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刚开完,联合国总部保不住了?美国没想到,机构相继落户中国

9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中国上海正式挂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也设在上海。两项重量级机构接连落户中国,让不少人开始讨论一个敏感话题——联合国总部会不会真的从纽约搬走?

这本是一次正常的大会,但美国总统特朗普长达57分钟的“吐槽式演讲”,让现场气氛变得格外紧张。不仅如此,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直接在大会上“硬刚”特朗普,公开呼吁联合国总部应该搬离纽约。联合国总部真的要搬了?美国还能保住这个全球治理的核心地位吗?

特朗普这次是真没想到,联合国大会成了他“最难忘”的一次国际亮相。他原本想借这次大会展示美国的强硬立场,没想到一开口就是57分钟的“抱怨大会”:联合国效率低下、美国出钱多却没话语权、设施破旧、官僚主义严重

现场不少国家代表听得脸色发白,真正让特朗普尴尬的是他刚说完,哥伦比亚总统就“接棒”开怼。佩特罗并没有出现在原定位置,而是通过联合国的特别通道才勉强进场。原来他因为参加了支持巴勒斯坦的街头活动,被美国吊销了签证。

虽然联合国方面紧急协调解决了入境问题,但佩特罗依然在发言时毫不客气地指出,美国作为东道国,不仅违反国际法,还滥用签证权利压制他国声音,他甚至公开提议,联合国总部应该搬到一个更民主的国家。

过去几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伊朗高官都因为签证问题无法顺利参加联合国活动。美国将签证当作政治工具早已名声在外,这种操作方式不仅严重违反《联合国总部协定》,也让外界质疑其东道国的中立性。

问题是,这已经不是偶发事件,而是趋势。据媒体统计,今年大会期间,有签证问题的代表数量比去年多出三成,不少国家代表团直接表达了不满。一位亚洲地区外交官私下表示:“这不是交流平台,而是美国的选人游戏。”

这时,另一个更大的问题浮出了水面——美国欠钱不还。截至2025年,美国累计拖欠联合国的常规预算和维和经费高达28亿美元,占联合国总欠款的75%以上。这已经不仅仅是“没交钱”,而是让联合国运作陷入危机。

因为资金不足,联合国总部不得不裁员3000人、削减7亿美元的年度预算,不少人道主义项目也被迫中止。比如儿童营养援助计划、灾害重建、非洲难民救助等项目,原本已经在执行中,却因为资金断链不得不停摆。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不得不出面,提出一个新策略——“职能分散化”。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不再让所有机构都集中在纽约,而是把一些机构搬到成本更低、政治干预更少的地方。比如环境署、人居署已经迁往内罗毕,灾害协调署则设在吉隆坡。

中国,正在成为这些新机构的“首选地”。中国不仅每年按时足额缴纳会费,而且是联合国维和部队派出最多的国家之一,还在多个领域持续推动全球合作。这种稳定、可靠、负责任的形象,让联合国机构在选择新落户城市时,自然会把目光投向中国。

9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上海正式成立。这是联合国一类中心首次落户中国,也是其在欧美以外的第一个全球性教育研究机构。几天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签署协议,将在上海设立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

这两个机构的落户,并不是巧合。上海的基础设施、国际化程度、科技教育水平在全球城市中都是前列。

比如在STEM教育方面,上海每年专利授权数量超过17万件,PISA成绩长期在全球名列前茅。再加上中国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可持续融资等领域的系统经验,这些都是联合国机构非常看重的要素。

更重要的是,中国做事让人放心。不拖欠、不扯皮、不搞小动作。这一点,跟美国的“拖会费、卡签证”形成了鲜明对比。不少国际官员都表示,与中国机构合作更高效、沟通也更顺畅。

事实上,中国承接联合国机构早已不是第一次。早在2021年,浙江德清就设立了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这是联合国在中国设立的首个直属专门机构。这说明,联合国早就开始在逐步“去纽约化”,而不是今天才起步。

如今上海、德清、深圳等城市,正在成为新的国际组织集聚地。联合国正在用实际行动,把更多职能从纽约分散出去,转移给更可靠的合作伙伴。

当然,联合国总部要整体搬出纽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根据《联合国总部协定》,总部搬迁必须获得美国同意,而且必须得到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一致支持。这两个条件足以让搬迁变得“几乎不可能”。

更别说纽约已经形成了32个联合国直属机构的集群效应,大量的外交、法律、基础设施资源都集中在曼哈顿,要全部搬走,不仅成本高,还涉及到大量人员和制度的重构。

这也是为什么古特雷斯提出“职能分散”而不是“总部搬迁”。通过把后台、行政、研究型机构逐步搬出纽约,联合国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减少政治干预、提升全球影响力的平衡性。比如在内罗毕运营的联合国环境署,成本只有纽约的三分之一;吉隆坡的灾害协调署同样效率更高。

上海现在也在这个队列中,成了新的“国际治理枢纽”。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接纳的国际组织机构数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运营成本比纽约便宜近40%。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城市在全球治理中的分量正在不断上升。从更大的视角来看,联合国此次“向东转移”并不仅仅是搬家问题。

它其实反映出一个更深层的趋势——全球治理的权力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美国主导的单极格局已经无法满足全球需求,多极共治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同选择。

这次大会上,佩特罗的“搬家提议”引发的共鸣,其实是全球多数国家对现有体系不满的集中体现。美国曾是联合国的创始推动者,但如今却变成了体系运行的最大障碍。

联合国总部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搬离纽约,但局部“去美国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美国如果继续拖欠会费、限制签证、滥用东道国身份,只会让更多国家主动选择把机构搬出去。而中国,凭借稳定、发展、有担当的形象,正成为这些机构的首选落户地。

未来,联合国的地图上,中国的名字会越来越多。也许再过几年,我们就会看到更多联合国机构不再集中在美国,而是在东亚、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地区遍地开花。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搬家风波”,而是一次全球治理结构的重塑。美国没想到,一场联合国大会,竟引发了总部是否还能留在纽约的质疑。而中国,不动声色间正成为全球组织的新引力中心。联合国总部或许暂时不会搬走,但“向东看”的脚步,已经迈了出去。

信息来源:

[1]哥伦比亚抗议美国吊销该国总统签证 光明网

[2]哥伦比亚总统称联合国不应留在纽约 北晚在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财经   联合国总部   美国   中国   没想到   大会   机构   联合国   纽约   全球   签证   上海   哥伦比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