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选一,直接送走仨大神?”——上周六晚,央视主持人大赛刚播完,热搜就炸了。葛晶、侯雪雍、李耀阳同组火并,结果只留一个,弹幕里全是“这啥修罗场”。有人把三人的片段剪成对比视频,播放量一夜飙到两千多万,评论区最高赞只有五个字:“评委喝高了?”
赛制就像抽盲盒,抽中谁算谁倒霉。第一组出场顺序一公布,内场工作人员私下互递眼神:完了,死亡签。三位选手全是90秒即兴零失误的“新闻机器”,却必须当场刷掉俩。现场导演后来跟朋友说,导演组当时也头皮发麻,“可规则就是规则,镜头开着,谁都不敢喊停”。据说录完那段,后台垃圾桶里多了三团被捏烂的提词卡——全是被淘汰选手准备的二轮材料。

更离谱的是打分表。孙子城把“共同富裕”选题讲成了村口大爷聊天的节奏,现场笑声三次;孙亚鹏拿“一带一路”背了半篇申论,节奏平到能当催眠曲。结果分数一翻,反向倒挂。有观众拍到,新媒体评委打完分顺手把手机扣在桌面,屏保是B站鬼畜合集——这细节被截图疯转,“原来爱段子也是生产力”。老电视人私下摇头:以前播新闻最怕嘴飘,现在要会抖包袱,世道真变了。

学历滤镜也碎了一地。北大硕士林祉祎一张口“根据康德《判断力批判》”,话没说完被计时器滴滴打断;反而中国传媒大学专科起底的王航,把“村超”现场说成隔壁老哥踢球,评委齐刷刷点头。录完节目,林祉祎在走廊里问学长:“是不是我书读越多,越像观众眼里的‘反派’?”没人敢答。

技术流那边同样翻车。葛晶现场搬来一台会说话的冰箱,门一打开,AR玉米蹦出来“现场播报”产量,灯光炫到主持人脸都绿了。观众还没看清数字,三分钟的限时到了。有人吐槽:“这是买家电还是选主持?”导播间里却传话:领导爱看“新玩意儿”,谁用谁加分。于是第二天排练,一半选手临时改稿,全去借VR眼镜,后台排队扫码领设备,跟春运抢票一样热闹。

最扎心的是“复活通道”本来写了草案,据说因招商植入排期太满,直接砍了。一位被淘汰选手的经纪人发朋友圈:早知道这样,就把机票改前一天,省得连夜蹲红眼航班。配图是凌晨两点的首都机场,玻璃幕墙外一架飞机刚起飞,灯光拖出长长尾巴,像给谁画了个省略号。

现在网传央视内部在补录“观众陪审团”,想决赛加大众票。可电视口的老编辑冷哼:直播延时至少七分钟,真观众还是“秀观众”,大家心里有数。争议到这一步,已经不只是比赛,更像一面镜子:屏幕里要“稳准狠”,屏幕外要“笑泪燃”,可没人规定二者必须长在一个人身上。于是,有人干脆把今年的比赛当职场公开课——学历、技能、人脉、运气,总有一个坑等你。弹幕里那句“毕业即失业,参赛即失业”虽然损,倒真唱出一群熬夜打工人的心声:规则说改就改,咱只能先学会在倒计时里喘气。

下一场录完,保洁阿姨在化妆间门口捡到一张草稿,上面写着:“如果幽默能加分,那就先让观众笑;如果情怀能加分,那就先让自己哭。”纸被揉得皱巴巴,却没人舍得扔。
更新时间:2025-11-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