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继红也没想到,人民日报专访,郭晶晶仅一句话就让自己口碑暴涨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柚柚

编辑| 文静

初审|小满

《——【·前言·】——》

跳水女皇郭晶晶接受人民日报专访的时候,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话。

她提到自己能成为国际裁判,全靠当年周继红教练的鼓励和长远规划。

这话听着简单,背后的信息量可不小。

周继红带队拿了那么多金牌,严格出了名,可谁能想到她的眼光早就不局限在赛场上了?

这个在跳台上拿过奥运冠军、在教练席上培养出无数世界冠军的女人,到底在下一盘多大的棋?

郭晶晶这话一出,网友才明白周继红的苦心

郭晶晶在专访里聊到自己当国际裁判的经历,说得特别实在。

她说自己刚退役那会儿,压根没想过要去考裁判证。

毕竟拿了那么多冠军,功成身退享受生活不香吗?

结果周继红找到她,说了一通让她印象深刻的话。

周继红当时跟郭晶晶说,中国运动员拿冠军拿到手软,成绩摆在那儿谁都服气。

拿金牌是一回事,掌握话语权又是另一回事。

国际赛场上,裁判席坐的都是外国人,规则怎么定、打分标准怎么改,中国人说了不算。

郭晶晶听完这番话,当时就明白了。

她退役后没多久就开始准备考国际裁判证,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时候,她已经能坐在裁判席上执裁了。

这件事当时媒体报道过,大家都觉得郭晶晶够厉害,退役了还能为国家做贡献。

真正的内情直到这次人民日报专访才被揭开。

原来这一切都是周继红提前布的局。

网友看了报道之后,评论区炸了。

有人说之前只知道周继红训练严格,动不动就骂哭运动员,现在才发现人家的眼光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还有人翻出当年的新闻,发现周继红鼓励的不只郭晶晶一个人当裁判,好几个退役的跳水冠军都在她的建议下走上了这条路。

郭晶晶在专访里说得很清楚,周继红从来不只盯着眼前的比赛成绩。

她想的是十年后、二十年后,中国跳水靠什么继续保持领先。

运动员会老会退役,新人再厉害也需要时间成长。

国际体育组织里要是没有中国人的声音,规则随便改一改,多少年的努力都可能白费。

周继红看得透彻,她要培养的不只是冠军,还有能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争取权益的人。

从跳台上的冠军到教练席上的掌舵人

周继红19岁那年在洛杉矶奥运会跳台上一跃成名,拿下了中国跳水史上第一块奥运金牌。

那个年代的奥运冠军有多金贵不用多说,周继红一下子成了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谁都以为她会继续比下去,再拿几块金牌,可惜身体出了问题,不得不退役。

退役后的周继红没离开跳水这个圈子。

她当过教练,也做过管理工作。

1998年那一年,中国跳水队在世锦赛上的表现差得让人心疼。

以前拿奖拿到手软的跳水队,那次比赛成绩惨淡到让所有人都傻眼了。

队里人心涣散,士气低落,急需一个能镇得住场面的人出来收拾局面。

33岁的周继红就在这个时候主动请缨。

她跟领导说,跳水队不能这样下去了,让她来试试。

领导也是没办法,死马当活马医,就让她接手了总教练的位置。

周继红一上任就立规矩,训练强度直接翻倍,要求严格到让运动员们叫苦不迭。

有些老队员私下里抱怨,说她这个曾经的奥运冠军怎么当上教练比谁都狠。

周继红不管这些闲话。

她心里清楚,中国跳水队之所以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靠的就是训练比别人刻苦,技术比别人精湛。

松懈一天,可能就要被对手超越。

她带队的第一年,效果就出来了。

队员们虽然训练累得够呛,成绩确实往上涨。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跳水队一口气拿下6块金牌,郭晶晶一个人就贡献了两块。

那次比赛让周继红彻底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让中国跳水队重新回到了世界之巅。

全红婵那年,周继红顶着压力做了个大胆决定

2020年全国跳水冠军赛上,一个14岁的小姑娘突然闯进了大家的视野。

全红婵这个名字当时知道的人不多,她在比赛里的表现却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动作干净利落,入水几乎没有水花,稳定性强得吓人。

周继红一眼就看中了这个苗子,当场决定把她选进国家队。

进了国家队只是第一步。

2021年要举办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的名额竞争激烈得很。

国家队里有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将,都是拿过世界冠军的选手。

全红婵虽然天赋好,毕竟太年轻了,没打过奥运会这种大赛,心理素质能不能扛得住谁也不敢保证。

队里很多人都劝周继红稳妥一点,派经验丰富的老将上场更保险。

周继红顶着巨大的压力做了决定,让全红婵去参加奥运会。

她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全红婵的技术动作已经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年轻反而是优势,没有包袱,能放开了跳。

队里有人不服气,觉得周继红这是在赌博,万一全红婵发挥失常,中国跳水队的金牌梦就泡汤了。

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决赛那天,全红婵用表现回应了所有质疑。

五跳里她跳出了三个满分,最后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

那场比赛看得人心惊肉跳,全红婵每次入水几乎听不见声音,水花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她站上领奖台的时候,周继红在场边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全红婵夺冠之后,之前那些质疑周继红决策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大家开始佩服她的眼光和勇气,敢在关键时刻用新人,还能押对宝,这份魄力不是谁都有的。

