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捷财经观察 | 预制菜舆情再起与餐饮业现实危机

近日,预制菜风波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话题的热度源于某著名大 V 与知名连锁店之间的冲突,使得预制菜舆情再次升温,而这已经是该话题的第二波热议高峰,此前在疫情期间,预制菜也曾引发过一轮讨论。

某著名大 V 在近期表态,称并非完全反对预制菜,自己也爱吃预制菜,但强调餐饮企业应明确标明菜品是否为预制菜,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这一观点引发了公众对预制菜标识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在这一风波的影响下,预制菜相关企业的股票走势却呈现出逆势上扬的态势。9 月 15 日,预制菜概念板块早盘走强,得利斯强势涨停,味知香、千味央厨、国联水产、盖世食品等相关个股纷纷跟涨。业内分析认为,此次预制菜概念股的爆发,与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通过专家审查并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消息密切相关。这一国家标准的即将出台,为预制菜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增强了市场对预制菜企业的信心。

此次风波背后,实则隐藏着复杂的利益博弈。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疫情期间,预制菜的兴起与快餐需求的增长密切相关。当时,传统餐馆经营面临困境,预制菜作为一种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廉价配送领域。而一些高级餐馆为了吸引客源,强调自身不使用预制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餐饮行业内部的竞争和分化。

随着预制菜概念的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逐渐渗透到高级餐厅。例如,一些原本以现做现卖为特色的中餐菜品,如鲍鱼佛跳墙、烧肉等,也开始采用预制的方式。这一现象引发了关于中餐与西餐在餐饮文化和市场竞争方面的讨论。有观点认为,将中餐普遍预制化可能会影响中餐在国际市场上的高端形象,尤其是与西餐和日餐等相比,后者在传统上较少使用预制菜。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餐饮行业竞争激烈,市场蛋糕有限。预制菜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改变了餐饮企业的经营模式,提高了效率和标准化程度;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不同餐饮业态之间的竞争加剧。例如,一些以快餐为主的企业,通过预制菜实现了快速扩张,而一些传统的中餐企业则面临着市场份额被挤压的压力。

此外,预制菜企业的发展还受到资本的影响。许多预制菜企业背后有资本的支持,包括国内资本和国际资本。随着快餐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家点外卖,预制菜在外卖市场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为预制菜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家对预制菜标准的制定,不仅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预制菜企业的合法化经营背书,这也是预制菜企业在风波中股价逆势上涨的原因之一。

然而,预制菜的发展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例如,一些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质量和食品安全表示担忧,尤其是关于预制菜中使用的油、食材的新鲜度等问题。一些餐厅在使用预制菜时,可能存在选品标准不一致的情况,导致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任度下降。此外,不同菜系之间也存在竞争,一些需要长时间炖煮、烧制的菜系,由于预制菜的应用,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此次预制菜风波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餐饮知情权的关注,也揭示了餐饮行业内部的利益博弈和市场竞争的复杂性。在未来,随着预制菜国家标准的实施,以及消费者对餐饮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餐饮企业需要更加注重菜品的质量、透明度和文化内涵,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同时,行业内也需要加强团结,共同推动中国餐饮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中国餐饮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8

标签:美食   舆情   餐饮业   危机   现实   财经   张捷   企业   中餐   餐饮   风波   消费者   市场竞争   市场   资本   国家标准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