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周末几个大事件,利好利空都有,如无意外,下周行情这样走

又到了我们每周一次的行情展望时间,这个周末可真是热闹非凡,各种重磅消息接踵而至,让人应接不暇。眼看着明天A股就要开盘了,节前最后两个交易日,相信大家都在摩拳擦掌,准备抓住这最后的机会。那么问题来了:明天行情会普涨吗?别着急,让我慢慢给大家分析分析。


01 先说说周末的几个重磅利好消息吧,每一个都值得咱们好好琢磨


第一件大事:就是央行最新货币政策定调了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差点热泪盈眶。央行明确表示要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虽然第三季度例会和前两季度相比变化不大,但这份坚持反而更让人感动。要知道,前两次例会的时候,A股各大指数还在低位徘徊,现在可都创出新高了。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依然保持宽松不变,这不是明摆着要给市场吃定心丸吗?这种"不离不弃"的态度,简直就是给股市最好的情人节礼物。

第二件喜事:8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出炉了

20.4%的增长幅度,这可不是小数目啊!远超市场预期。我知道很多朋友要问了:这数据怎么突然就起飞了?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去年基数实在太低,就像减肥的人突然瘦了20斤,前提是他原来有200斤;另一方面,今年反内卷政策确实给工业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个数据最大的意义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复苏的希望。以前股市上涨全靠流动性撑着,现在终于能看到基本面改善的曙光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除了科技板块这个"当红炸子鸡"外,制造业板块很可能要迎来春天了。

第三件大事:有色金属行业的反内卷方案新鲜出炉

这已经是第十个发布反内卷方案的行业了,之前石化、建材、轻工业、汽车等行业都已经陆续发布。看得出来,反内卷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次的有色金属方案特别有意思,不仅控制产能,还鼓励创新提升质量。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周期行业可能要翻身了!特别是那些高端制造、电子、电力设备等相关领域,很可能会迎来一波估值修复行情。说实话,看到这些传统行业也要"改头换面",我都有点小激动呢。

第四件大事:摩尔线程这个"网红"

它的首发申请成功过会,在业内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说这是利好,有人说是利空,搞得跟辩论赛似的。要我说啊,这事儿得辩证地看。短期来看,靴子落地后可能会有一些概念股利好兑现,确实存在调整压力。但长远来看,这反映出国家对国产GPU产业的大力扶持,未来估值重估的空间很大。就像种树一样,现在可能看不到参天大树,但已经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问了:这么多利好,节前最后两天会普涨吗?我的看法是:别太贪心。虽然消息面确实偏暖,但考虑到节前效应,资金可能会比较谨慎。普涨的可能性不大,更可能是结构性行情。重点可以关注三个方向:一是受益于货币政策宽松的金融板块;二是基本面改善的制造业;三是反内卷政策加持的周期行业。至于科技板块,短期可能会有分化,但中长期依然值得期待。


02 周末关注较高的两个利空消息


这个周末,资本市场里有两则消息让不少投资者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说实话,作为在股市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股民,看到这样的消息也不免要皱起眉头,心里直犯嘀咕。

第一件事:沪深交易所突然恢复了IPO的常态化审核

这事儿来得有点突然,就像三伏天里突然下了一场冰雹,让人措手不及。要知道,股市好不容易才从去年的低谷中缓过劲儿来,投资者们刚刚重拾一点信心,这当头一棒打得可真不是时候。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年后第一个上会的居然是马可波罗。听到这个名字,我差点以为是要上市卖瓷砖的。

仔细一看,还真是做瓷砖的!这让我想起去年跟装修公司打交道时,那些销售员为了抢单打得头破血流的场景。现在连瓷砖企业都要来资本市场分一杯羹,这不是明摆着要加剧行业的内卷吗?说实话,这种夕阳产业上市,除了让大股东套现走人,对行业发展能有多大帮助?普通投资者可得擦亮眼睛了。

第二件事:中际旭创的减持问题

这家公司最近可是资本市场的"当红炸子鸡",结果大股东们却接二连三地宣布要减持。先是实控人的大公子说要减持,接着控股股东也坐不住了。这让我想起股市里那句老话:"没有人比大股东更了解自家公司的底细。"现在连自家人都急着在高位套现,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大家"此地不宜久留"吗?中际旭创所在的CPO概念今年被机构们炒得热火朝天,股价翻着跟头往上涨。可俗话说得好,爬得越高摔得越狠。这不,周五A股市场上,英伟达概念、CPO概念、算力这些前期涨得欢的科技股集体"跳水",活像一群喝醉了的舞者突然清醒过来。

