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立冬的到来,寒冷的气息悄然笼罩大地。冬天是一个考验身体抵抗力和养生的季节,尤其是对中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来说,这个时候更加需要关注饮食和生活习惯。
立冬之后,气温逐渐下降,人体的阳气逐步收敛,适当的饮食调整至关重要。
为了顺利度过寒冷的冬季,医生和中医专家提醒,老百姓在此时一定要注意“3不吃”,这样不仅能避免身体的负担,还能帮助提升抵抗力,保持健康。

第一个“不可吃”的是“生冷寒凉之物”。在冬季,寒气最为严重,天气逐渐变冷,人们的免疫系统变得更加脆弱。
此时,吃生冷寒凉的食物会使得体内的寒气加重,导致体内阳气受损,进而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很多人在冬天喜欢吃一些凉拌菜、冰冷的饮料或是生鱼片等食物。
然而这些食物虽然在夏天可能觉得清爽可口,但在冬季却对身体极为不利。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或者脾胃较弱的人来说,生冷食物会刺激胃肠道。
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发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甚至可能诱发消化不良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寒凉的食物进入体内后,会抑制阳气,影响体内气血的流通,使得原本寒冷的环境对身体的负面影响加倍。

例如,很多人习惯在冬天喝冰水、吃冰激凌、吃凉拌菜等,但这些食物对身体的伤害在冬季尤为显著。寒冷的食物会降低胃肠道的温度,使得肠胃的消化能力减弱,容易导致食物积滞。
进一步加重胃肠负担,甚至可能引发肠胃疾病。中医理论中认为,人体的“阳气”需要外部的温暖来滋养,尤其是冬天,若经常食用寒冷的食物,阳气难以得到保护,容易导致寒邪入侵,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立冬之后,应当远离这些生冷寒凉的食物,选择温热的食物来滋养脾胃和身体,增强免疫力。

第二个“不吃”的是“肥甘厚味之食”。许多人一到冬季就喜欢吃一些油腻、肥甘的食物,比如各种肉类炖煮菜肴、油炸食品和高脂肪的零食等。
虽然这些食物在口感上可能让人觉得丰盛和美味,但它们对健康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或有慢性病史的人群来说,过多摄入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容易导致血脂升高。
增加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风险。长期食用这些肥甘厚味的食物,不仅会让体重增加,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的负担,诱发一系列疾病。

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冬季的饮食应当避免过于油腻、重口味的食物。高脂肪的食物会影响血液的流动,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形成血栓,增加心脑血管病发作的风险。
加上冬季人体的活动量相对减少,热量消耗下降,如果饮食中摄入过多的热量,极易导致肥胖,从而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因此,在冬季的饮食中应尽量减少油腻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选择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粗粮、鱼类等,这些食物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能保持体内的平衡,不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

第三个“不吃”的是“辛辣燥热之品”。冬季气候寒冷,很多人会觉得自己需要一些辛辣和温暖的食物来“驱寒”,例如辣椒、火锅、辛辣的调料等。
这类食物虽然能短暂地增加身体的温暖感,但却会刺激胃肠,导致内热积聚,造成肠胃不适、上火、口腔溃疡等问题。
尤其是对于有胃肠道疾病或者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辛辣食物会增加胃肠的负担,诱发胃痛、胃炎等问题。
过多食用辛辣食物还可能引起消化系统的炎症,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

此外,辛辣食物对心脑血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研究表明,过多摄入辛辣食物会导致血管的收缩,血压升高,尤其是在冬季,血管收缩的风险更高,容易诱发高血压等问题。
老年人如果长期食用辛辣食物,可能会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影响整体健康。
因此,在冬季,尤其是立冬后的饮食中,应当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选择温和、滋补的食物,如温性食材、汤类和粥类等,有助于养护脾胃,保持身体的内在平衡。

立冬后进入寒冷的季节,很多人习惯通过食物来应对寒冷天气。然而,立冬之后的饮食却不应当随意,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养生饮食更为重要。
医生建议,老年人应当避免吃“生冷寒凉”之物、“肥甘厚味”之食和“辛辣燥热”之品,这些食物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增加疾病的发生风险。
为了顺利度过寒冷的冬季,老年人在饮食上应当选择温热、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注重食物的均衡和合理搭配。
此外,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情绪管理也是冬季养生的关键。总之,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才能更好地迎接冬天的挑战,保持身体的健康,顺利度过每一个寒冷的季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王丽杰,老年人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2022-09-25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