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在大家印象里,古代人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要想知道千里之外的事情那可是难上加难。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群史官竟然记录了一次发生在万里之外北美洲的日食现象。
难道古代中国人真有啥神秘科技?或者说那时已经有了跨越太平洋的交流方式了?
根据《续汉书・五行志六》的记载,东汉建武元年正月庚午朔发生了一次日食,发生日食其实没啥稀奇都,但经过现代天文学家推算,这天发生的日食只在北美洲西北部能看见。
这问题可就来了,东汉的史官又没穿越到美洲,怎会知道那里发生的天象呢?而且这并不是历史上唯一的跨洲天文记录,明朝万历年间,史书中再一次精准记载了发生在美洲的一次日全食。难道是古代中国人可以脚踩太平洋,眼观全世界吗?
如果说汉代史官能记录美洲日食已经够让人惊讶了,但如果有人在美国多地古遗迹中发现了疑似中国古文字的符号,会不会觉得这事儿瞬间又升了几个等级呢?
美国一研究者拉斯坎普就声称,他在新墨西哥州、加州、亚利桑那州多个地方的岩画遗迹中找到了类似商朝甲骨文的文字符号,难不成我国古代探险者在哥伦布之前就已经到达了美洲大陆?
经过些中国古文字专家验证,这些符号确实和商朝时期使用的甲骨文非常相似。根据研究,这些文字描述了商朝末年的祭献和占卜仪式,说明古代中国人或许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就到达了美洲,比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早了近2800年。
拉斯坎普坚称这些文字是商朝人所留,还认为那时中国探险者与美洲土著已经有了文化交流,遗迹中发现的某些岩画可能就是二者合作的结果。
而且古文字中包括一个象字,这个符号的发现地点是亚利桑那州的化石森林国家公园,而根据地质学研究,那个地方确实有过大象活动,这又和亚洲探险者足迹的推测不谋而合。
中国人更早发现美洲的说法并不是拉斯坎普的首创,早在18世纪,法国汉学家吉涅就提出扶桑国实际上是古代墨西哥。他依据《梁书》中对扶桑国的描述,推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古人已经通过航海到达了美洲大陆。
虽说这个说法充满了争议,毕竟在大多数人看来,扶桑国是当时日本的称号,但这并没有阻挡中国人发现美洲的各种猜测和研究。
19世纪的康有为也曾是这种理论的坚定支持者,他不光论证美洲自古属于我国,还想在美洲进行扩展计划,南美大陆是他地图开疆的目标之一。
康有为认为印第安人的些习俗和我国传统文化相似,因此认定他们就是古代中原移民的后裔,虽然康有为的观点相当大胆,缺乏有力证据,但那个时代的不少学者都尝试为这种历史猜想寻找依据。
随着西方传教士带来更多天文知识和仪器,明朝时我国对世界的认知大大扩展,各种信息通过商人、旅行者不断传播,即使没有直接登陆美洲,我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和对全球天象的观察依然毫不逊色。
那这是不是说明古代我国真的曾有某种神秘力量,足以跨越大洋记录美洲天象,涉足那片神秘的土地?
其实真相并没有那么复杂,古代中国人记录下的这些遥远天象,并不是因为对美洲有多了解或有什么自古以来的领土主张,原因更在于我国古人对天象的一种朴素且宏大的认知观念——天下一体,天象共通。
古代中国人并没有现代意义上领土主张的概念,他们记录美洲的日食也不是因为觉得那地方自古以来就是自己的,这种跨洲天文记录背后的原因其实非常朴素,朴素到让现代人觉得有点单纯。
古代中国人信奉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套观念特别注重天象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古人看来,日月星辰的变化不光是自然现象,更是上天对人间的一种提示或警告。
古人对日食月食这种天上大事更是非常看重,认为这是上天对统治者的警示,代表着天诫,这种观念深深植根于我国历代天文学家的头脑中。
他们认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发生了日食,都是天下的大事,必须要认真记录下来,即便不知道美洲的具体存在,他们也相信天象的变化无关地域,只要发生就值得记入史册。
能记录远在美洲的日食,更多是因为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掌握了一套非常先进的历法系统,《太初历》和《四分历》都是非常精密的历法工具。
他们通过观察和计算日月的运行规律,不仅可以推算国内的天象,连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域天文现象都能推算得八九不离十,沙罗周期是他们用来推算日食和月食的秘密武器。
沙罗周期是一套日食和月食大约每18年重复一次的规律,利用这个周期,古代天文学家就能提前预测并记录日食,至于天象发生在哪里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关键,因为他们相信日月行有常度,无论发生在哪里,都是需要被记录的。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觉得这有点玄学,其实古人观察天象的行为既带着科学计算,又带着对宇宙的一种敬畏之心。
他们觉得自己活在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是相连的,日食、月食都是整个天地运行的一部分,天象的变化是对人间的某种启示,对帝王和国家命运的暗示。
这种天人感应的观念深深影响了我国古代的天文学记录方式,以至于即便他们并不知道美洲大陆的存在,依旧本着天道无远弗届的理念,把发生在万里之外的日食郑重其事地载入史册。
这套宇宙观不仅让天文学家们埋头推算历法和天象,还渐渐促使他们对天下的认知发生了扩展,古代中国对天下的理解并不是只局限于本土或周边地区,他们的视野从最早的九州扩展到四夷,也就是中原之外的所有地方。
这种宏观的世界观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真正沉淀,我们的古人也结合当时有限的地理认知,促成了天文记录全球化的现状。
正因古人深信天象和人事之间的感应,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超越地理界限的宇宙网络之中,每个人、每个国家都在这个网络之内,发生在遥远地方的天象同样可能会影响中原大地的命运,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
不过古代中国虽然通过天文观察和推算涉足了美洲,但对美洲的了解实际上几乎为零,但这并不妨碍中国人在与西方交流中逐渐接受了世界其他地方的知识。
明朝时期,随着郑和下西洋和西方传教士的到来,更多国外的天文知识进入了我国,同时我们也通过商人的旅途和外交活动了解到了更多的远方天象信息。
于是乎中国的天文学视野从原本的四夷慢慢地与全球天文现象对接上了,只是在天文推算的历史过程中,古代的历法系统和对日食的预言式记录方式依旧发挥着作用,毕竟这些天象知识一旦算准了,全球天象其实都不在话下。
所以与其说记录美洲的日食是因为我国古代有啥神秘力量,还不如说是一套天道观念外加我们远超其他地方的天文学计算水平结合的结果。
不管怎么说,我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确实为世界留下了一笔丰富的遗产,不管那些在美洲发现的疑似中国古文字是真是假,也不管有关中国古人踏足美洲的说法争论有多大,但这些历史都在告诉我们,古人的天文观察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成就,更是人类对宇宙好奇心的体现。
也正因这种好奇,才让人们永远对历史充满猜想,充满探寻未知的渴望,这么一想是否感觉那些尘封在古籍中的天文记录又多了一层趣味呢?
参考资料:
美遗迹现中国古文字 中国人最早发现美洲?
华商报2015-07-11
探寻地名里的意蕴
2024年10月19日人民网
美国遗迹公园惊现甲骨文 或证明中国人发现美洲
新华网2015-07-10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