说实话,这种情况见得多了。任何一个板块被炒得太凶,早晚都要面临调整。就像去年新能源车炒得火热时,那些动辄翻倍的股票,最后不都跌回原形了吗?现在这些科技股也是同样的套路:机构抱团拉升→吸引散户接盘→大股东高位减持→股价一地鸡毛。这个剧本在A股市场上演了不知道多少回,可每次还是有人前赴后继地往里冲。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个有趣的现象。每次大股东减持,公告里总是冠冕堂皇地说什么"个人资金需求"、"优化股权结构"。可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在说:"我觉得股价已经够高了,该套现了。"更讽刺的是,这些减持往往发生在股价创历史新高的时候。这不就是在告诉散户:"我都不看好了,你们还傻乎乎地往里冲?"


03 节前只有两个交易日,会出现普涨行情吗?


节前只剩下最后两个交易日,大家都在猜测市场会不会迎来一波普涨行情。说实话,最近这段时间我发的文章确实不多,但关于节前A股的走势,该说的基本都提前说透了。自从美联储降息的消息落地后,市场情绪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落落,资金面波动特别明显。

回想9月中旬以来的行情,简直就像在玩跷跷板,涨一天跌一天成了常态。更让人揪心的是,每次下跌都伴随着3000多只个股集体跳水。上周五的情况尤其令人担忧,市场不仅延续了下跌趋势,成交量还出现了明显萎缩。这种缩量下跌背后,其实藏着两个关键原因:首先是节前效应开始显现,很多资金选择提前休假避险,导致市场交投清淡;其次是前期风光无限的科技板块突然遭遇资金集体出逃,这明显是主力资金在节前选择落袋为安。

说到资金避险这个事,就不得不提高位股面临的压力。上周五科技股普跌就是最好的证明——当资金开始考虑过节安全时,那些涨得太高的股票自然首当其冲。虽然节前只剩下两个交易日,但市场波动风险依然存在。我个人觉得,明天开盘后市场可能还要承受一些压力,不过到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情况可能会稍微缓和些。毕竟该卖的都卖得差不多了,但成交量估计也起不来,所以期待持续普涨可能不太现实。

这里有个细节值得注意:上周五A股收盘后,港股恒生指数还在继续下跌。这个信号告诉我们,明天A股开盘后,可能还要面对一波兑现资金的抛压。不过大家也不必过分悲观,节前压力主要集中在那些涨幅过高的个股身上,很多低位板块反而相对安全。要说避险情绪最强烈的,那肯定是科技板块里的资金,毕竟这个板块积累了最多的获利盘。

说到科技股,我得特别提醒一句:虽然科技板块的整体机会还没结束,但那些前期被资金疯狂抱团、已经涨上天的细分领域,现在最好敬而远之。与其去接飞刀,不如把目光转向那些超跌的低位板块。我预感节后市场很可能会出现明显的高低切换和风格转换,现在提前布局一些超跌品种,说不定能抓住下一波机会。

其实每次长假前,A股都会上演类似的剧情。资金就像候鸟一样,总要找个安全的地方过节。今年情况更特殊一些,因为美联储政策转向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从盘面来看,市场分歧确实在加大——有人觉得节前该减仓避险,也有人认为利空出尽该进场抄底。这种多空博弈下,行情自然就变得特别纠结。

说到具体的操作策略,我觉得可以分几个方面来看:先是对待高位股一定要谨慎,特别是那些估值已经透支未来业绩的品种;其次是要控制好仓位,留足现金应对可能出现的波动;最后是要保持耐心,不要被短期的涨跌打乱节奏。记住,在A股市场里,活得久比赚得快更重要。

从技术面来看,目前各大指数都处在关键位置。上证指数在3050点附近反复争夺,创业板指则考验着2000点整数关口。这些关键点位的得失,可能会决定节后行情的走向。成交量是另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如果持续缩量,说明资金参与意愿不强,行情就很难有持续性。

总之,对于节前这两个交易日,我的建议是:控制仓位、保持耐心、精选个股。不要被短期波动迷惑,要把眼光放长远些。毕竟,投资是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稳字当头可能才是最好的策略。

原创不易,关注我,时间会给你最真实的答案@猫叔东山再起#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A股何时止跌?##A股行情接下来怎么走##今日A股##投资理财##投资理财##中国股市能赚到钱吗?##A股大行情要来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财经   利空   利好   下周   周末   意外   行情   节前   板块   资金   股市   市场   可能会   说实话   两个   消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