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柚柚
编辑| 文静
初审|小满
跳水女皇郭晶晶接受人民日报专访的时候,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话。
她提到自己能成为国际裁判,全靠当年周继红教练的鼓励和长远规划。
这话听着简单,背后的信息量可不小。
周继红带队拿了那么多金牌,严格出了名,可谁能想到她的眼光早就不局限在赛场上了?
这个在跳台上拿过奥运冠军、在教练席上培养出无数世界冠军的女人,到底在下一盘多大的棋?
郭晶晶在专访里聊到自己当国际裁判的经历,说得特别实在。
她说自己刚退役那会儿,压根没想过要去考裁判证。
毕竟拿了那么多冠军,功成身退享受生活不香吗?
结果周继红找到她,说了一通让她印象深刻的话。
周继红当时跟郭晶晶说,中国运动员拿冠军拿到手软,成绩摆在那儿谁都服气。
拿金牌是一回事,掌握话语权又是另一回事。
国际赛场上,裁判席坐的都是外国人,规则怎么定、打分标准怎么改,中国人说了不算。
郭晶晶听完这番话,当时就明白了。
她退役后没多久就开始准备考国际裁判证,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时候,她已经能坐在裁判席上执裁了。
这件事当时媒体报道过,大家都觉得郭晶晶够厉害,退役了还能为国家做贡献。
真正的内情直到这次人民日报专访才被揭开。
原来这一切都是周继红提前布的局。
网友看了报道之后,评论区炸了。
有人说之前只知道周继红训练严格,动不动就骂哭运动员,现在才发现人家的眼光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还有人翻出当年的新闻,发现周继红鼓励的不只郭晶晶一个人当裁判,好几个退役的跳水冠军都在她的建议下走上了这条路。
郭晶晶在专访里说得很清楚,周继红从来不只盯着眼前的比赛成绩。
她想的是十年后、二十年后,中国跳水靠什么继续保持领先。
运动员会老会退役,新人再厉害也需要时间成长。
国际体育组织里要是没有中国人的声音,规则随便改一改,多少年的努力都可能白费。
周继红看得透彻,她要培养的不只是冠军,还有能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争取权益的人。
周继红19岁那年在洛杉矶奥运会跳台上一跃成名,拿下了中国跳水史上第一块奥运金牌。
那个年代的奥运冠军有多金贵不用多说,周继红一下子成了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谁都以为她会继续比下去,再拿几块金牌,可惜身体出了问题,不得不退役。
退役后的周继红没离开跳水这个圈子。
她当过教练,也做过管理工作。
1998年那一年,中国跳水队在世锦赛上的表现差得让人心疼。
以前拿奖拿到手软的跳水队,那次比赛成绩惨淡到让所有人都傻眼了。
队里人心涣散,士气低落,急需一个能镇得住场面的人出来收拾局面。
33岁的周继红就在这个时候主动请缨。
她跟领导说,跳水队不能这样下去了,让她来试试。
领导也是没办法,死马当活马医,就让她接手了总教练的位置。
周继红一上任就立规矩,训练强度直接翻倍,要求严格到让运动员们叫苦不迭。
有些老队员私下里抱怨,说她这个曾经的奥运冠军怎么当上教练比谁都狠。
周继红不管这些闲话。
她心里清楚,中国跳水队之所以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靠的就是训练比别人刻苦,技术比别人精湛。
松懈一天,可能就要被对手超越。
她带队的第一年,效果就出来了。
队员们虽然训练累得够呛,成绩确实往上涨。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跳水队一口气拿下6块金牌,郭晶晶一个人就贡献了两块。
那次比赛让周继红彻底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让中国跳水队重新回到了世界之巅。
2020年全国跳水冠军赛上,一个14岁的小姑娘突然闯进了大家的视野。
全红婵这个名字当时知道的人不多,她在比赛里的表现却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动作干净利落,入水几乎没有水花,稳定性强得吓人。
周继红一眼就看中了这个苗子,当场决定把她选进国家队。
进了国家队只是第一步。
2021年要举办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的名额竞争激烈得很。
国家队里有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将,都是拿过世界冠军的选手。
全红婵虽然天赋好,毕竟太年轻了,没打过奥运会这种大赛,心理素质能不能扛得住谁也不敢保证。
队里很多人都劝周继红稳妥一点,派经验丰富的老将上场更保险。
周继红顶着巨大的压力做了决定,让全红婵去参加奥运会。
她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全红婵的技术动作已经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年轻反而是优势,没有包袱,能放开了跳。
队里有人不服气,觉得周继红这是在赌博,万一全红婵发挥失常,中国跳水队的金牌梦就泡汤了。
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决赛那天,全红婵用表现回应了所有质疑。
五跳里她跳出了三个满分,最后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
那场比赛看得人心惊肉跳,全红婵每次入水几乎听不见声音,水花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她站上领奖台的时候,周继红在场边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全红婵夺冠之后,之前那些质疑周继红决策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大家开始佩服她的眼光和勇气,敢在关键时刻用新人,还能押对宝,这份魄力不是谁都有的。
周继红自己倒是看得很淡,她说全红婵能拿冠军靠的是自己的实力,她只是给了这个小姑娘一个机会而已。
周继红让郭晶晶去考国际裁判证这件事,放在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
