参与实验者自述“整夜失眠或易醒”,第二天无法精神焕发。

记忆力减退、反应变慢

现代医学证实,高质量睡眠是大脑巩固记忆内容和信息工作的关键期。如果频繁“熬夜刷屏”,会干扰神经递质分泌,影响大脑代谢。专家指出,持续一个月后,注意力、记忆力均有明显下滑,甚至加快认知衰退。

血压波动、心血管压力增大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研究显示,睡前用手机超过30分钟,次日清晨高血压比例上升12.3%,且心率变异性降低。这对本身有心血管基础的人群如雪上加霜。医生提醒:夜间神经高兴奋,反而让交感神经过度激活,长期下去对血压伤害明显。

视疲劳、视力下降

很多人只注意到了失眠问题,而忽视了对眼睛的伤害。长期盯看手机,屏幕蓝光和高强度对比度,会造成眼底微循环紊乱。

中华医学会《视疲劳防治指南》指出:中老年人如果长时间夜间用手机,干眼症、视网膜反应异常风险增加15-18%

手机惯用不改,健康难护?这几招最有效!

限定时间,逐步缩短用机时长

建议在睡前提前1小时放下手机,可以先设定每日定时提醒,养成“睡前阅读纸质书、做轻松拉伸”的替代习惯。时间一长,入睡速度明显提升。

开启夜间护眼模式并调低亮度

实在有信息要处理?可打开夜间模式,将屏幕亮度调整至最低,并避免在黑暗环境直视屏幕。蓝光危害虽无法消除,但可大幅下降约40%。

采用规律作息,打造专属睡眠仪式

每天尽量在规律的时间上床、起床,晚上泡热水脚、听舒缓音乐,减少兴奋性内容输入,这些简单做法能显著缓解睡前焦虑,有助于快速进入深度睡眠。

关注眼部养护,定期做“放松操”

睡觉前可做简单的眼保健操或远眺休息,早晚清水洗眼,保持眼部湿润。试试时常眨眼、闭目养神,这对缓解视疲劳、延缓视力退化非常有用。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中华医学会视疲劳防治指南(2021)》

《慢性病与健康管理》2022年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7

标签:养生   可能会   毛病   多久   喜欢   手机   睡眠   夜间   时间   疲劳   记忆力   屏幕   血压   慢性病   中老年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