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母亲李娅看到女儿缩在被子里刷手机聊得正欢,一股无名火噌地冒上来——责备、质问,最后摔门而去。她不知道的是,女儿在日记本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妈妈今天的样子好吓人,我其实只想要个抱抱…” 这场景,多像无数家庭里上演的“静音战争”。我们常叹息孩子关上了门,或许,钥匙就握在我们手中。
每个孩子行为背后,都藏着没说出口的话。当他跳绳总也跳不好,可能是身体还在学习协调,也可能是心里怕得要命。如果一句“怎么这么不认真”甩过去,就像在伤口上撒了把盐。
试试这样做:
很多爸妈苦恼:“道理说了一箩筐,孩子怎么就是听不进去?”其实啊,心没靠拢,再好的道理也像风吹过墙缝——留不下痕迹。
这些小改变很管用:
好沟通不是课堂作业,得融进日子里:
教育说到底,是心弦与心弦的应和。那个在日记本里认真写下“今天妈妈笑着听我说完话,一眼都没看手机”的小男孩,给那一刻的快乐打了满满五颗星。
沟通的真谛,不在你会多少招数,而在你愿不愿意蹲下身来:从高高在上的裁判,变成并肩行走的同伴。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