郭晶晶退役的时候正是人生巅峰,商业价值高得吓人,随便接几个代言都够她舒舒服服过一辈子。
考裁判证要花时间学习规则,还要参加各种培训和考试,吃力不讨好。
周继红看的不是眼前这点利益。
国际跳水赛场上,裁判的权力大得惊人。
打分标准怎么定,动作难度系数怎么算,这些都是裁判说了算的事情。
中国运动员跳得再好,要是裁判席上没有自己人,碰到不公平的打分也只能认栽。
周继红当了这么多年教练,见过太多这样的事情。
有些运动员明明跳得很完美,结果裁判打分就是压着不给高分,理由找一堆,你还没处说理去。
国际泳联这种组织,话语权都掌握在欧美国家手里。
中国跳水队成绩再好,在规则制定和裁判选拔上能说上话的人却少得可怜。
周继红想改变这个局面,她开始有意识地鼓励退役运动员去考国际裁判证,去国际体育组织里任职。
郭晶晶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个,她拿到国际裁判证之后,很快就在国际赛事中担任裁判工作。
2021年周继红自己也更进一步,当选了国际泳联副主席。
这个位置的分量不用多说,能直接参与国际泳联的决策,为中国争取更多权益。
周继红当选之后,国际泳联的一些规则开始向着更公平的方向调整,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遇到的不公平待遇明显减少了。
这盘棋下了十几年才见到效果。
周继红培养出来的不只是一个两个裁判,而是一整套让中国跳水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体系。
她明白光靠成绩不够,还要在规则制定、裁判培养、国际组织任职这些方面全面布局,才能真正让中国跳水长盛不衰。
周继红担任总教练这些年,中国跳水队拿下的金牌数量超过300块。
这个数字听起来就很吓人,算下来平均每年要拿十几块金牌。
世界锦标赛、奥运会、世界杯,只要是国际大赛,中国跳水队基本就是冠军收割机。
外界看到的是光鲜亮丽的成绩,看不到的是周继红为了这些金牌付出的心血。
她对运动员的要求严格到了极致,训练计划精确到每一分钟,每个动作要练多少次都有具体规定。
有些运动员私下里说,周继红的训练强度比别的队大一倍都不止,累得人每天都想放弃。
周继红听到这些话从来不辩解,她知道要想在国际赛场上保持领先,就必须比对手付出更多。
周继红培养出来的世界冠军数不过来。
郭晶晶、陈若琳、吴敏霞、陈艾森、曹缘、全红婵,这些名字拿出来哪个都是响当当的。
每个运动员的特点不一样,周继红能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
她不是那种只会喊口号的教练,技术细节抠得特别细,动作哪里有问题,怎么改进,她都能说得清清楚楚。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跳水队更是创造了历史。
跳水项目一共8块金牌,中国队全部拿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包揽。
这种统治力在奥运会历史上都很少见,震惊了全世界。
周继红带队拿到这个成绩的时候已经快60岁了,她在场边看着队员们一块接一块拿金牌,眼眶都红了。
这300多块金牌的背后,是周继红二十几年的坚持和付出。
她不只是一个教练,更像是中国跳水队的定海神针。
队员们训练再累,看到周继红在旁边盯着,就知道不能松懈。
她的严格是出了名的,骂哭运动员的事情时有发生。
周继红说过,她不需要运动员当时理解她,等他们拿了冠军站上领奖台那一刻,自然就会明白她的良苦用心。
2025年3月,周继红到了退休年龄。
按规定她必须从总教练的位置上退下来,交接工作给接班人。
退休仪式办得很隆重,跳水队的队员们都来了,很多她培养出来的世界冠军专门赶回来参加。
大家心里都清楚,周继红这一走,中国跳水队要失去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周继红退休之后,跳水队的训练和管理工作还在正常进行。
新的教练团队接手了日常训练,一切看起来都挺顺利。
队员们该训练训练,该比赛比赛,成绩也还不错。
问题是大赛来临的时候,队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以前周继红在,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大家心里都有底。
她往那一站,就像是给所有人吃了定心丸。
2025年6月,一个消息传出来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国家决定返聘周继红,让她继续担任跳水队总教练。
这个决定出来得很突然,却又在意料之中。
跳水队离不开周继红,中国跳水要想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还需要她掌舵。
周继红被返聘这件事,在体育圈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有人说这证明了她在中国跳水队的地位无人能替代,也有人说这说明接班人的培养还需要时间。
不管怎么说,周继红重新回到教练席,对跳水队来说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队员们听说她要回来,训练都更有劲了。
周继红这辈子跟跳水分不开。
19岁拿奥运冠军,33岁当总教练,60岁退休又被返聘。
她把自己最好的年华都给了中国跳水事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世界冠军,还在国际体育组织里为中国争取话语权。
这样的人,中国跳水队不会忘记,中国体育界也不会忘记。
郭晶晶在人民日报专访里说的那句话,让大家看到了周继红真正的格局。
她不只是一个严格的教练,不只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伯乐,她想的是怎么让中国跳水在国际上真正拥有话语权,怎么让这个项目的优势保持下去。
拿金牌是表面上的光彩,掌握规则制定权才是长久之计。
周继红用二十几年的时间证明了,她看得比所有人都远,想得比所有人都深。
中国跳水能有今天的地位,离不开她的远见和付出。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官方报道、新华社体育专题报道、中国游泳协会官方公告、国际泳联(FINA)官方新闻、东京奥运会及巴黎奥运会官方赛事记录、中国跳水队训练备战相关报道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