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博士被砸死,是家中独子,刚入职两月,涉事企业一直沉默

一个从哈工大走出来的博士,28岁,刚捧上明星科技公司的“铁饭碗”,却在出差时,被头顶掉下来的几吨重设备砸中,连抢救的机会都没给家人留。

更讽刺的是,他所在的公司主打“智能精准”,却连最基础的吊绳安全都把握不住,出事后也选择了销声匿迹。

那么,这次事故究竟是意外还是人祸?

一场本可避免的悲剧

小邱的人生,本可以光明璀璨。

2024年6月,他从哈工大深圳校区博士毕业,这学校可不是普通地方。

C9联盟、国防七子,中国理工科的“天花板”,能从这拿到博士学位,说是“未来栋梁”一点不夸张。

7月,他顺顺利利入职深圳的海柔创新,这公司是仓储自动化领域的“独角兽”,全球第一个把箱式仓储自动化方案做商业化的,到处贴满“智能”“精准”的标签。

在外人眼里,小邱等于踩上了事业快车道。

可谁能想到,这场看似完美的人生开局,会在两个月后以最惨烈的方式戛然而止。

9月1日,入职刚满俩月的小邱,因为能力被认可,被公司派去上海出差。

临走前,他还跟父母保证“回来带上海的特产”,父母笑着叮嘱他注意安全,却没成想,这竟是他们跟儿子说的最后一句话。

9月9日下午1点,上海松江区顺丰丰泰产业园里,一场本可避免的事故,把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28岁。

智能企业里的“原始人祸”

9月9日下午1点的上海,天气不冷不热,顺丰丰泰产业园里跟往常一样忙。

工人来回搬东西,机器嗡嗡转,小邱蹲在地上,专注地调试着仓储设备,眼睛盯着屏幕上的代码,手里还拿着工具,完全没注意到头顶的动静。

就在这时,几个工人正在吊装一台几吨重的大型设备,这设备重到“一两个人根本扶不住”,可负责吊装的人,连最基本的安全检查都没做。

突然,“哐当”一声巨响,维系着设备的吊绳,毫无征兆地从挂钩上滑了下来!

几吨重的钢铁疙瘩瞬间失去平衡,像块巨石一样往下砸,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低头干活的小邱头上。

周围的人都懵了,反应过来后赶紧叫救护车,可一切都晚了。

小邱当场就没了意识,送到医院后,医生拼尽全力抢救,最后还是摇了摇头,告诉家属“人没了”。

这场事故,说穿了就是一场“原始人祸”。

吊绳没固定牢、没装防脱卡扣,工人没确认安全就起吊,这些都是工地上最基础的“红线”,稍微上点心就能避免。

可偏偏,这事儿发生在一家天天喊着“智能”“精准”的科技公司里。

更让人寒心的是,现场连个安全员都没有,也没拉警戒区,就这么放任吊装作业和软件调试“交叉进行”。

这场悲剧,根本不是“意外”,而是企业安全管理全面崩塌的必然结果。

可事故发生后,最该站出来的涉事公司,却选择了最让人愤怒的做法——沉默。

事故后各方反应

事故发生后,海柔创新像“消失”了一样:没有第一时间发声明,没有跟家属道歉,连一句“正在调查”的敷衍话都没有。

要知道,小邱是他们的员工,是为了公司出差才出事的,可这家公司却出奇的冷漠。

网友们去海柔创新的社交媒体下留言质问,得到的只有“已读不回”,评论区很快被愤怒的声音淹没:“你们就不管员工死活吗?”

而跟企业沉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邱父亲泣血的维权。

这位被人尊称为“邱总”的父亲,一夜之间愁白了头,

他用“金狮岭”的网名,在网上放出了事故现场的照片,还写下了一段让无数人掉眼泪的话:“你虽告别牛马生活,但留给家人无尽的悲痛,为父心如刀割。”

原来,小邱之前跟家里吐槽过工作累,自嘲是“牛马”,可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告别”。

这位父亲说:“我不要钱,我只要真相,只要能让儿子瞑目。”他的话,瞬间点燃了公众的情绪。

一开始,大家还在心疼小邱“天妒英才”,后来慢慢变成了理性的拷问:“吊装工人有资质吗?安全员去哪了?”

有人翻出《安全生产法》,指出海柔创新很可能涉嫌违法,要求追究安全负责人的责任;还有同行业的人爆料,很多科技公司都“重研发轻安全”,为了赶进度,连基本的安全培训都省了。

从“个体悲剧”到“行业警钟”

小邱的死,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很多科技公司的“通病”。

一门心思搞算法、拼技术,把“智能”“高效”挂在嘴边,却把最基本的“安全”抛到了脑后。

海柔创新能搞定全球领先的仓储自动化方案,却连一根吊绳的安全都管不好;能认可小邱的学术能力,却没给他提供哪怕一次现场安全培训。

这哪里是“智能企业”,分明是“安全盲”企业。

不光是海柔创新,现在很多科技公司都这样:觉得“我们是搞技术的,现场安全是工地的事”,可实际上,只要员工需要去现场,安全就该是公司的责任。

比如给员工配安全帽、做安全交底、设警戒区,这些都是最基础的操作,花不了多少钱,却能保住人命。

可偏偏有人觉得“麻烦”“浪费时间”,直到出了人命才追悔莫及。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小邱的悲剧也敲了个警钟:别觉得“高学历=安全”,入职前一定要看看公司的安全记录,去现场干活时,多留意周围的环境,遇到违规操作别忍着,该拒绝就拒绝,该举报就举报,命比工作重要。

可光有反思不够,如何让小邱的死不白死,才是更该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的不是眼泪,而是能真正保护人的制度。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财经   哈工大   独子   家中   沉默   博士   企业   公司   事故   智能   人祸   上海   现场   设备   悲剧   精准   工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