周继红自己倒是看得很淡,她说全红婵能拿冠军靠的是自己的实力,她只是给了这个小姑娘一个机会而已。

培养裁判?这步棋下得有多远

周继红让郭晶晶去考国际裁判证这件事,放在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

郭晶晶退役的时候正是人生巅峰,商业价值高得吓人,随便接几个代言都够她舒舒服服过一辈子。

考裁判证要花时间学习规则,还要参加各种培训和考试,吃力不讨好。

周继红看的不是眼前这点利益。

国际跳水赛场上,裁判的权力大得惊人。

打分标准怎么定,动作难度系数怎么算,这些都是裁判说了算的事情。

中国运动员跳得再好,要是裁判席上没有自己人,碰到不公平的打分也只能认栽。

周继红当了这么多年教练,见过太多这样的事情。

有些运动员明明跳得很完美,结果裁判打分就是压着不给高分,理由找一堆,你还没处说理去。

国际泳联这种组织,话语权都掌握在欧美国家手里。

中国跳水队成绩再好,在规则制定和裁判选拔上能说上话的人却少得可怜。

周继红想改变这个局面,她开始有意识地鼓励退役运动员去考国际裁判证,去国际体育组织里任职。

郭晶晶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个,她拿到国际裁判证之后,很快就在国际赛事中担任裁判工作。

2021年周继红自己也更进一步,当选了国际泳联副主席。

这个位置的分量不用多说,能直接参与国际泳联的决策,为中国争取更多权益。

周继红当选之后,国际泳联的一些规则开始向着更公平的方向调整,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遇到的不公平待遇明显减少了。

这盘棋下了十几年才见到效果。

周继红培养出来的不只是一个两个裁判,而是一整套让中国跳水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体系。

她明白光靠成绩不够,还要在规则制定、裁判培养、国际组织任职这些方面全面布局,才能真正让中国跳水长盛不衰。

300多块金牌背后,藏着她不为人知的格局

周继红担任总教练这些年,中国跳水队拿下的金牌数量超过300块。

这个数字听起来就很吓人,算下来平均每年要拿十几块金牌。

世界锦标赛、奥运会、世界杯,只要是国际大赛,中国跳水队基本就是冠军收割机。

外界看到的是光鲜亮丽的成绩,看不到的是周继红为了这些金牌付出的心血。

她对运动员的要求严格到了极致,训练计划精确到每一分钟,每个动作要练多少次都有具体规定。

有些运动员私下里说,周继红的训练强度比别的队大一倍都不止,累得人每天都想放弃。

周继红听到这些话从来不辩解,她知道要想在国际赛场上保持领先,就必须比对手付出更多。

周继红培养出来的世界冠军数不过来。

郭晶晶、陈若琳、吴敏霞、陈艾森、曹缘、全红婵,这些名字拿出来哪个都是响当当的。

每个运动员的特点不一样,周继红能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

她不是那种只会喊口号的教练,技术细节抠得特别细,动作哪里有问题,怎么改进,她都能说得清清楚楚。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跳水队更是创造了历史。

跳水项目一共8块金牌,中国队全部拿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包揽。

这种统治力在奥运会历史上都很少见,震惊了全世界。

周继红带队拿到这个成绩的时候已经快60岁了,她在场边看着队员们一块接一块拿金牌,眼眶都红了。

这300多块金牌的背后,是周继红二十几年的坚持和付出。

她不只是一个教练,更像是中国跳水队的定海神针。

队员们训练再累,看到周继红在旁边盯着,就知道不能松懈。

她的严格是出了名的,骂哭运动员的事情时有发生。

周继红说过,她不需要运动员当时理解她,等他们拿了冠军站上领奖台那一刻,自然就会明白她的良苦用心。

60岁退休又被返聘,中国跳水离不开这个女人

2025年3月,周继红到了退休年龄。

按规定她必须从总教练的位置上退下来,交接工作给接班人。

退休仪式办得很隆重,跳水队的队员们都来了,很多她培养出来的世界冠军专门赶回来参加。

大家心里都清楚,周继红这一走,中国跳水队要失去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周继红退休之后,跳水队的训练和管理工作还在正常进行。

新的教练团队接手了日常训练,一切看起来都挺顺利。

队员们该训练训练,该比赛比赛,成绩也还不错。

问题是大赛来临的时候,队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以前周继红在,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大家心里都有底。

她往那一站,就像是给所有人吃了定心丸。

2025年6月,一个消息传出来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国家决定返聘周继红,让她继续担任跳水队总教练。

这个决定出来得很突然,却又在意料之中。

跳水队离不开周继红,中国跳水要想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还需要她掌舵。

周继红被返聘这件事,在体育圈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有人说这证明了她在中国跳水队的地位无人能替代,也有人说这说明接班人的培养还需要时间。

不管怎么说,周继红重新回到教练席,对跳水队来说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队员们听说她要回来,训练都更有劲了。

周继红这辈子跟跳水分不开。

19岁拿奥运冠军,33岁当总教练,60岁退休又被返聘。

她把自己最好的年华都给了中国跳水事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世界冠军,还在国际体育组织里为中国争取话语权。

这样的人,中国跳水队不会忘记,中国体育界也不会忘记。

结语

郭晶晶在人民日报专访里说的那句话,让大家看到了周继红真正的格局。

她不只是一个严格的教练,不只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伯乐,她想的是怎么让中国跳水在国际上真正拥有话语权,怎么让这个项目的优势保持下去。

拿金牌是表面上的光彩,掌握规则制定权才是长久之计。

周继红用二十几年的时间证明了,她看得比所有人都远,想得比所有人都深。

中国跳水能有今天的地位,离不开她的远见和付出。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官方报道、新华社体育专题报道、中国游泳协会官方公告、国际泳联(FINA)官方新闻、东京奥运会及巴黎奥运会官方赛事记录、中国跳水队训练备战相关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体育   人民日报   专访   口碑   周继红   郭晶   中国   跳水   裁判   金牌   国际   运动员   奥运会   教练   成绩   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