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600万华为高管,美国公民身份被扒,带13人窃密 下场大快人心

编辑|影子红了

文|影子红了


随着科技不断创新发展,科技的快速发展改善了普通人的生活,也改变了绝大多数科技人才的生活。

7月28日,上海市中级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个判决,在科技圈掀起了轩然大波。

年薪600万的华为科技高管张琨,竟然拥有美国国籍,还带着13人偷走了公司的核心技术,赚到了不少钱。

国产芯片圈子里竟会出现“内鬼”,这是谁也想不到的。

而张琨以及背后团伙都为自己的步伐行为付出了代价。

这件事情的发生也让不少人回想起曾经董明珠对海归人士的评价。

“海归里也有间谍”。

当时这句话在网上还引起不下的争议,有网友觉得这句话是对海归人士的偏见。

现在看来,这句话确实是涵盖了另一层深意。

说起张琨的履历那是相当的牛,北京大学毕业生的背景,加上中科院微电子硕士学位简直就是行业凤毛菱角的存在。

美国留学生的出身又从高通跳槽到华为,成为海思的技术总监。

最后却拿着高薪干着龌龊的事情,把自己的饭碗也给砸了。

原本他可以过着相比许多人都不错的生活,也可以凭借自身才华在所擅长的领域继续发光发热。

可他却在已知结果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选择。

把华为的科技技术泄露给美国企业,而他也终为自己的选择迎来最严厉、最彻底的判决。

那么张琨是怎么一步步走上巅峰,又怎么成为“内鬼”的呢?

事情还要从20年年底说起,美国“制裁”我国的科技,华为就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连带着“海思”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自主研发成了改善困境的唯一途径,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张琨懂了歪心思。

对于在科技领域工作多年的他来说,非常清楚的知道自主研发过程的艰难和未知风险。

只不过他的手里握着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华为WiFi6/7全套技术、算法设计、电路图,还有测试数据。

可以说只要他拿着这些东西自己创业,几乎就是零技术成本创业。

关键信息支撑了他的野心,“窃密计划”的谋划就此展开。

为了顺利推进科技发展,他说服同事刘某当自己的合伙人,然后又以给予期权,大幅涨薪等丰厚的条件为招聘诱饵,招聘到顾某和周某等三位核心成员。

“窃密计划”团队就这么成立了,这个时候华为公司丝毫没有察觉大异常。

等到21年2月,张琨辞去华为海思的工作,时隔一个月就开启密谋计划展开的创业之路,在南京创办了尊湃通讯公司。

看到这里,相信有不少网友很好奇他是怎么从华为公司全身而退,还不被发现的。

对于一个在公司内部还有一定身份的他而言,非常清楚如果违反了公司的竞业协议会付出什么代价,所以他在窃取机密的时候尤为小心谨慎。

本人不出面,当幕后主使操控团队的核心技术人员。

让他们找到内部岗位相对应的离职人员。

这些人在离职前还留了后路,通过拍照和手抄代码的原始方法将华为版图电路图和算法构造等核心技术,就像是蚂蚁搬家一样一点点转移到公司外部。

如此高明的手段不得不让人佩服,只不过这些操作只是他计划实施的第一步而已。

可是这么多的技术想要一次性传输出来也是很引人注目的,于是他们就想到把所有核心技术拆分成不同的压缩包,然后利用智能手表等设备成功从华为带出。

为了不引人瞩目,他们有打着开源项目的旗号,明目张胆的将这些数据转发到公司外部。

这种“人肉搬运”手段虽然繁琐但很精密,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把大量华为机密资料给顺利带走。

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可以实施下一步计划,那就是拉拢投资。

只不过张琨自己不敢那么明目张胆,而是用假身份在实施接下来的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周某和顾某在任职期间也不敢用真实身份,以为掩盖真实身份就天衣无缝了。

另外两位的胆量大到超乎常人,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还能做到若无其事的在华为正常上班打卡。

晚上用另一个身份进入尊湃实验室,将白天窃取来的技术进行调试,“无间道”操作算是让他们玩了个明白。

成熟的科技研发技术很快就让他们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不少资本都向他们跑来橄榄枝。

从22年5月到23年1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尊湃公司的市值就从5亿飙升到了十亿。

就连小米公司和湖杉资本等知名机构被吸引,纷纷下场跟投。

22年11月,尊湃研发出WiFi6芯片,对外宣称“比华为快30%”。

这样的说辞未免有点自欺欺人了,但偷来的始终就是偷来的,他们还是很心虚的。

第一个芯片的顺利推出给他们增添了不少信心,也加大了他们的野心。

很快就火速推出第二版,为了做的隐蔽不被发现,还不惜斥资给所有员工都换了新手机。

之后又把有相关数据的办公数据和邮箱全都清空,妄想将所有的罪证“斩草除根”。

可事实是,尊湃不过是一个刚创办两年的新公司,能在短时间内推出这么卓越的成就自然会引来质疑。

而华为公司也早就有所预防,空降的“黑马”自然也引起他们的关注。

随后就启动公司内部调查,发现尊湃芯片的40个关键信息技术点和自家公司芯片高度吻合,达90%。

尊湃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但他们却忘记了将华为内部的标识给删干净,这也再一次落实他“窃取”罪名的事实。

关键信息的掌握让华为公司选择拿起法律武器捍卫权益。

23年4月,上海警方联合江苏警方展开行动,对尊湃位于上海还有南京两处公司进行突击检查。

7他服务器被查扣,9965万元资产冻结,14名核心人员全都抓获。

经相关部门的调查鉴定,确实该公司确实存在剽窃行为。

之后上海经侦办通过两年时间调查取证,拿到全部犯罪链条的证据,今年7月,上海市第三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一审判决。

所有涉案人员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该公司的所有技术也全都被销毁,强制解散。

这件事情发生后不少网友对此议论纷纷,觉得张琨是罪有应得。

同时也对他窃密行为表示唾弃。

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初董明珠会说的那么直白了,宁愿用国内高效培养的人才,也不用还归。

当然了,这种说法并不绝对,但这个新闻发生后说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在如今许多企业都把目光聚焦在,出国镀金的文凭上,仿佛这些人就自带光环一般。

结果张琨这件事情发生,也算是给那些崇洋人的一个警醒。

也让人们明白,纵然拥有高学历好背景,但是没有了家国底线是万万不行的。

国产芯片的发展正顺风顺水,希望类似于像张琨这种藏在公司的“蛀虫”不再有。

相比光鲜亮丽的履历而言,对国家的忠诚是最应该遵守的底线。

参考信源:2025.8.18——《判了!华为芯片核心技术遭窃取,“小偷”竟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科技   大快人心   年薪   下场   身份   美国公民   万华   华为   公司   芯片   技术   美国   计划   关键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