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破14亿,年仅27岁的刘昊然,再次让老板陈思诚和世界刮目相看

文|篇九

编辑|影娱先锋


引言

当《南京照相馆》的票房数字预计冲破38亿时,刘昊然的名字突然被推上平台热搜。

不是因为某句台词出圈,也不是靠电影角色话题发酵。

而是在一张“演员票房榜”的截图中,他的名字后面,赫然跟着“234亿”。

有人疑惑:95后里,怎么是他先站上这个高度?

毕竟比起同期演员,他没有常年霸屏的流量剧。

甚至一度因《燃冬》的争议被质疑“灵气尽失”。

但翻开他的作品单,答案藏在12年的轨迹里。

01命运的青睐

2013年,命运向16岁的刘昊然抛出了影响他一生的橄榄枝。

那年,陈思诚导演为电影《北京爱情故事》寻觅符合条件的男主角。

鬼才导演陈思诚为电影选角的方式也异于常人。

他让十几个年轻人在一间屋子里玩游戏,结束后互相投票选出印象最好的异性。

刘昊然凭借阳光干净的气质和亲和力,在男生中票数最高,成功拿下宋歌这个角色。

在陈思诚看来,宋歌这个角色最重要的就是让年轻人产生情愫,相比他这个和十几岁有年龄差的人来选,不如让十几岁的孩子自己来选。

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还在读高中的刘昊然凭借电影《北京爱情故事》中的宋歌一角开始了他的演艺之路。

17岁的刘昊然,满脸胶原蛋白,笑起来梨涡浅浅,身穿校服的刘昊然把少年的懵懂、羞涩和勇敢展现得淋漓尽致。

让观众仿佛看到了自己青春岁月里那个纯粹的少年。

陈思诚果然没有说错!

在合作过《北京爱情故事》后,刘昊然又搭档演员王宝强参演了陈思诚导演的高分系列电影《唐人街探案》。

这也是刘昊然真正走入大众视野的电影。

《唐人街探案》里他饰演的天才侦探秦风,一边用缜密逻辑拆解案件,一边用少年的呆萌化解紧张,两种特质在他身上融合,出现了一种奇异的化学反应,收获了大批粉丝纷纷入坑。

从第一部的初出茅庐,到第二部的逐渐成熟,再到第三部的独当一面。

刘昊然在唐探系列中的演技愈发长进,同时收获了大批影迷朋友的喜爱与支持 。

业内对这个少年的认可来得又快又猛。

陈凯歌夸他“眼里有光”,黄建新说他“能扛住大银幕考验”,韩寒甚至半开玩笑地说“长得像刘昊然招聘标准都能放宽”。

16岁出道、185cm身高、中戏双科第一、百花奖最年轻影帝提名……看似顺风顺水开局背后,却藏着鲜为人知的暗流。

02质疑中前行

2023年,刘昊然与周冬雨合作的电影《燃冬》上映。

影片中他饰演迷茫颓废的青年浩丰,留着凌乱胡须,身材略显发福。

这一形象与他以往的阳光少年形象大相径庭,本是一次突破自我的尝试。

却被不少观众直呼“油腻”“牺牲少年感换来一身邋遢” 。

片中他与周冬雨、屈楚萧之间复杂的情感戏和一些大尺度画面,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燃冬》口碑票房双扑,使他深陷舆论漩涡,路人缘严重受损。

再加上刘昊然与周冬雨的恋情传闻甚嚣尘上。

两人多次被拍同回小区、共同打球,种种细节似乎更加坐实了恋情。

消息传开,全网哗然,粉丝和路人都难以接受,纷纷脱粉。

品牌方也受到影响,连夜撤下相关海报。

刘昊然和周冬雨对恋情始终未正面回应,这种态度也被部分网友讽为“敢做不敢当”,进一步加剧对他的讨伐。

而刘昊然考入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考编争议”更是让他陷入舆论风暴。

作为非应届生考入国家话剧院,被网友质疑利用明星特权挤占了普通考生的名额。

尽管官方声明程序合规,但舆论仍在持续发酵。

微博上对刘昊然的指责声不断,他也因此掉粉超20万 。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在回应和沉默中,刘昊然选择了后者。

直到三个月后的电影《平原上的火焰》路演中,这份沉默才被他的真诚打破。

刘昊然语气哽咽地回应一切争议:“作为演员,我只想好好演戏,其他事情就交给时间。”

03王者归来

在今年暑期档,电影《南京照相馆》票房破14亿,预计突破38亿,力压同档期上映的其他电影,成为一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票房黑马。

刘昊然在影片中饰演一位邮局信使苏柳昌。

《南京照相馆》筹备期,导演申奥曾犹豫是否用他,担心观众跳戏。

刘昊然没辩解,只用行动铺了一条通往角色的路。

这个角色的命运跌宕起伏,充满挑战。

为贴近1937年南京沦陷时的信使形象,他扎进档案馆抄录南京沦陷时期的家书,连字里行间的颤抖都反复模仿。

为找到角色从怯懦到决绝的状态,他去老邮局看分拣员盖邮戳的手势,在防空洞待了三个通宵。

拍淋雨戏时,他坚持用冰水,寒冬里一遍遍浸泡,直到嘴唇发紫说不出台词。

影片中,苏柳昌因替老人寻找信件错过撤离的最佳时间,不得已冒用“阿泰”之名躲进照相馆,为日军冲洗照片。

初见“两日免死金牌”时,他眼里闪烁的侥幸与天真,像极了乱世里挣扎求生的普通人。


可当镜头扫过照片里日军“百人斩”的恶劣行径、摆拍的“亲善照”,刘昊然用微颤的指尖、骤然紧缩的瞳孔,让观众看清他内心的崩塌。

最终,这个曾只想保命的信使,将记录罪行的胶片缝进棉袄,在枪林弹雨中穿越封锁线。

奔跑时颤抖的肩膀与逐渐灼亮的眼神,完成了从求生到担当的蜕变。

“阿昌要把信送到对的人手里,演员也是在传递该被记住的故事。”

在电影南京首映礼上,刘昊然一语道破表演的内核。

他没靠流量的层层堆砌,而是让自己与角色同呼吸,感受角色的生命。

从最初的畏缩到最后的坚定,每个眼神的转变都扎实得像历史的刻痕,让苏柳昌成了银幕上的“活历史”。

也让观众看见,一个演员最动人的突破,是让角色住进自己的灵魂里。

结语

从《北京爱情故事》的青涩少年,到《南京照相馆》里浴火重生的信使。

刘昊然用十二年时间扎根生长。

真正的突破并不是颠覆过往,而是让每个角色在自己身上活一次。

234亿票房的背后,是他把质疑碾碎成养分,是他在角色里孜孜不倦地执着。

部分资料参考:

新浪微博|电影南京照相

环球时报|电影《南京照相馆》票房破10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娱乐   刮目相看   票房   老板   世界   刘昊   南京   角色   电影   照相馆   少年   信使   演员   唐人街   北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